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12日北京讯(哈梅 沈重 商和泉 刘辉)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通过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和市场优化等多项举措,推动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迈进,力争到2027年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万亿级产业规模。
发展目标:补齐短板,扩大长板
《意见》制定了分阶段发展目标:
到2027年,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基本补齐,“长板”技术装备形成国内主导、国际输出的优势格局。
到2030年,产业链“短板”将实现自主可控,长板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推动行业从传统污染治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
四大方向12项政策,力推产业升级
《意见》围绕关键技术攻关、技术推广、动能培育和环境优化四大方向,提出12项具体政策措施:
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聚焦产业链堵点,通过“揭榜挂帅”机制突破核心技术,实施“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三年提升行动”,并推动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环保装备设计、污染治理及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加快先进技术推广:支持企业开发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型装备,加速成果转化。
培育新动能:引导企业向细分领域深耕,打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推动龙头企业从单一设备供应转向“产品+服务”综合解决方案输出。
优化产业生态:加强行业规范引导,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支持国际合作与标准对接,提升国际话语权。
产业基础雄厚,年产值逼近万亿
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规模优势。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行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接近6%,2024年达到9200亿元,技术发展呈现“总体并跑、局部领跑”态势,整机和成套装备基本满足国内污染治理需求。
政策助力绿色经济新引擎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意见》的出台,既是应对全球绿色产业竞争的关键布局,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补齐技术短板、培育龙头企业,环保装备制造业有望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随着政策落地和产业链协同发力,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将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