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2月17日北京讯( 周子智 刘莎莎)近日,全国多地公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27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亿元,较2023年新增1座城市——河北唐山。至此,全国“GDP万亿城市”数量增至27座,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继续领跑,分别拥有9座和4座万亿城市。
唐山新晋“万亿之城”,区域经济格局再优化
2024年,河北唐山GDP达10003.9亿元,同比增长5.6%,成为河北省首个“万亿之城”,也是全国第27个“万亿城市”。唐山的加入不仅填补了河北省在“万亿俱乐部”中的空白,也标志着京津冀地区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地区以9座“万亿城市”位居榜首,珠三角地区紧随其后,拥有4座“万亿城市”。江苏和广东分别以5座和4座“万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引擎。
泉州增速领跑,产业优势凸显
在27座“GDP万亿城市”中,泉州以6.5%的增速位居榜首,成为2024年经济增长的“优等生”。泉州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纺织鞋服、机械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强劲表现,以及“国潮泉州”系列活动对消费的拉动作用。2024年,泉州鞋业增加值增长16.1%,机械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建材家居增加值增长11%。
此外,南通、福州、合肥、常州、烟台等城市的经济增速也超过6%,显示出区域经济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
创新驱动成增长核心,未来布局聚焦新兴产业
“GDP万亿城市”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创新驱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这些城市普遍拥有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科研实力,能够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以苏州为例,2024年GDP达2.67万亿元,同比增长6%。苏州通过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和15个超千亿级产业。
深圳则凭借“20+8”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2024年GDP达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8%。深圳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未来展望:创新引领与民生改善并重
展望2025年,“GDP万亿城市”将继续强化创新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例如,北京市提出通过“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千行百业智能化转型;重庆市则计划实施“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行动,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
同时,专家建议“万亿城市”应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城市服务。
创新驱动与区域协同共筑经济新格局
27座“GDP万亿城市”的扩容,不仅展现了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随着创新驱动的深入推进和区域协同的进一步加强,“万亿城市”将继续引领中国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