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综合讯(马正江 魏勇 季壮壮 )中国东盟携手打造数字引擎,共享数字红利,开启区域发展新纪元。

泰国春武里府,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的5G全联接工厂内景。(新华社发)
数字合作再升级,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2025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迎来爆发式增长。从跨境智慧口岸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从5G全联接工厂到算力共享网络,双方以“数字引擎”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全球数字经济合作树立新标杆。
政策协同:自贸区3.0版与数字生态共建
今年2月,第31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浙江宁波举行,双方明确将深化自贸区3.0版建设,首次将数字经济专章纳入合作框架,聚焦数字转型、绿色经济、产供链优化等新兴领域。2024年10月发布的《中国—东盟关于推动建立可持续和包容性数字生态合作联合声明》进一步提出共建数字生态,弥合区域数字鸿沟。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这一合作将“为地区长期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基建互联:智慧口岸与数字基建落地
在广西凭祥市,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进入调试尾声。该项目整合卫星导航、5G技术和无人驾驶运输车,实现24小时智能化通关,预计将提升中国—东盟产业链效率30%以上。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建设跨境光缆系统,覆盖中越、中老、中缅等线路,并与十余家东盟运营商实现网络互联。例如,华为在泰国推动5G数字基建,印尼国家网络专项中中国企业深度参与,马来西亚国家数据中心项目已启动建设。
经贸增长:跨境电商与支付一体化提速
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速超20%,成为贸易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马来西亚PayNet与微信支付合作,支持200万家商铺接入移动支付,推动区域消费市场融合。此外,中国制造业数字化成果显著,如美的集团在泰国春武里府建设的5G全联接工厂,通过智能化生产提升效率15%-20%,成为东南亚智能制造的样板。
技术赋能:人工智能与算力共享突破
广西与老挝于2025年2月签约共建中国—东盟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聚焦工业、农业等领域AI模型开发。南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部署超1000P算力,支持卫星遥感、智慧城市等大算力需求,计划2025年底建成跨境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中国电信则在新加坡、印尼布局天翼云节点,并开放云网、AI等数字化能力,助力东盟企业转型。
人才培育:校企合作破解转型瓶颈
人才培养成为合作关键。华为计划2025年前为泰国培养10万名数字人才,阿里巴巴为柬埔寨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培训,中国援建的老挝邮电技术学院已投入使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校长威勒特·普里瓦特强调:“教育与技术结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挑战与展望:数据主权与技术适配性
尽管合作前景广阔,东盟各国数据监管差异和技术适配性问题仍需应对。例如,印尼的数据本地化要求增加了企业合规成本,东南亚多语言环境对AI翻译技术提出更高挑战。对此,中国与东盟正通过政策协调与技术优化寻求突破。
中国与东盟正以“数字未来”为纽带,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随着自贸区3.0版落地、数字基建深化和人才储备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加速推进,为全球数字经济贡献“亚洲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