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1月30日北京讯(张佳乐 张宇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统计企业的吨钢取水量、排水量以及废水中多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实现了明显下降,标志着钢铁行业环保指标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的吨钢取水量为2.33立方米/吨,同比下降了0.81%。这一数据反映了钢铁企业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持续优化,体现了行业在节水减排方面的积极努力。同时,排水量也实现了同比下降10.39%,进一步证明了钢铁行业在减少水污染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废水污染物排放方面,钢铁行业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数据显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了16.91%、19.52%和33.12%。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下降,不仅体现了钢铁企业在环保治理方面的技术进步,也彰显了行业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
此外,钢铁行业在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数据显示,2024年,钢铁行业重点统计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为549.68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了0.61%;吨钢可比能耗为480.96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了1.75%。同时,废气中二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分别同比下降了12.23%、9.84%和10.22%。这些数据的改善,充分展示了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这些环保指标的持续改善得益于钢铁企业近年来在环保绩效提升、产能结构优化、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以及废钢铁回收利用等方面的积极努力。特别是随着超低排放改造和极致能效工程的加快推进,钢铁行业的环保治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171家钢铁企业(包括一家球团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涉及粗钢产能约7.21亿吨。其中,126家企业全过程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为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
展望未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将继续完善超低排放最佳可实践技术清单,推动领先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钢铁企业节能减碳、能效降本,持续推进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同时,协会还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相关政策机制,为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