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6月11日深圳讯(申成勇 李琳琳)近年来,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全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雾霾成为中国百姓心中说不出的痛。为了治理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对车用汽柴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制定了油品质量升级的时间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油品质量升级过程中,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普通的消费者,还有许多绕不开的困难和阻力,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反思。

▲中洲能源科技集团董事长赵鹏威(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能源与环保历来紧密相连,能源的无序开发与使用曾给环保带来巨大压力,环保政策的收紧则倒逼能源转型。不同细分能源领域、不同地区,通过优化能源开发利用,在推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方面有更多可能。
赵鹏威表示,油品质量升级是大势所趋,利国利民。这项工作已经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也存在一些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投资大,且主要由企业承担。二是市场出现油品以次充好现象,不仅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三是消费者在购买优质油品时承受着加税又加价的双重负担,降低了消费者使用高等级油品的热情。对炼油企业和销售企业来说,以上三个方面的困难都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并加以面对的,尤其是资金方面和不公平竞争方面的影响更大。

▲中洲能源科技集团前台(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赵鹏威认为,在炼化企业质量升级项目投资中,企业承担的资金成本费用,主要通过优质优价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补偿。这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企业要先期投入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资金,资金压力和困难显而易见,其主观能动性是不足的。另一方面,消费者在承担增加消费税的基础上,还要另行支付升级的加价部分,相应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降低了消费者使用高等级油品的热情。这既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也不利于引导消费习惯。因此,其建议国家加大对车用燃油质量升级工作的推进力度。

▲中洲能源科技集团大厅(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据了解,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它和大气中的其它成分结合就形成光化学烟雾,其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刺激眼睛,引起红眼病;刺激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引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光化学烟雾能使树木枯死,农作物大量减产;能降低大气的能见度,妨碍交通。

据统计,每千辆汽车每天排出一氧化碳约三千kg,碳氢化合物200—400kg,氮氧化合物50—150kg;美国洛杉矶市汽车等流动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已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90%。汽车尾气可谓大气污染的“元凶”。
成品油质量是影响大气污染治理、蓝天保卫战、环境质量的关键所在。成品油市场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对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为配合成品油质量监管,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助力“蓝天保卫战”,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洲能源科技集团对旗下各站点都会不定期的开展成品油质量检测工作。同时主要从两方面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1、油品进货来源检查。政府相关部门重点查验成品油的来源合法性,油品质量检验合格性,油品进货把关等方面,从未发现中洲能源科技集团有不明来源的油品,也未发现违法采购油品的行为。2、油品质量监督抽查。政府相关部门多次抽查过程中,中洲能源科技集团的站点未发现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掺杂掺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发生。

▲赵鹏威接受中经联播采访(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中洲能源科技集团作为一家集撬装加油装置的技术研发、生产、站点建设、审批报备及运营管理的一体化服务企业。公司凭借雄厚的科技力量、规范的管理制度,专注于打造国内撬装加油装置应用领域的第一品牌,为客户提供最优质、专业的服务。同时在创新发展中为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