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16日福州讯 ( 靳向有 庄秋风 林建辉 陈金新)随着福建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链长制”深化实施,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地标正在闽东、闽南、闽西加速崛起。记者近日从省工信厅获悉,宁德蕉城新能源、泉州晋江鞋服纺织、厦门海沧集成电路三大产业集群,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突破口,构建起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矩阵。
蕉城锂电: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新极核
在宁德蕉城,锂电新能源产业正上演“极速狂奔”。2024年,蕉城锂电新能源产值突破2508亿元,动力电池集群跻身中国百强第16位。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省级新能源电池研发中心等10个科研平台相继落地,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41.3%,居全省首位。

“我们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推动锂电产业向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升级。”宁德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今年新签约的11个锂电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77亿元,预计新增产值超百亿元。其中,厦门士兰集宏8英寸碳化硅芯片产线一期项目将于年底投产,达产后年产值可达75亿元。
晋江鞋服:世遗时尚赋能产业新生态
泉州晋江,一场“国潮焕新”运动正席卷传统鞋服产业。安踏、特步等龙头企业领衔的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已吸引12家链主企业、24家链员企业参与,成功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

“我们推出‘世遗泉州 时尚之都’三年行动方案,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最高奖励50万元。”泉州市工信局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国际时尚周、AI设计大赛等活动,晋江鞋服产业正与全球100家优质供应商对接,加速迈向“面料-设计-生产-营销”全链条国际化。
海沧芯片: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破局者

厦门海沧,国内首条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产线正冲刺投产。士兰微电子总投资120亿元的超级项目,一期工程从开工到封顶仅用105天,应用BIM技术实现工期缩短20%。
“该项目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达产后将年产72万片芯片,满足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战略需求。”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负责人介绍,园区已集聚通富微电、云天半导体等60家企业,形成“设计-制造-封测”闭环生态,预计2025年园区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全省布局:县域经济“链”出千亿动能
福建省县域产业集群“链长制”已覆盖164条重点产业链,新增5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集群。在绿色转型领域,龙岩武平“低碳社会”创建案例入选全国典型,碳金卡等金融创新产品激发8.7万市民参与低碳行动;闽清县推动电瓷、建筑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培育出普洛集团等“单项冠军”,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3.6%。
“我们实施‘全链思维’,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省县域产业投资超3000亿元,盘活低效用地5.6万亩,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40家、上市企业8家,县域经济正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从宁德的锂电“金娃娃”到晋江的鞋服“国潮秀”,再到海沧的芯片“中国芯”,福建县域产业集群正以创新突破、质量变革、效率提升,重塑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范式。随着“链长制”深化实施,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矩阵正在八闽大地强势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