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8日哈尔滨讯(温东升)如何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对国有企业提出“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工作要求,出色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实践?在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哈尔滨市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重新明确企业功能定位和主责主业;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投资监管,引导企业增加新兴产业投资,全力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延林
据哈尔滨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延林介绍,近期出台了《关于重新核定出资企业功能定位的意见》《出资企业主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重新界定十个企业集团各自的功能定位和主要责任,其中:商业一类4户、功能类(商业二类)4户、公益类2户。坚持国有企业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按照“一企一业、一业一企”的长远思路,结合现有企业实际,除哈投、创投等企业确定了双主业之外,其他企业确定一个主业。各集团所属的子企业也按照这个原则穿透式确定企业主责主业,为下一步规范、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做专做精、做大做强主业,落实国有资本实现三个集中的要求,夯实了制度基础。在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过程中,明确由各企业集团结合自身主责主业,延展产业链条,形成新兴产业。他们依托城发投集团的城市服务功能和资本优势,在其旗下组建数据产业公司;依托供水排水的专业优势,发展我市水环境治理等环保产业;依托马迭尔文旅集团的旅游资源优势,培育创意设计、文体赛事等文化产业。经过整合,各企业的产业链更加完整,资源更加集中,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哈尔滨市国资委在企业考核中,推行研发费用视同利润加回等一系列鼓励政策,约束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同时,大力提倡数字转型,催动企业提高经营效能。工业企业更加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推动转型升级。各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和企业效益。他们还重新修订《出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建立投资负面清单,明确非主业、落后产能等17类禁止投资项目,5类特别监管投资。严把投资方向、规范决策机制,避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遵循省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引导企业扩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结合省情市情和企业实际,鼓励投资新能源配套设施、AI产业基础设施和先进制造业,布局城市数据、创意设计、生物制药等经济新引擎产业,强化养老、康养、城市物流、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投资。2024年,企业自主决策投资项目,新兴产业占比大幅度提高,进一步巩固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趋势和成效。

哈尔滨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吴正昊
在谈到国企改革相关工作时,哈尔滨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正昊介绍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谋划制定了贯彻落实《决定》的实施意见。哈尔滨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在9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宣讲。哈尔滨市积极以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以布局结构调整为牵引,不断强化国企核心功能作用发挥;三、以减负提质增效为重点,切实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有效激发国企内生动力活力。
哈尔滨市实施方案共有9个部分42项工作要点,分解为101项台账任务,增设16项具有我市特色的改革任务。并提出了到2025年取得“四个明显成效”的总体目标和实现“一高一稳两提升”的具体目标。他们聚焦国之大者,坚持把充分发挥国企战略功能价值放在优先位置。实施重组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在去年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工作的基础上,又谋划组建了亚布力旅投集团,整合亚布力地区冰雪旅游资源,促进亚布力滑雪旅游产业发展;谋划组建了空港保税集团,作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对俄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实施振兴行动,加快产业培育。围绕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国有企业振兴专项行动,加大国有资本在数字经济、冰雪经济、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推动市属国企做强主责主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支撑力。实施科技赋能,推进产业升级。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数字工厂、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工地等。积极推动工投集团、哈药集团等工业类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数字化升级改造。
在推动市属国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来支撑自身的做强做优做大中,哈尔滨市开展对标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市属国企瞄准区域一流企业和行业一流企业,聚焦价值创造体系中有效影响质量效益效率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科学合理开展对标工作。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僵化、核心竞争力不强、支撑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开展内部整合专项行动。开展市属国企内部整合,预计压减出资企业内部组织机构3%以上。加大“两非”(非主营、非优势)“两资”(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出清力度,综合运用注销解散、破产清算、股权转让等手段,加大对非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清理力度,止血停损。债务重组化风险。全力推进重点企业债务化解工作。积极引导支持市属国有企业化解债务风险,督促融资平台类国有企业通过合理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逐步消化存量债务,实现转型发展。
哈尔滨市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和“两个毫不动摇”,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深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推动企业党委(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持续推进各出资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动态优化工作。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和外部董事占多数,按《公司法》要求落实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职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实施“按功能定机构、按业务定编制、按职责定岗位、按指标定合同、按业绩定薪酬”为核心的“三项制度”改革新举措。持续开展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升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覆盖面。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分类改革,推动分类考核与企业功能使命更加精准适应,加快实现“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国资监管与公司治理更好衔接。结合职责变化,进一步调整优化市国资委权责清单和授放权清单,持续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建设。
哈尔滨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吴正昊介绍说,下一步,哈尔滨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加快出资企业专业化整合,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对新组建子公司严格控制;持续推进出资企业规范董事会建设专项行动,健全董事会决议跟踪落实机制;持续加大扭亏治亏工作力度,抓重点亏损大户,不断压降亏损额;结合腐败案件及时查处违规经营投资问题,持续强化对大宗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环节的监督和监督成果综合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