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薇)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放眼北大荒广袤田野,每一滴汗水都见证着北大荒人的辛劳,每一个季节都在为新的收获筑牢根基。作为北大荒集团旗下子公司,哈尔滨有限公司发挥地处哈尔滨市的区位优势,构建产业+营销“双体系”,打造远郊农场“围城”、近郊农场“融城”的城市经济,用改革破除路径依赖,用实干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聚集优势产业建体系 筑牢城市经济基础
产业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基和支撑,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经济发展质量。哈尔滨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聚集优势产业建体系,筑牢城市经济基础,向企业转型发展要效益。

如何摆正产业体系与营销体系的关系?“在产业与营销双体系建设中,产业是基础,营销是成果,实干是过程,‘双体系’内部相辅相成、互相作用。我们要在‘围城’和‘融城’的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比较优势,调优、调强、调壮产业结构,为营销获利创造条件。”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苏彦山在今年5月召开的“双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给出了答案。万事开头难。公司多次召开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制定方案、下发指导意见,研究部署“双体系”建设工作,把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筑牢城市经济的基础,并率先迈出第一步。

思路决定出路。为建强农业产业体系,公司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构建“都市农业供应商”,推动整合优势农业资源,按照“一场一品、一场一策、一场一特色”原则,通过建设种植、养殖基地,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现代都市农业新业态。

今年,阿城农场融入城市发展打造“千亩千园”基地,基地内种植多种杂粮杂豆和各类蔬菜;“千园”果蔬基地以“农文旅+绿色果蔬”为发展模式,新建、改建四季日光温室大棚共30栋,种植草莓、葡萄、西红柿等果蔬吸引市民前来采摘、购买。

松花江农场落实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保供基地面积3.3万亩、特色种植区面积2.1万亩,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带17公里,创建三个示范区面积2550亩,培育科技示范户10户。四方山农场打造10.15万亩有机种植基地,为城市居民提供小米、黏玉米、全麦粉等优质农产品,并建设了3000只肉鹅养殖基地。

摆脱路径依赖,积极探寻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了公司依托新产业筑牢城市经济基础的引擎。哈尔滨有限公司结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规划,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研发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燃料化的“五化”利用,引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今年,松花江农场、岔林河农场和九龙山柞蚕场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内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四方山农场积极探索引进新能源项目,与华电集团等3家企业对接洽谈,选定项目地址,与属地政府积极沟通协调项目落地事宜。
聚焦营销平台建体系 拓展城市经济路径
在建设产业体系的同时,哈尔滨有限公司聚焦营销平台建体系,构筑“绿色发展、全员联动、信息互通、渠道共享、多元协同”新格局,在搭建“三个平台”、拓宽营销路径上进行了具体实践。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人表示,在拓展城市经济路径中,公司推进黑稻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杂粮杂豆交易三个平台建设,让营销体系建设如虎添翼。

庆阳农场建设黑稻产业发展平台,种植黑稻面积6万亩,开展3个黑稻品种的选育工作,与高校合作制定黑稻品种种植标准,并成功申报1300万元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今年7月,农场在北京新发地成功举办黑稻产业推介会,并正式入驻新华网溯源中国可信品牌,开启了黑稻产业升级之路。当天,公司与北京新发地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庆阳农场、松花江农场、四方山农场与北京新发地“单品采购大王”达成共识,签订预采购合作协议。庆阳农场与陕西双亚有机农业集团合作签约仪式同步进行。

农文旅融合让绿色发展、多元协同成为了城市经济新常态。

闫家岗农场通过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一体化平台,推进4A级景区申报工作。并借鉴“中央大街”模式,完成了“露营地”“闫荷渔村”规划,设计出景观区、烧烤区、团建区、露营区等7个主题区域供游人休闲体验。岔林河农场打造“趣味田园”党建+农业示范区,建设观景台、稻田画、观光小火车,推出“田园采风、农业科普、趣味课堂”等系列旅游项目,年接待游人2.6万余人次。全员联动、信息互通、渠道共享,为搭建杂粮杂豆交易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作用。

北大荒哈尔滨生活优选超市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在哈尔滨市11家北大荒生活优选超市,整合杂粮杂豆产品资源,在门店设立北大荒精品杂粮产品专区,开通杂粮贸易交易。同时,不断完善供应链体系,汇集供应商资源,依托北大荒电商直播共享基地线上销售平台,打造线上杂粮贸易供需平台。目前已与5个农场签订了杂粮杂豆基地供货协议,与美团、饿了么、广电e家等平台进行合作。
聚合双体系同向发力 掘金城市经济红利
实践证明,产业与营销双体系建设给哈尔滨有限公司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据公司党委改革办负责人介绍,为赋能产业和营销双体系,公司加快推进围城融城经济全产业链建设,紧紧围绕哈尔滨市1000万人口,打造“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肉铺子”城市供应商。围绕近郊农场打造商贸、农贸、物流、临空经济“四区”建设,集中创建远郊和近郊农场“三区”、突出建设“三个基地”。

哈尔滨市近郊的香坊、青年、红旗、闫家岗农场通过资源核查,完成了14万平方米物流区、4.5万平方米农贸市场区、10.2万平方米商贸区和临空经济区产业整体规划。在“三区”“三个基地”建设中,哈尔滨市远郊松花江、四方山农场筹建了2个旱作“特色种植养殖区”;庆阳、沙河、岔林河筹建了3个水田“高端有机稻米产业区”;近郊5个农场创建了“农文旅结合示范区”。与此同时,公司在区域内因地制宜建设了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专属基地、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和农文旅结合示范基地。

目前,哈尔滨有限公司已与2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北大荒哈尔滨生活优选超市管理有限公司打通大客户渠道,已与黑龙江省美术出版社、哈尔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双城支行、辣庄火锅、农垦总医院、北大荒文化旅游公司和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大客户购销合同,全年实现收入达1000万元。闫家岗农场已与食品集团、农垦科学院等6家企业达成合作,在农业综合体、农文旅项目、农产品营销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庆阳农场与米业集团、同福集团、银鹭集团等8家企业在水稻、黑稻购销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继续扎实推进产业和营销双体系建设,双轮驱动,形成产业与营销双循环、双提升、双一流,打造城市经济新高地。”在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分析会上,哈尔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振海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了新要求。

眼下,哈尔滨有限公司正在不断完善“双体系”建设,以创新驱动产业集群赢得先发优势,疏通堵点、畅通循环,推动市场营销向高标准不断迈进,在城市经济的赛道上发起冲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