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传媒

【城市百科】北京市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 ,环渤海经济圈核心枢纽

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  ,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总面积906平方千米。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下辖11个街道、10个镇、1个民族乡,通州区人民政府驻潞源街道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通州区常住人口1840295人 。2020年,通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3亿元。

西汉初始建路县,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  。通州区是全国百强区 [19]  、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

2015年7月11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州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2019年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市人民政府机关由东城区正义路2号搬迁至通州区运河东大街57号  。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代,今通州地属燕国。燕昭王(公元前311至公元前79年)时开拓北疆,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时渔阳郡当辖及今通州地。

秦,仍属渔阳郡地。

西汉,于今区境置路县,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区城东八里古城村处。王莽篡汉,改路县名通路亭,属通路郡。东汉建立后,废莽新所改,恢复西汉旧称,但改“路”为“潞”,始称潞县。

三国时,潞县归曹魏版图,改属燕国。西晋十六国因之。

北魏潞县治在今三河县西南城子村处。属渔阳郡。

隋,潞县还治今区城东八里古城村处。开皇三年(583),属幽州。大业三年(607年)属涿郡。

唐武德二年(619),潞县为玄州治所。贞观元年(627年),废玄州,潞县属幽州。天宝元年(742年),幽州改为范阳郡,潞县仍属。乾元元年(758年),范阳郡复称幽州,潞县所属亦随之而改。唐迁县治于今区城。

辽一代,潞县先后为幽都府和析津府属县。辽圣宗太平年间(1021-1031年),在今牛堡屯乡筑城置县,因县城在漷河之南,取县名曰漷阴,并析潞县南境为其辖土。

金初,潞、漷阴二县隶析津府。至贞元年(1153年),漷阴县直属于中都路大兴府。天德三年,潞县为通州治所。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通州及所领潞、三河二县隶属于大都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八月。升漷阴县为漷州,割大兴府之武清、香河二县归州管辖。另外,迁漷州治于武清县境之河西务,至正元年(1341年)四月,“罢漷州河西务”,漷州治所因此而北迁于今区东南之漷县村处。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将徐达又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并改元大都路曰北平府。同时省潞县入通州,从此潞县之名变成历史地名。通、漷二州俱隶北平府,十四年(1381年)二月,漷州降格为漷县,改隶通州。至此,通州领有三河、武清、香河、漷县四县,属北平府不变。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曰顺天府。此后通州及所领四县均属顺天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漷县入通州,时通州领三河、武清、宝坻三县。雍正六年(1728年),改三河、武清、宝坻三县直属顺天府,通州遂为散州,不再领县。

民国元年(1912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通州改名通县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通县直属河北省。1948年底,通县全境解放。初于通县城关设通州市,通县人民政府迁驻张家湾。

1949年,通州市改为通县镇,为通县专区驻地。

1953年11月,撤销通县镇,改设通州市,由通县专区代管,仍为通县专区驻地,与通县同属通县专区。

1958年3月7日,通县、通州市划归北京市。同年4月28日,撤销通县专区,将原辖蓟县、平谷、三河、大厂、香河五县划入唐山专区,密云、怀柔划入承德专区,固安县划入天津专区。通县与通州市划入北京市后,二者合并,改名通州区。

1960年2月,改名通县。

1997年4月,撤销通县,设立通州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通州区辖11个街道、10个镇、1个民族乡:中仓街道、新华街道、北苑街道、玉桥街道、潞源街道、通运街道、文景街道、九棵树街道、临河里街道、杨庄街道、潞邑街道、永顺镇、梨园镇、宋庄镇、张家湾镇、漷县镇、马驹桥镇、西集镇、台湖镇、永乐店镇、潞城镇、于家务回族乡。区政府驻潞源街道。 [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地处北京长安街延长线东端,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首都北京的东大门。区域地理坐标北纬39°36′至40°02′,东经116°32′至116°56′,东西宽36.5千米,南北长48千米,面积906平方千米,西临朝阳区、大兴区,北与顺义区接壤,东隔潮白河与河北省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相连,南和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交界。紧邻北京中央商务区(CBD),西距国贸中心13千米,北距首都机场16千米,东距塘沽港100千米,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之称,是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核心枢纽部位。

