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9日北京讯(张大伟 薄新斌)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进一步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通知》明确,为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将同步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这一机制将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对于存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电价等与现行政策妥善衔接;对于增量项目,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由各地按国家要求合理确定,机制电价则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确定。这一举措旨在既妥善衔接新老政策,又稳定行业发展预期,从而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在改革的具体实施上,《通知》要求各地要强化组织落实,周密部署安排,主动协调解决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确保改革平稳推进。此外,《通知》还强调要加强政策和工作协同,强化价格改革与规划目标、绿证政策、市场建设、优化环境等方面的协同作用,以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在解读《通知》时表示,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新能源上网电价实行固定价格已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也无法公平承担电力系统调节责任,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已约达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的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深化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
《通知》还就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健全中长期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完善现货市场交易规则,推动新能源公平参与实时市场;不断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等。
此次《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新能源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李文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