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曾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凭着“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低调务实的作风,从一个传统农业小县一跃而成为现代工业城市,其包容开放、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吸引着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扎根于此。然而,近期广东顺德勒流工业开发区却在政策要求的改造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部分企业主颇感不满,认为时间太紧、补偿偏低、回迁价高、损失太大。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勒流街道部分企业投诉信影印件
几天前,这些企业接到当地政府一纸通知,按照村改总任务,企业所在地将于4月底前被强制拆迁重建。这些企业主如同五雷轰顶,胆颤心惊。强拆日期之紧,不仅根本来不及将企业迁走,按照法规应给与企业的拆迁补偿也差距甚远。果真如此,企业迁址到哪?厂房、设备咋办?停产损失咋办?企业人员咋活?
记者从当地报道的新闻中了解到,在顺德区委领导的统筹安排下,按全区部署,2021年6月前要完成村改总任务。根据“应拆尽拆,应改尽改”的总原则,顺德区勒流街道委员会采取“挂图督战”的方式,在4月底之前要完成1600亩,5月份要完成3300亩工业区拆迁整理工作。这个工作目标是按每周限定的工作时间表来推进的,也是和区政府签字并承诺的。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各村委会近日向所属工业区企业要求,在2021年4月30日前搬迁完毕。

勒流街道一隅
但是据企业主代表王先生介绍,主管部门不按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价格给予补偿,而是按30%至50%给予补偿。企业主若不同意,相关部门就安排工商、税务、环保、消防、公安等部门进行查帐,罚款,停水停电......总之,就是设法让你停产停工,无条件接受他们的拆迁要求。
再比如:不给你寻找安置迁址的时间;在没与业主及租户签定好协议前就强拆。
一言以蔽之,就是想方设法迫使企业停工停产,无条件接受上级部门的拆迁要求。在没有安置搬迁的场地,没有给予充足的搬迁时间的情况下,在没有与业主及租户签定好补偿协议的情况下,就进行强拆。
另一位企业主代表表示:“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已经遭受了惨重损失。现在疫情刚有好转,我们才陆续开始接到一些订单。政府的工业区拆迁改造工程,我们非常赞同。但是,在不安排周转厂房,没有地方搬迁的情况下,我们的机器设备往哪里放?我们的工人住在哪里?我们接的订单怎么完成?我们在哪里生活和工作?损失谁来补偿?况且,现在所用的土地和厂房,我们都是有地方相关部门提供的手续的。如不合理合规补偿,企业的合法权益怎么保障?我们企业职工的就业问题谁来解决?”


已经被拆除的部分企业厂区原址
这些企业主希望通过呼吁,请主管部门解决好以下三个具体诉求:一是相关部门与业主及租户在签定好相关协议的前提下,再进行依法依规的拆迁安置工作。二是在拆迁项目进行前,切实解决好生产生活的周转安置问题。三是因拆迁造成的相关损失,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与企业协商解决。
企业主张先生反映,当地村改存在低买高卖的嫌疑。相关部门按照每平米900元至2000元不等的价格回收被拆厂房,相当于市场价格的1/3。却以每平米4000元到1万多元的价格进行出售,众多企业主很是不满。
据当地企业主反映,厂房拆迁后,回购价格非常高,大部分企业主无法承担,很多企业主们对此很是不满。企业主们不解的是,现在所用的土地和产房,他们都有正规手续和产权证,如不合理合规补偿,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怎么保障?人身财产还有没有安全?
知名律师战博士指出,政府改造旧厂房,建设新的工业开发区本是一件大好事,作为企业都应该积极配合这项工作。但企业拆迁并不是一件小事,牵涉了数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乎成千上万个普通劳动者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如若处理不好,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导火索,影响辖区内老百姓的生活和命运。拆迁重建工业区是一项利企利民的工程,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开展这项工作前,本应细致做好业主和租户的安置补偿和騰退周转等工作。拆改老旧工业区涉及到的是普通个体企业拆迁户,即生产经营单位。每家企业务工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成百上千人,牵扯到就业和生计问题。所以,这项工程是不能用简单的时间表来推进的。
战律师认为,广东顺德曾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敢为天下先,一直是广东顺德的名片和骄傲。但是今天广东顺德部分工业区拆迁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如何依法行政,保证被拆迁企业的合法权益,是对政府工作的一种考量。“群众利益无小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在中央大力鼓励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今天,面对后疫情时期,政府部门应拿出更实际、有效的举措,支持并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重振一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对顺德区拆迁中反映出的问题,有关上级部门应予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将此次村改及工业开发区改造,依法依规有序地完成。
来源:中国企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