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4日北京讯( 李文闻 赵子辉 贺小军)3月4日,全国两会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释放出重大政策信号。全国人大、政协发言人娄勤俭、刘结一分别从战略定位、发展成果及未来规划等维度,系统阐述大湾区建设的最新进展,彰显中央全力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决心。
国家战略引领,大湾区建设迈向新阶段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4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视察澳门时强调,港澳要“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整合优质资源,深化协同发展”。中央已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粤港澳居民“心联通”三大领域协同提升。
“硬联通”加速,1小时生活圈成现实
大湾区交通网络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铁路运营里程超2800公里,高速公路网络覆盖珠江口东西两岸,形成“半小时科研圈”和“1小时生活圈”。2024年港珠澳大桥日均车流量达1.2万辆次,同比增长89.4%,成为三地经济融合的“黄金通道”。
“软联通”深化,要素流动更高效
在规则衔接方面,大湾区推出多项便民利企措施:
• 人员流动:港澳单牌机动车进入内地政策优化,跨境医疗救援联动机制完善,港澳居民在粤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待遇;
• 资金流动:国际调解院总部落户香港,金融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拓展,助力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数据流动:跨境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加速,为科创合作提供支撑。
“心联通”升温,双向奔赴成潮流
随着民生改善与文化融合,粤港澳居民“心联通”成效显著:
• 经济融合:2024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访港旅客达4500万人次,港澳居民赴内地旅游超26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7%和29%;
• 民生保障:香港增加土地供应缓解住房问题,澳门协和医院投用提升医疗资源,三地紧急医疗合作机制高效运转;
• 文化认同:深港青少年研学、体育赛事及科创交流活动频繁,港澳居民在粤生活便利度持续提升。
制度创新与协同发展并进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大湾区建设更好统筹“一国”之本与“两制”之利。同时,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建设加速,为制度创新提供试验田。

粤港澳大湾区正以“路相通、城相融、心相连”的生动实践,书写“一国两制”新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独特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