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21日北京讯 (李文闻 商和泉 刘辉)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释放出强烈"稳工业"信号。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多的挑战,工信部明确将实施"五大攻坚行动":以扩大需求为战略基点,以培育动能为核心引擎,以稳定预期为关键支撑,以防范风险为安全屏障,以激发活力为内生动力,全力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需求攻坚:万亿级投资计划浮出水面

工信部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投资。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达12.4%。部领导透露,正在研究制定专项政策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改造,预计全年可撬动万亿元社会投资。
动能攻坚:三大"新赛道"加速布局
围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工信部将启动"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5G基站338.3万个,培育智能场景应用超1.6万个;在量子领域,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近期在合肥投产。部领导强调:"这些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工业增长的新引擎。"
预期攻坚: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
针对企业信心波动,工信部将实施"链主"企业护航计划,建立重点产业链"红绿灯"预警机制。近期已对3000家重点企业开展问卷调查,针对反映的融资难、用工贵等问题,正会同央行、人社部研究专项纾困措施。同时,加快推进"一链一策"精准支持,确保重点产业链稳定运行。
风险攻坚:筑牢"安全堤坝"刻不容缓
在产业链安全方面,工信部将实施"关键材料"突围工程,重点突破高端芯片、光刻胶等35项"卡脖子"技术。数据显示,我国芯片日产能已突破10亿颗,但高端芯片自给率仍不足30%。部领导表示,将完善"备胎"计划,确保极端情况下产业链不断裂。
活力攻坚:中小企业迎来"政策春雨"

针对中小微企业困境,工信部将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赋能行动,计划年内培育1万家"小巨人"企业。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但利润增速仍低于大中小企业平均水平。部领导透露,正在研究扩大"免申即享"政策范围,让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专家指出,工信部此次提出的"五大攻坚行动",既着眼当前稳增长,又布局长远增动能,形成"短期对冲+长期突破"的政策组合拳。随着这些措施逐步落地,有望推动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