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3月17日北京讯( 马兰 操东风 李有富 金喜 )近年来,兰州市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抓手,围绕土地、农民、资金、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等关键要素,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为城乡融合发展夯实基础。
土地改革:守底线、提质量,释放耕地新潜力

兰州市严守381.37万亩耕地红线,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等措施,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2024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6.8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33.1万亩,总产量35.8万吨,单产增长2.8%。2025年,全市计划播种粮食作物127万亩,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航天育种、智慧农业等科技赋能,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将达71%以上。
经营体系:建集群、强品牌,打造都市农业矩阵
以“2547”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矩阵(25条产业带、4大产业集群、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领,兰州市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和“百玫瓜桃鱼梨面”七大特色产业,构建“1173”优势产业集群,包括百亿级高原夏菜和地方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全市优势特色种植面积达180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2025年,新增苦水玫瑰、白兰瓜等标准化基地,并推进榆中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产权改革:活资源、增收益,壮大集体经济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兰州市激活土地流转和资源交易市场。截至2025年2月,全市农村产权交易累计完成4.93亿元,涉及12类交易品种,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35.66万元,同比增长28.06%。此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宅基地盘活等举措,推动村集体经济与产业项目深度融合,带动4.3万农民就业增收。
农民增收:多渠道、稳保障,拓宽致富路径

2024年,兰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18元,同比增长7.6%,城乡收入比控制在2.5%以内。通过“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2025年已输转城乡劳动力13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5.15万个,达成就业意向6007人次。同时,农业保险覆盖种植业120.83万亩、养殖业300.45万头(只),理赔金额1.19亿元,惠及农户4.36万户次,为农民增收提供风险保障。
未来图景:和美乡村与城乡融合
兰州市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牵引,2025年计划新建12条示范带,覆盖14个乡镇90个行政村,并打造40个省级示范村和28个和美乡村。通过“村村万树·绿美乡村”行动,乡村风貌显著提升,累计清理脏乱差11万处,植树230万株。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提标扩面等举措,正推动兰州乡村从“干净整洁”向“宜居宜业”蝶变。
兰州市通过系统性改革,将土地资源、产业动能、集体资产与农民利益深度绑定,探索出一条以改革驱动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路径。随着“三农”新蓝图的落地,这片黄土地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为西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兰州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