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23日上海讯(哈梅 沈重 商和泉 刘辉)潮起东方,智汇蓝海。4月23日上午,以"共赢蓝色未来:中国方案与世界愿景"为主题的首届"海洋命运共同体"上海论坛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隆重开幕。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的200余名海洋领域专家、国际组织代表、政企精英齐聚,围绕海洋治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四大议题矩阵解码海洋未来

本次论坛由自然资源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上海海事大学、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联合主办,设置四大核心议题:
海洋治理创新:探讨"蓝色伙伴关系"机制建设,发布《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上海倡议》;
科技赋能发展:展示深海探测、海洋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成立"海洋科创国际合作联盟";
生态共保共治:聚焦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启动"全球无塑海洋青年行动";
人文交流互鉴: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发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发展报告》。
中国方案引发国际共鸣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宏在主旨演讲中提出"三维联动"中国方案:构建政府-企业-学界协同治理平台,打造"数字海洋"信息共享系统,实施"蓝色经济"伙伴计划。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林基泽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国提出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全球海洋治理赤字提供了新范式。"
校企合作注入创新动能

论坛见证多项产学研合作签约:上海海事大学与招商局集团共建"智慧港口联合实验室",与挪威船级社合作开发"绿色航运评估体系"。校长陆靖表示:"将通过'海洋+科技''海洋+文化'双轮驱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海洋人才。"
青年力量点亮蓝色未来
"全球海洋青年领袖计划"同期启动,首批遴选30名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青年学者,开展为期半年的跨国研究。巴基斯坦海洋大学校长纳伊姆在青年论坛上呼吁:"青年应成为海洋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派,让创新在蓝色经济中绽放。"
随着《2025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上海共识》的发布,论坛落下帷幕。但这场关于海洋未来的思想碰撞,正化作涟漪推向全球——从人工智能驱动的海洋牧场,到跨文化对话催生的海洋文明新叙事,人类正在中国方案的启迪下,共同书写21世纪海洋文明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