通州区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坦,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高点27.6米,最低点仅8.2米。其土质多为潮黄土、两合土、沙壤土,土壤肥沃,质地适中。

气候条件

通州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冬、夏季风影响,形成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1.3℃,降水620毫米左右。 

人口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以202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一、常住人口

通州区常住人口为184029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84256人相比,增加了656039人,增长55.4%,年平均增速为4.5%。全区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口为898000人,占常住人口的48.8%。

二、性别构成

通州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968061人,占52.6%;女性人口为872234人,占47.4%。

三、年龄构成

通州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22726人,占12.1%;15-59岁人口为1301593人,占70.7%;60岁及以上人口为315976人,占17.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1856人,占11.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增加了3.1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减少了8.0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了4.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了3.8个百分点。

四、受教育程度

通州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646679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09327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3764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041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1947人增加为35140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9902人下降为1680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9448人下降为2921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12044人下降为11977人。

通州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0年,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1.2年。 

通州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3为11161人,文盲率为0.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0601人,文盲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

经济

综述

2020年,通州区地区生产总值1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410.5亿元,下降3.1%;第三产业增加值679.5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1.2:39.7:59.1变化为2020年1.2:37.2:61.6。

2020年,通州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7亿元,比2019年下降11.3%。其中,国内增值税24亿元,下降15.5%;企业所得税9.9亿元,下降16.9%;房产税6.6亿元,下降19.1%;城市维护建设税4.3亿元,下降2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6.9亿元,比2019年下降14.7%。 

第一产业

2020年,通州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30.8亿元,比2019年增长1.8%。其中,农业产值13.1亿元,增长31.7%;林业产值14.6亿元,增长5.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47.4%;牧业产值2.1亿元,下降57.5%;渔业产值0.9亿元,下降28%。

2020年,通州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7万吨,增长5%;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304公顷,增长23.4%;蔬菜产量24.9万吨,增长49.5%。全年设施农业收入8亿元,增长27.5%。设施农业实际利用面积1658.4公顷,增长16.1%。其中,温室占地面积919.8公顷,增长1.3%;大棚占地面积696.4公顷,增长45.9%;中小棚占地面积42.3公顷,下降1.4%。全区农业观光园38个,比2019年减少6个;全年接待游客29.2万人次,下降55.6%;实现观光园总收入0.9亿元,下降33.2%。

第二产业

工业

2020年,通州区工业增加值2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下降6.6%。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20家,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585.6亿元,下降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产值131.7亿元,下降2.2%;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43.9亿元,下降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132.4亿元,增长1.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59.7亿元,增长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总额39.2亿元,增长16.6%。

建筑业

2020年,通州区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0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0.7%。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8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27.4亿元,比2019年增长15.1%。其中,在外省市完成产值1495亿元,增长16.5%;在北京市完成产值132.3亿元,增长1.1%。签订合同额5880.1亿元,增长8.2%。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2449.4亿元,增长1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283万平方米,增长6%,竣工面积1851万平方米,下降27.1%。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0年,通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3亿元,比2019年下降10.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340.2亿元,下降4.6%;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为189.1亿元,下降19.3%。

对外经济

2020年,通州区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增长8.9%。2019年新批三资企业68家,比2019年增加19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50家,中外合资企业18家。注册资本为2.2亿美元,比2019年下降82.1%。从海关统计数据看,2019年,全区进出口贸易总额211亿元,比2019年增长16.6%。其中,出口创汇总额65.4亿元,增长8.1%;进口付汇145.6亿元,增长20.7%。 [6]

