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2月18日石家庄讯( 常小军 王金友 刘常惠)近年来,河北省着力构建生态防护、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林草产业和支撑保障五大体系,全面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展现绿色发展新气象。2024年,河北省完成营造林638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113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生态防护体系:科学绿化与防沙治沙并重

河北省以“扩绿、兴绿、护绿”为核心,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2024年,全省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489万亩,项目开工率和中央投资完成率居全国前列。张家口市作为京津风沙源治理的重点区域,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周期缩减,重度以上沙化土地基本消失,区域生态显著改善。
此外,河北省还通过“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动员3383.5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乡村绿化美化面积达10.6万亩,新建省级森林乡村214个,进一步夯实了“绿色家底”。
资源保护体系: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显著

河北省在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取得丰硕成果。2024年,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北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衡水湖、白洋淀等重要湿地的保护修复工作持续推进,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青头潜鸭、卷羽鹈鹕等珍稀物种频繁现身,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河北省还开展了鸟类迁徙“护飞行动”和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专项整治,完成互花米草防治1410.5亩,进一步提升了湿地生态功能。
防灾减灾体系:森林草原防火与有害生物防治双管齐下
通过“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实现了森林草原火情的全天候监控。2024年,全省仅发生1起一般森林火灾,未发生过夜火,防火成效显著。
在有害生物防治方面,河北省以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为重点,开展检疫执法专项行动,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17‰,远低于年度目标。
林草产业体系:生态产业化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2024年新发展和提质增效经济林60.2万亩,新增林下经济经营面积36.8万亩,花卉种植面积578万平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保定唐县、邯郸涉县等地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颁发了林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盘活了集体林资源,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支撑保障体系:科技创新与法治建设双轮驱动
河北省加强林草科技创新,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林草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2024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启动2万亩造林碳汇项目,实现碳汇价值100.7万元,为全国林草碳汇开发提供了示范。

同时,河北省还推动《河北省湿地保护条例(修订)》等立法工作,强化林草法治保障,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
京津冀生态协同的河北担当
河北省通过构建五大生态体系,不仅筑牢了京津冀生态屏障,也为全国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河北省将继续深化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