中经联播12月12日杭州讯(陈源 陈子彧 刘海源)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杭州,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近年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断推陈出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支持。

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企业“松绑减负”
杭州市政府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通过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强监管等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宽松便利的环境。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一批审批事项下放至区、县(市)级部门实施,减少了审批层级和环节。例如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法定市本级审批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放射诊疗许可”等事项部分委托下放,由区、县(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实施。这一举措有效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提高了审批效率。
优化服务,提升办事便捷度
通过推行“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模式,增设为企服务专窗,配备专业团队提供全流程、一对一服务,大幅提升了企业办事的便捷度。余杭区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的高效运作,成为杭州优化服务的缩影。该中心不仅提供人才落户、子女入学等一站式服务,还通过“警察叔叔”App集成123个涉企服务事项,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加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在放管结合方面,通过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例如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引入信用治理机制,创新信用应用场景,试点开展“云踏勘”应用,利用远程视频交互替代工作人员现场核验,提高了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设立“兜底服务窗口”,解决企业办事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杭州政府设立了“兜底服务窗口”,专门解决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容缺受理”,确保企业办事不跑空
针对企业办事材料不全或存在瑕疵的情况,“兜底服务窗口”通过“容缺受理”机制,先行受理企业申请,并在后续补齐材料后完成审批。这一举措有效避免了企业因材料问题多次跑腿的情况,提高了办事效率。
“双向免费邮寄”,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为减轻企业办事负担,“兜底服务窗口”还提供“双向免费邮寄”服务,即企业办事材料可通过邮寄方式提交和领取审批结果,无需企业人员亲自到场。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和时间成本。
建立专项台账,全程跟踪处理
针对需要兜底处理的业务,“兜底服务窗口”建立专项台账,全程跟踪处理进度,及时反馈情况,确保企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窗口还通过定期分析总结,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
“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杭州政府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一对一精准服务,解决企业个性化需求
通过建立助企服务员制度,选派专人对接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助企服务员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在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助力企业快速发展。余杭区助企服务员通过全程跟踪服务,帮助杭州龙神工贸有限公司顺利实施有机更新项目,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政策宣讲与辅导,帮助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政府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培训班等活动,向企业普及各类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了解政策内容、申请条件和流程等。政府还为企业提供政策辅导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亲清在线·政策超市”通过融合AI技术创新与政策服务改革,实现了政策的精准推送和快速兑现。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企业合作与发展
杭州市政府还积极搭建企业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举办“e谷早餐会”等活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深入对接、抱团发展的机会。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洽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寻找商机。
多维度资源支撑,助力企业向“新”而行
为支撑企业向“新”而行,杭州政府提供多维度的资源保障,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
迭代升级“杭州人才码”,吸引和留住人才
通过迭代升级“杭州人才码”,实现人才办事“一站入口”、双创“一帮到底”等服务,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
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政府通过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集成专利信息服务、快速专利预审、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等场景应用,有效破解了知识产权事权散、链条长、门类多的问题。还成功推出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数据的知识产权质押,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
做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发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专属融资产品,创新推出多种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杭州e融”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已累计撮合融资超2830亿元,为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杭州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
发布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通过发布各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的发布,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支持。
出台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等。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等。
“为企办实事”平台推动助企效能提升
杭州政府通过打造“为企办实事”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助企效能的提升。
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一站式服务
“为企办实事”平台通过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实现企业办事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只需在平台上提交申请,即可享受到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全方位的服务。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服务体验。
建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服务
“为企办实事”平台还建立了反馈机制,鼓励企业对服务进行评价和反馈。政府根据企业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平台还通过定期分析总结,发现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和需求,为政府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提供依据。
推广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组织企业参观学习、举办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将优秀的服务案例和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和复制,带动更多企业享受到优质的政务服务。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
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杭州的市场主体数量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杭州市在册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200万户,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这些市场主体的快速发展,为杭州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杭州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竞争力显著增强
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杭州的城市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各类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杭州始终位居前列。杭州还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人才来杭投资兴业,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