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董楠楠)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排头兵,鞍山钢铁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构建起"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平台赋能"的职工创新生态体系。2024年,企业通过设立5000万元专项创新基金和300万元奖励资金,撬动168项职工创新项目落地实施,全年创效突破1.5亿元,走出一条具有钢企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该企业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双轨并行"的项目推进模式: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由公司统筹资源重点突破,常规创新课题实行基层单位自主管理。配套出台的《职工创新工作深化实施方案》明确,对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的创新成果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重奖,优秀创新工作室可获最高20万元建设补贴,形成"创新投入-成果转化-价值创造"的良性循环。
在资金杠杆撬动下,一批具有行业示范性的创新成果脱颖而出。鞍钢股份炼钢总厂刘铁创新工作室研发的"RH真空系统智能控制模型",通过算法优化使精炼周期缩短8%,年降本195.81万元;冷轧厂李超团队实施的"重卷机组全自动升级项目",消除人工干预环节后,设备故障率下降45%,年增效73.1万元。这类技术革新项目累计获得企业763万元资金支持,带动产线效率提升2.3个百分点。
为构建长效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建立"普惠+精准"奖励体系:300万元专项奖励金既用于"五小成果"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也重点培育战略级创新项目。全年评选出的11966项优秀建议和创新成果,覆盖一线职工占比达85%,其中青年技术人员贡献率超过60%,形成"蓝领创新-技能传承-人才孵化"的立体培养格局。
"创新工作室已成为技术攻关的孵化器、技能传承的传习所。"鞍山钢铁工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揭榜挂帅"制度,探索创新成果作价入股等新型转化模式,预计2025年创新项目数量将突破200项,持续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源头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