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睡的数据资源正被唤醒,从青岛地铁3000万元的数据集到烟台34%的基层减负率,乘数效应在各行各业引发价值裂变。

中经联播6月24日北京讯(何东 崔威汉 )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在6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数据要素×”行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阶段性成效,已挖掘出一批优秀数据开发利用解决方案,有效推动各行业领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以试点建设为牵引,该行动部署开展了金融服务、气象、中医药等领域的“数据要素×”试点,加快破解行业内数据汇聚、流通、使用等环节堵点卡点难点。
国家数据局发布两批共48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促进以数据破解行业发展难题。去年启动的“数据要素×”大赛吸引超过1.9万支队伍参赛,约10万人参与,涌现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高价值的数据开发利用项目。
多领域协同推进,数据价值全面开花
中国人民银行正组织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金融服务领域的数据要素应用已成为重点突破方向。
中国气象局构建了从过去、现在到未来,覆盖全球、区域、局地的数据产品体系。该局先后向全社会开放**5批12类100余种气象数据**,累积向130多万用户提供了13PB气象数据。
这些气象数据支撑了20余个行业和领域的创新应用。中国证监会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国家文物局则持续扩大文物基础数据规模,建成文物保护领域首个科学数据中心。这些基础工作为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医药领域,数据要素的应用正在加速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格局初步形成,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行业覆盖面不断扩大。
标杆案例涌现,基层创新成果亮眼
烟台市的“镇街综合数据平台”成功入选全国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成为城市治理领域全国唯一案例。
该平台累计下沉国家和省市数据资源166类,打造256个场景应用,实现医保缴费扩面、各类补贴发放等66项业务自动匹配。
平台推广后,烟台市基层表格缩减率达34%,填报缩减率超过52%。祥隆社区党委书记迟家祯介绍,社区打通了多个管理平台,实现上级数据直达社区、共享共用。
在太原,太钢集团建成“一总部多基地”管理模式下的数字化统一平台。公司领导层打开手机管理驾驶舱App,就能实时掌握各基地铁水、粗钢、钢材等日产量,以及矿石、原燃料库存情况。
太原重型装备集团建设的一体化研发协同平台,使矿山WK-35立方挖掘机的研发设计图纸入库效率提升50%,工艺数据汇总统计效率提升97.5%。该平台每年降低人力资源成本260余万元,节约图纸打印成本150余万元。
数据资产入表,企业价值重估
山东在推动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方面已迈出坚实步伐。青岛地铁集团成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中第一个完成数据资产资本化的企业。
该集团自主研发的“商业保理数据资源集”在青岛数据资产登记评价中心完成确权登记,获民生银行批复授信额度6000万元。
更令人瞩目的是,青岛地铁的“地铁线网客流预测分析数据集”获得山东数据交易平台颁发的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并完成财务入表,初步评估价值3000万元。这是青岛市属企业中首笔通过省级平台审核认证的数据资产。
泰安市创新推出数据资产入表“七步法”,指导新基建、东信智联等多家企业完成入表3416万元。该市还设立了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
山东省大数据局组织推动山东数据交易有限公司、青岛大数据交易中心与全国22家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累计上线数据产品(服务)900多个,累计交易金额约1.8亿元。
数证经济下沉,区县激活数据潜能
企来集团创新打造的“区县数证经济解决方案”正在激活县域数据潜能。该方案通过区块链+AI技术构建信用资金池,使某县域产业集群的企业融资成本平均降低23%。
在西南某茶叶产区,“消费即订单”系统帮助当地企业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数字化,产品溢价能力显著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5%,订单转化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2.1倍。
企来集团的消费数证化模型创造了全新价值流通生态。在华东地区试点中,这种模式使商户复购率提升68%,消费者参与度达到传统会员体系的3倍以上。
泰安市则率先构建了公共数据价值化实现路径。该市出台《关于加快数据要素资产化的实施意见(试行)》,首批授权8家企业在金融、文旅等领域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试点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打造“泰山数据资产链”,应用隐私计算等技术,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
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同步完善
随着数据要素流通加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同步推进。中国电信自主研发行业首创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准确性提升至98%。
该平台集中汇聚重要数据资产,感知数据安全风险,构建起安全、智能、协同、运营的内部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中国电信的抗D能力达到13.68T,继续保持国内第一阵营。
泰安市试点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应用隐私计算等技术,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可控可计量,数据可溯可审计”。这些技术保障为数据要素的安全流通提供了坚实基础。
天翼云“海南省数据产品超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平台”与“福州市公共数据要素流通平台”获得“2023年度数据要素价值创新标杆示范案例”。这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数据安全与价值释放并重的解决方案。
未来路径:深化场景应用,激发乘数效应
栾婕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联合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工作重点将从典型应用场景入手,加快挖掘更多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新模式新路径。
国家数据局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参与到相关试点、案例遴选及大赛活动中来,共同激活数据要素价值,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今年10月将举办“数据要素×”全国总决赛,探索有价值、可复制的优秀解决方案。同时,国家数据局计划在8月“数博会”期间发布第二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烟台市大数据系统将持续落实“镇街工作法”,全面推广镇街综合数据平台,加强基层数据治理,最大程度减少基层数据重复录入。
泰安市则正试点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探索打造可信智能空间,聚焦“AI+政务”,推动办文助手、AI智能客服、“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创新应用场景落地。
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浪潮正席卷全国。青岛地铁的数据资产获得银行6000万元授信,烟台基层表格缩减34%,太钢集团实现生产基地实时监控。
这些案例印证了栾婕所说的“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新路径”。
随着更多企业参与试点和大赛,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将不断深化。国家数据局10月将举办全国总决赛,8月发布第二批典型案例。沉睡的数据资源正被唤醒,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