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21日呼伦贝尔讯(史伟 王志清 特日格乐)呼伦贝尔市近年来通过靶向施策、资源整合、服务升级等系列举措,为民营企业厚植发展沃土。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28%,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42.67亿元,出口退税办理效率提升40%,多项创新举措领跑全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政务服务升级:从“多窗跑”到“一窗通”

以政务服务窗口为突破口,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专区,整合184项涉企事项,设置咨询导办、帮办代办等7大功能分区。通过“信易+帮办代办”模式,为信用良好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实现印刷经营许可证等业务“上午申请、下午领证”,办理时限压缩97%。
创新推出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显著:
流程再造:加油站变更业务实现“1日办结”,材料精简61%
场景拓展:新增“民宿经营”“托管班开办”等30项特色套餐,累计办理1297件
数字化突破:海拉尔区首创“政务+直播”模式,线上解答企业开办、社保等高频问题,单场直播观看量超7100人次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把“金钥匙”破解融资难题

针对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呼伦贝尔市锻造三把“金钥匙”:
增量之钥: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2024年累计发放资金16.99亿元,同比增长63.68%;普惠小微贷款新增9431万元,支持民贸民品企业贷款6.6亿元。
降价之钥:推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下降0.77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扩面之钥: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产品,中国银行呼伦贝尔分行为瑞丰农牧等企业投放1600万元专项贷款,覆盖“专精特新”企业7家,贷款余额6.04亿元。
外贸便利化:退税提速与品牌保护双轮驱动

为助力企业“出海”,呼伦贝尔市推出多项外贸支持措施:
退税加速:出口退税全流程“无纸化”办理,平均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2025年为玖嘉机械等企业兑现退税8.5万元,支持海外市场拓展。
品牌护航:创新“地理标志+保险”模式,首单“西旗羊肉”地理标志保险落地,为企业维权成本降低30%,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
质量基础设施赋能:破解技术瓶颈
建立全区第二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呼检通”,近三年累计服务企业7524家次,解决技术难题6875个,减免费用356万元。该平台通过标准化服务窗口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获评自治区示范窗口。
针对“休眠企业”,创新信用“唤醒”机制:
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名录企业,分类实施修复,2024年完成181户企业信用修复,助力恢复正常经营。
市场主体培育:从“个转企”到“蒙字标”
实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年成长计划》,推动市场主体量质双升:
转型升级:2024年完成127家个体工商户“个转企”,新设小微企业56户。
品牌认证:10家企业获“蒙”字标认证,涵盖92类产品,中荣食品、小肥羊西旗羊肉等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公平竞争:鄂温克族自治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推行“一表入场”极简服务,投标保证金全面电子化,为企业减负超千万元。
刀刃向内革新,筑巢引凤谋势

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推进营商环境改革,2025年政企恳谈会提出“建机制、强服务、优环境”三大方向,计划深化数字化转型、扩大政策覆盖面。随着“企业敢干”氛围的持续营造,这片北疆草原正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