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17日东莞讯 ( 贺大均 赵子辉 贺小军)在全球新材料产业竞速中,东莞正以前沿领域为突破口,加速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作为“8+8+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东莞前沿新材料产业依托深厚的制造业底蕴和密集的创新资源,正成为大湾区先进制造的新标杆。
“8+8+4”体系赋能,产业规模三年翻番

根据《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东莞被列为全省发展前沿新材料产业的核心城市。当地已集聚1538家优质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省专精特新企业409家,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23家。产业规模连续三年增长率超25%,预计到2025年,全省前沿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东莞贡献率有望位居全省前列。
“东莞在电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先进金属材料领域已形成特色集群。”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副主任刘小龙表示,当地通过9个市级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构建起“创赛平台+产业政策+空间扶持”的全链条赋能体系。
技术突破频现,液态金属、超导材料领跑全球

在创新成果方面,东莞企业频频突破“卡脖子”技术:
液态金属:宜安科技生产的非晶合金材料已应用于折叠屏手机铰链、新能源汽车锁扣等领域,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终端应用”闭环生态,全球市场占有率居前列。
超导材料: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团队自主研发的三光束脉冲激光共沉积镀膜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制备出2英寸双面YBCO超导单晶薄膜,支撑高温超导电子学器件国产化替代。
金刚石薄膜: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联合团队在《自然》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开发出可批量生产大尺寸超光滑柔性金刚石薄膜技术,推动电子、光学领域应用升级。
全球布局加速,大湾区协同打造“创新走廊”

东莞正依托广深莞“前沿新材料创新走廊”,构建全球顶尖创新集群:
创新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形成原始创新策源地,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团队入驻。
产业链协同:与广州、深圳共建产业梯度转移对接平台,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终端制造”全链条合作。东莞企业已与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
国际认证: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高温超导材料、液态金属等产品通过欧盟CE、美国UL等认证,加速拓展全球市场。
政策红利叠加,产业生态迈向“高端定制”
为助力产业冲刺全球价值链高端,东莞推出“硬核”支持措施:
金融赋能:设立市级天使投资母基金及新材料子基金,已对接373个需求项目,为初创企业提供“投贷联动”服务。
人才引力:通过“百万英才汇南粤”活动,携8000个岗位赴杭州等人才高地揽才,重点引进材料科学、智能制造等领域高端人才。
应用场景:联合广汽、华为等龙头企业建设“首批次”应用示范平台,推动新材料在新能源汽车、5G终端等领域首批试用,突破“好材不敢用”瓶颈。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跟跑到领跑,东莞前沿新材料产业正以“东莞制造”的韧性与“湾区创新”的锐气,重塑全球新材料产业版图。随着技术瓶颈突破与生态链完善,这片制造业沃土正孕育着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