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5月18日银川讯(蒋伟民 刘明瑄)在黄河之滨的宁夏平原,一场颠覆性的水资源革命正在重塑中国西北的用水逻辑。作为全国首个省级用水权改革试点,宁夏通过"以水四定"核心战略,将水资源转化为可交易、能增值的"流动资本",开创性建立水权交易大市场,让每一滴水都迸发出市场价值。
确权到户:3600余本水权证激活沉睡资源

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农民马俊生展示着鲜红的《水资源使用权证书》,上面清晰标注着他家15亩耕地的用水权。"过去浇水靠经验,现在用手机APP就能看到实时水量,节水超标部分还能卖钱。"这场始于2021年的用水权确权改革,已为全区3600余户工业企业、58万农户颁发水权证,将水资源使用权量化到每个用水单元,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用水权"户口簿"。
市场定价:水权交易额突破3.8亿元创新高

"没想到水权也能拍卖!"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负责人难掩兴奋。在最近的水权交易大厅,该企业以每立方米0.36元价格竞得100万立方米黄河水指标。宁夏率先构建"基准价+浮动价"定价机制,工业用水权交易基准价达0.35元/立方米,农业用水权流转价突破0.1元/立方米。2023年全区水权交易量达1.2亿立方米,交易额同比激增47%,其中跨行业交易占比超六成。
金融赋能:水权抵押贷出"真金白银"
中宁县枸杞种植大户李志刚用水权证作抵押,从当地农商行获得50万元贷款。"以前只有房产能抵押,现在水权也能变现。"宁夏创新推出"水权贷"金融产品,将无形的用水权转化为可质押的金融资产。目前全区已发放水权质押贷款2.3亿元,惠及企业87家,水权证抵押评估值达初始确权价值的3-5倍。
跨省交易:首开黄河流域省际水权流转先河

2024年3月,宁夏与四川达成全国首单跨省域水权交易,以1200万元价格转让1500万立方米黄河用水权。这场"水权西电东送"的破冰之举,标志着我国水权市场化改革迈入新阶段。宁夏已搭建起覆盖12个行业的用水权交易平台,吸引230家企业入驻,形成"水银行"蓄水调峰、水基金保值增值的现代水市场体系。
产业重塑:用水效率提升催生绿色革命
用水权改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企业通过循环水利用系统,万元产值用水量下降35%;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智能滴灌系统使亩均节水达40%。数据显示,宁夏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91,跻身全国前列。

"我们正在构建'水资产—水资本—水产业'的生态价值转化链。"宁夏水利厅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探索建立用水权期货市场,对接全国碳交易平台,让水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当黄河水真正成为"流动的黄金",这片干旱之地正书写着新时代的水经济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