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

厚德、精术、惠民 -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创新发展纪实

中经联播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在经历八十多年风风雨雨的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有一支牢记使命,争当百姓口腔健康“守护人”的口腔医务工作者,他们赓续“行医为民”的理念,以“厚德、精术、惠民”为宗旨创新开展口腔健康卫生工作,把为百姓谋健康作为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辛勤的汗水,发挥他们的医技优势,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百姓口腔健康。

微信1.jpg

▲荣获“优秀共产党员”“抗疫先锋”的覃波在钻研医技

岁月的长河波澜起伏,但她们百折不挠,一路向前。自从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成立后,“三医口腔人”始终以仁者之心,厚泽载物;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守护百姓的口腔健康,在岁月的洗礼中踏上新征程,用智慧和汗水擦亮“三医口腔”这块“金字招牌”。

环境创新 努力营造就医温馨氛围

口腔科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最繁华地段河池市三医院门诊部三楼。那整洁明亮的诊区、温馨舒适的环境和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那装饰得充满童趣浪漫的诊室,处处散发着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现代医技的气息。甚至细致到医疗器械的摆放也要求体现“舒适化诊疗”理念,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感受三医口腔人“行医为民”的责任与担当。

在河池人的记忆中,金城江城区的口腔科其实就是牙科门诊,面积狭小,设备老化,更没有专门的候诊区域,每到周末,前来就诊的患者连坐的地方都没有。随着河池市城区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口腔健康卫生矛盾更加突出。医院决策者把医院口腔科布置在人流量最大的金城江汽车总站附近的医院门诊三楼,为口腔科的创新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医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支持下,不断扩大科室的业务用房,按照现代化口腔科的标准进行装修,添置了国内口腔先进诊疗设备,使口腔科的整体面貌发生根本变化。现在,走进口腔科犹如走进整洁明亮的宾馆,优雅舒适的环境让人赏心悦目,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了方便百姓就诊,大厅内专门设有挂号等候座椅,开通电梯,还为特殊人群开设无障碍通道,每个诊室都装上了空调。候诊区安置了电视机,循环播放口腔宣教视频,缓解患者待诊之苦,墙上张贴了口腔保健展板,让患者在等候的时间里自学护牙知识。一位来看牙的阿姨说:“现在来三医院口腔科看病很舒服,不但技术好,服务态度好,诊疗环境更好,在一些大医院的口腔科有时都找不到这么好的就医环境!”。

微信2.jpg

▲覃波等口腔医师在给患者做口腔舒适化治疗

主持口腔科全面工作的覃波副主任表示,除了搞好就医环境,医院还免费为患者提供轮椅、推车、热水、雨伞、老花镜等便民用具,为老弱病残孕提供陪护服务,全面推进各项服务向优、细、实延伸。同时扎实推进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完善门诊、预约挂号、实行全年无假日接诊制等便民服务,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医技创新 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随着口腔行业科技的快速发展,口腔科必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科室团队的活力和创造力。从广西中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腔临床工作的覃波深谙医技创新对科室发展的重要性。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认为口腔科的诊疗项目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拔牙、补牙、镶牙,但在河池市三医院口腔科却能解决患者牙齿龋病、牙髓病变、根尖周病、牙周疾病、粘膜疾病、隐裂牙等病痛;在口腔颌面外科方面,为患者做复杂阻生牙拔除,唇、颊系带修整,唇腭裂开修补,舌下腺囊肿摘除,颌面部肿瘤手术,颌面部外伤的清创缝合,颌骨骨折的内、外固定,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在口腔修复方面,后牙的嵌体修复,铸造金属全冠,钛合金烤瓷,贵金属桩核,全瓷牙修复,前牙贴面修复,微创美容树脂修复,隐形义齿修复,铸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半口、全口活动牙修复等方式的牙体、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修复。在口腔正畸方面,可给患者治疗牙列拥挤、牙齿不齐、反颌、上颌前突、颞下颌关节异常、下颌后缩等口腔疾病,使用固定矫正、隐行矫正﹑种植支抗联合正畸等技术。