交通运输

交通

通州境内拥有密集的公路路网、便捷的轨道交通和重要的铁路大动脉。京哈、京沈、京津塘高速等5条高速路穿境而过,拥有5条连接北京中心城的干线通道(分别为京通快速路、朝阳路、朝阳北路、京沈高速和和两广路延长线),1条直接连接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快速路,4条联系天津滨海新区的交通通道,3条联通其他地方的高速路,已建成的六环路、地铁八通线和规划的M6、M6支、M1支、S6、S5、S3、R1、R1支等八条轨道交通贯穿全境,新北京东站已确定落户通州,立体式交通网络将通州新城与环渤海多个财富中心紧密相连。

运输

2020年末,通州区民用机动车保有量45.5万辆,比2019年增长2.5%。其中,载客汽车30.7万辆,增长7.5%。载客汽车中轿车18.8万辆,增长3.7%。年末全区郊区客运汽车628辆;营运出租汽车2095辆。郊区客运线路65条,郊区客运线路总里程1418公里。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通州区共有幼儿园227所,比2019年增加91所,幼儿园在园人数51553人,比2019年增长77.3%,专任教师3880人;共有小学82所,招生人数15470人,增长11.2%,在校生74881人,毕业生8989人,专任教师4292人;全区初、高中学校43所。其中,初高中招生数11032人,毕业生7817人,在校生29448人。初高中共有专任教师3979人。

科学技术

2020年,通州区组织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2项。其中,市级2项,区级40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379.1亿元,比2019年增长77.5%。创新创业平台14个,其中市级以上9个。全年累计专利申请量8602件,增长37.2%。其中,发明专利2133件。专利授权量5722件,增长40.6%。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505件,增长15.9%。 

文化事业

2020年,通州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70.6万平方米。审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13家。基层文化中心19个,文化演出场次634场。全区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团队94个。通州区地区专业电影院11家,共放映电影6.6万场,观众95.4万人次,票房收入4421万元。

截至2020年,通州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81.3万册。拥有区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处,博物馆4座,韩美林艺术馆1座。年末实有有线电视接收用户47.9万户。2019年,全区专业电影院13个,电影放映队16个;艺术表演场所21个,基层文化中心16个,文化演出场次1250场;审批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39家

卫生事业

截至2020年,通州区共有卫生机构599个。其中医院22个。全部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155张。其中,医院3435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420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486人。其中,执业医师3745人,注册护士4241人。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为962.9万人次,其中三级医院诊疗人次为294.1万人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5‰,婴儿死亡率1.9‰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通州区共有多功能球场19块。举办全区性各类竞赛9次,举办乡镇、街道各类竞赛58次。参加市级各类竞赛获得奖牌124枚。其中,金牌37枚,银牌34枚,铜牌53枚。

2020年,通州区体育活动经费投入达到3566万元。

风景名胜

通州清真寺

是北京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郊区称首。其元代创建,历史之悠久,仅次于牛街者。明代正统,万历间予以重修。清康熙、乾隆帝游通州时曾经至此,再增修之。民国22年(1933年)4月,一撮日军窜犯县城,隔运河炮轰通州城,炸毁此寺部分建筑,旋而修复。民国34年(1945年),此寺曾办大学。寺前胡同曾因寺而名清真寺街,今名胡同。20世纪50年代,著名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曾在此拍摄。1959年定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后遭到破坏,1996年升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民兵武器装备陈列馆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焦王庄。陈列馆占地约100亩,包括室外的野战炮场,陈列馆共收集了自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乃至现代中国军队所有的地面装备,以及世界其他23国的武器等约1万余件,陈列馆内并以声光效果及多媒体的展示方式,希望增加参观者的印象。

台湖国画院

位于通州区台湖,国画大师李可染之子李小可等60多位知名画家及理论评论家入驻其中的工作室。这座由旧厂房改造的画院集国画名家、国画交易、国画培训、学术交流、艺术品交易、旅游景观等多功能为一体,拥有创作室62间,共计9000平方米,袁振西、李小可等知名画家。另外,占地600平方米的国画学堂还设有初、中、高级班和鉴赏班,既为幼儿和老年人提供普通国画入门课程,也为专业学生教授高级课程。

