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1月11日呼伦贝尔讯(史伟 王志清 李国超 吴江)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王旺盛近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情况汇报。
王旺盛指出,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及做好实绩考核既是对呼伦贝尔“三农”工作的综合展现,更是对全市干部工作能力和成效实绩的实际检验。全市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国家和自治区最新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务实举措,把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底线、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守得更牢,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王旺盛强调,要强化问题导向,系统抓好整改,既全面解决历史存量问题,更注重从根上纠治,必须全部改到位、改彻底,坚决防止“反弹回潮”。要优化工作方法,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倾听农牧民诉求意愿,同步做好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提升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要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政策、有技术的明白人。要逐级压实责任,强化协同联动,延续用好领导包联工作机制,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农牧业强市建设为目标,不断推动农牧业全面升级、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农牧民全面发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呼伦贝尔市建立健全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动态变化。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多种方式,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据统计,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呼伦贝尔市累计脱贫人口达131198人,286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2个国贫旗、4个区贫旗市全部摘帽,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社会帮扶取得显著成效。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呼伦贝尔市坚持以产业振兴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通过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组织化、品牌化、融合化、绿色化、现代化发展,呼伦贝尔市不断提升农牧业综合产能和竞争力。以大豆产业为例,呼伦贝尔市充分利用衔接资金,结合产业融合项目资金,在多个旗市打造大豆种、加、储、销全产业链,推动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呼伦贝尔市还注重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全市嘎查村全部通硬化路,贫困嘎查村全部通动力电、宽带和光纤,贫困户全部通生活用电。此外,呼伦贝尔市还积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农牧民精神风貌。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呼伦贝尔市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巴尔虎右旗芒赉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股份合作制模式,带动牧民增收致富;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则通过创办主办、组合投资注册登记的方式,成立为牧服务公司,为牧民提供质优价廉的生产生活物资和服务。
呼伦贝尔市还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懂政策、有技术的乡村振兴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强与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支持和科技支撑。
呼伦贝尔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呼伦贝尔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全市上下将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呼伦贝尔市乡村振兴和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