微信4.jpg

▲爱牙日,三医口腔人都开展义诊活动为百姓做口腔检查

不管是治疗口腔肿瘤,还是牙根二次根管治疗,都是河池市三医院口腔科的优势之一。口腔科负责人覃波介绍,科室引进显微根管治疗技术,对于一些疑难的根管,以往只能凭着经验去寻找根管,有了显微镜以后可以在显微镜下直视髓腔去寻找和疏通根管,轻松解决问题。截至目前,科室开展675例显微镜下根管治疗,在2019年该项技术填补河池市的空白。

“不管口腔的技术怎么发展,口腔科做的事主要是根基,得帮患者把牙齿的‘根’留住,保全天然的牙齿。”河池市三医院口腔科廖守国医师说,口腔科主要治疗牙周和根管,这是牙齿的根基,是口腔的重中之重。

其实牙周病也是值得百姓重视的慢性病,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健康提倡的是“8020”,就是在人80岁时保存20颗能用的牙齿。为了帮助百姓把牙齿的“根”留住,河池市三医院口腔科的医生们一般对于天然牙是能保尽保,而不是一拔了之。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 50多岁的韦先生因牙疼到河池市三医院口腔科治疗,他开始强烈要求把疼牙拔掉,他觉得做根管治疗时间长、见效慢,一吃点冷热食物就痛得要命,不如拔掉轻松。后经医院口腔科的医生反复给韦先生做工作,告诉他能保留自然牙最好,并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韦先生在医生的劝导下答应治疗根管炎症,按医生的方案定期治疗,半年后,韦先生的牙齿根管做通,牙齿保住了,韦先生非常感谢三医院口腔科的医生说:“他们用显微根管治疗技术,帮我保住了牙齿。”

医技创新是科室发展的源动力,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使用充实了口腔门诊的服务能力。2019年4月,科室引进显微根管治疗技术;2019年6月,引进纳米生物材料单尖充填的技术;2020年5月,购买微创拔牙器械,推广微创拔牙理念和微创拔牙技术;2020年11月,开展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2022年9月,开展儿童口腔疾病舒适化治疗技术。一系列医技的创新,激活了科室创新发展的潜力。

管理创新 从“齿”开始提高团队素质

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科室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使管理落到实处,河池市三医院口腔科将加强各项质控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利用管理创新进行精细化管理,对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进行监管与控制,使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微信5.jpg

▲三医口腔人:“守护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作为口腔科负责人及门诊一支部书的覃波始终把管理创新放在首位,聚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口腔科坚持以患者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口腔科建设为抓手,着力口腔医学人才创新机制,健全以口腔医学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复合型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出台《学术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和《科室人才激励基金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激励机制。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请进来”就是邀请口腔医学专家到科室给医务人员作短期培训;“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安排科室医务人员到知名口腔医院进修学习和培训等方式,倾力打造专业口腔医师团队,配合一流的医疗器械设施,实施“无痛微创,无交叉感染”口腔治疗新技术,致力于为河池百姓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而全面的口腔治疗及保健服务。

在这“颜值经济”时代里,口腔健康和牙齿美观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口腔科医师覃贲介绍说,一位年轻帅哥因酒醉摔倒将一颗门牙碰掉了,做固定烤瓷牙要将旁边好牙齿稍磨小来固定,就是要补这颗牙就要做三颗假牙才行。他没做,一直用可以取戴的活动假牙,不过毕竟是年轻崽,人多的时候他还是怕别人看出是假牙,每次吃完饭都要去洗手间把假牙摘下来清洗。听朋友介绍三医口腔科于2018年3月就开展种植牙手术。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开展530多例口腔种植手术。他就从罗城来到金城江,实施单颗牙齿种植,实现了“早上种牙,下午吃苹果”的目标。那逼真洁白功能完好的牙齿,让他笑得更加自信。

在日常诊疗中,口腔科医师莫宁工作最耐心细致。她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给儿童口腔患者在治疗时毫无恐惧感,灵活运用儿童口腔患者行为管理知识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又一套哄小朋友的妙招。比如在给儿童口腔患者治疗时说帮他打虫虫,帮涂氟说成涂蜂蜜,打针说成“滴药”。此举得到了很多患儿家长的认可。

既能微创拔牙,又能对牙体缺损进行修复,也能做儿童牙病舒适化治疗的口腔科医师韦林利,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十多年的口腔医学实践,使她具备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地处理各种复杂口腔病情,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不管环境创新,还是医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科室发展的核心,是创新驱动的动力源。“三医口腔人”始终牢记医院“行医为民”的理念,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口腔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创新能力。他们牢记使命,用医技和智慧守护着河池百姓的口腔健康。(图文|覃新强 李善威 杨日浪)

【责任编辑:崔岳莺】

阳光新能源亮相合肥马拉松,零碳科技助力城市绿色奔跑

11月9日,合肥马拉松激情开跑。作为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本届赛事参赛规模达2.5万人,外地选手占比高达49.36%,充分体现了“合马”作为国内重要马拉松赛事的辐射力和号召力。在庐州大道终点区域,一座由阳光新能源打造的"零碳生活空间"成为赛事焦点。

醴陵龙塘花炮厂:多元优势绘就发展新画卷

在湖南醴陵这片充满活力与历史底蕴的土地上,醴陵市白兔潭镇龙塘花炮厂如一颗耀眼明珠,闪耀在花炮行业。近日,记者在公司董事长吴铭战陪同下,走进这座别具魅力的厂区,探寻其成功密码。园林厂区:自然与工业的和谐交响踏入龙塘花炮厂,一幅如诗画卷在眼前铺展。区别于传统工业厂区的单调,这里是风景优美的绿化园林式厂区。潺潺流水清澈见底,似灵动丝带贯穿其中;郁郁葱葱的山峦四季常青,为厂区添上清新绿

洲际酒店集团亮相2025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八载如约筑梦行,五十同心绘长程2025年11月6日 – 11月5日至10日期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期举行。洲际酒店集团自进博会首届举办以来全程参与,今年再度如约亮相,以“全勤”之姿彰显其对大中华区市场的长期承诺。

福建高速路桥公司多点发力 推进三明区域协同发展

近日,福建高速路桥公司总经理缪荣辉一行赴三明市开展政企对接与创新签约,通过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区域高速建设提速、项目攻坚突破、产业创新融合,彰显企业服务地方发展的责任担当。深化协同 共绘交通发展蓝图10月20日,缪荣辉一行与三明市交发集团举行座谈,围绕三明高速公路规划布局、在建项目推进及运营协同等议题深入交流。

多场赛演官宣,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助力拓展文旅消费新场景

10月21日,国际足球热火再次在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点燃。在当天18点开赛的2025/2026亚冠精英联赛第三轮中,成都蓉城队主场对阵马来西亚劲旅柔佛DT。尽管赛事当天为工作日,仍有39063名球迷奔赴现场为主队呐喊助威,掀起红色热浪。气候虽已逐渐转凉,成都赛演市场依然持续火热。据目前已公布的赛事日程,近期五粮液文化体育中心的足球盛宴将持续至2026年2月。

创新引领!蒙牛将出席2025世界乳业峰会 携多项前沿成果闪耀国际舞台

当地时间10月20日至23日,由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主办的2025世界乳业峰会将在智利的圣地亚哥举办。蒙牛集团受邀出席会议,与全球乳业代表共话行业未来。此外,蒙牛专护儿童配方奶和“PHA海洋降解吸管”两个项目均入围大会“IDF乳品创新奖”,全面彰显其在前沿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全球引领地位。

微能科技机器人化身 “智能主持搭档” ,燃爆杭州科创嘉年华!

微能科技作为本次嘉年华的“科创亮点”,携品牌商讲解机器人惊艳亮相,凭借卓越的智能语音交互能力成为全场焦点,为大会注入强劲的科技活力。化身“智能主持搭档” 提升服务质效 在此次活动中,品牌商讲解机器人不仅生动诠释了“用科技的力量点亮城市创新未来”的

喜迎丰收节,六个核桃一亿公斤采购量撬动核桃产业富农新图景

金秋时节,新疆、云南、太行山三大核桃产区迎来丰收旺季,饱满的果实压弯枝头,农户们穿梭林间采收的身影里,藏着一年中最踏实的喜悦。这份丰收图景的背后,国内核桃乳领军企业六个核桃正以年采购超一亿公斤核桃的规模,斩获 “全国第一” 认证,用一颗小核桃撬动大民生,在丰收季里铺展开联结产业与乡村的富民画卷。

鞍钢工程重机公司投产国内首套反向浸水有压热闷系统

由鞍钢工程发展重机公司以BOT模式总承包的“朝阳钢铁炼钢厂闷渣区域增设有压热闷处理系统项目”正式投产运行,该设备是国内首套成功应用于生产的反向浸水有压设备,标志着重机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掌握“反向浸水有压热闷”和“底水闷渣”两项核心技术的企业。

宗馥莉辞任娃哈哈董事长,商标合规问题浮出水面

权力交接14个月后,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悄然卸下娃哈哈董事长职务,娃哈哈集团与“宏胜系”的资源纠葛与商标合规问题成为焦点。宗馥莉已辞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法人代表及董事等相关职务。这一消息于10月10日得到娃哈哈公关部确认,指出宗馥莉的辞职已于9月12日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伴随着她的离职,一场关于“娃哈哈”商标使用合规性的讨论悄然兴起,而内部文件显示,从2026

8000万罚单震慑 证监会严查*ST元成财务造假

一场连续三年的财务造假案终被监管层彻底揭开,*ST元成及其责任人员将面临近8000万元的高额罚款,实际控制人更被处以10年证券市场禁入的严厉处罚。近日,中国证监会对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元成)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经查,*ST元成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上市公司罚款3745.

高通再涉垄断违规,市场监管总局启动调查

全球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再次面临中国反垄断监管风暴,因收购案未依法申报被立案调查。因收购Autotalks公司未依法申报经营者集中,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高通公司开展立案调查。这已是高通公司近年来在中国面临的第二次反垄断调查。2015年,中国监管部门曾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开出了60.88亿元人民币的罚单。未依法申报:收购案涉

中广核扎根新疆十六载,在运在建装机超1000万千瓦

九月的天山南北,瓜果飘香、绿意正浓。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这片热土从边陲走向枢纽,“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纵横贯通。自2009年入疆以来,中广核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度参与新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以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产业增效、生态增绿、群众增收,将绿色答卷实实在在书写进戈壁田间。

河北空天控股公司携多项成果亮相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

以此次峰会为契机,秉持“搭平台、聚产业、构生态、拓场景”的发展思路,深化与业内领先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强在关键技术突破、示范应用推广及产业协同联动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切实推动峰会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拓展提升。

科技赋能乳业,蒙牛携手顶尖专家助力全民健康升级

9月22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蒙牛集团承办的“乳品科学与营养健康”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亚洲营养联合会主席杨月欣,常务副理事长马爱国,副理事长李增宁,秘书长韩军花,衡水中学党委书记郗会所,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中山大学朱慧莲教授,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逄晓阳研究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许雅君教授等专家学者,以及蒙牛集团高级副总裁温永平等出席了本次论坛。

强强联合!蒙牛集团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战略合作 以长期主义引领乳业营养健康新未来

9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在京开幕,恰逢中国营养学会成立八十周年。会上,蒙牛集团凭借分龄营养研发成果,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会议期间,蒙牛与中国营养学会达成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旨在以长期主义打造乳业营养“产学研用”创新高地,全面助力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

云霄供电:技术改造输电线路 增强供电保障能力

9月1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陈岱镇院前村附近,国网云霄县供电公司组织施工人员顶着烈日,加紧对110千伏红列线30号铁塔进行吊装、组立、架线等作业。与此同时,另外两组电力施工人员分别在110千伏红列线26号铁塔和33号铁塔,忙而有序地进行铁塔组立、旧水泥杆拆除等作业。

东风柳汽71年匠心之路:从广西制造到全球智造的硬核跨越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从首辆“广西制造”卡车下线到即将上市的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亮相,作为东风集团商用车板块核心力量,东风柳汽以国家队使命为锚,将工匠精神注入研发、生产、制造全链条,凭新能源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诠释中国智造实力,为民族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