荣誉称号

2015年,通州区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区)。2019年2月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7年11月,通州区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

2018年度《中国国家旅游》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 

2019年,通州区入选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0月,通州区入选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名单。

2019年11月,通州区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19年12月,通州区入选2019年全国百强区。

2020年3月,通州区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

2020年7月31日,北京市通州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0月27日,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责任编辑:李文文】

第二十七届高交会落幕 厦门展团亮点纷呈科创成果斐然

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展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举办,以“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共创未来”为主题,汇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家知名企业和国际行业组织参展参会

2025两岸茶匠秋季“茶王赛”全国启动会在厦门成功举办

中经联播讯(庄秋风)10月12日,第六届海丝茶道产业融合发展论坛暨2025两岸茶匠秋季“茶王赛”全国启动会在厦门举行,标志着这一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茶界盛事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推动“新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弘扬中华茶文化,促进中国茶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进程。

2025湖南(醴陵)电瓷电器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共探创新与全球化新路径

9月30日,一场备受瞩目的2025湖南(醴陵)电瓷电器产业“创新与全球化”发展论坛座谈会,在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此次会议犹如一盏明灯,为醴陵电瓷电器产业的未来发展照亮方向。会议由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思主持,彰显出对此次论坛的高度重视。

2025城市文旅形象大使暨国际典雅夫人大会启幕 共绘文旅融合新画卷

9月21日,“2025城市文旅形象大使暨国际典雅夫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厦门清华海峡研究院D栋未来科技馆隆重举行,标志着这场融合女性风采与城市文旅魅力的国际盛会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全国的文旅专家、新闻媒体、往届优秀选手及合作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的启动

聚焦2025金砖论坛 ▏联合国工发组织AIM大会开启全球工业经济包容发展新时代的“金钥匙”

以“人工智能促进包容性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为主题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AIM)成员大会在厦门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工业和信息化部、厦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厦门市工信局、中国信通院、金砖创新基地、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承办

助力“云品”出滇,云南举办“内外贸易一体化、外贸优品中华行” 商贸洽谈会

近日,“内外贸易一体化、外贸优品中华行” 商贸洽谈会在昆明顺利举行。本次洽谈会通过政策解读、经验分享、优品展示、供需对接等多元形式,为推动我国内外贸易一体化发展、助力云南特色产品(简称 “云品”)走向更广阔市场搭建了优质交流合作平台

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门顺利举行

9月12日,2025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厦门拉开帷幕,来自金砖国家及金砖伙伴国的创新项目现场进行路演答辩,展开精彩角逐。本届大赛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 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聚焦“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建设,设置人工智能、绿色产业、低空装备产业、能源电子产业、工业设计5个赛道,为参赛选手搭建同台竞技、友好交流、互学互鉴的合作平台。

智链未来 悦驭春城 | 第26届中国(昆明)国际汽车博览会盛大启幕

7月24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昆明)国际汽车博览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届车展以“智链未来,悦驭春城”为主题,启用了滇池国际会展中心5号至10号馆,总展览面积达10万平米。展品范围覆盖传统油、混、电等品类乘用车及创新科技产品,汇聚100+家汽车品牌、上千款车型,用全新的面貌、创新的模式展现“智创”车展,持续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

福建龙海:参展商“点赞”食博会 共话发展新图景

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人气爆棚,吸引力十足,活动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 359 家知名品牌企业齐聚一堂 “同台竞技”。展会现场人头攒动,客商们穿梭其间,或是驻足于新奇的产品前仔细端详,或是围坐在一起热烈交谈,共同探讨着合作的美好愿景。

食博会爆品云集:清真飘香 漳木情深共发展

7月17日,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热度持续攀升,作为漳州对口援建地区,新疆木垒县如约而至,携特色物产与非遗文化精彩亮相。此外,首次设立的“夏季热辣爆品馆”与“清真馆”,双馆联动,为食品产业注入强劲新活力,精准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丝路遗珍耀海西:洛阳出土丝绸之路文物展在德令哈启幕

7月15日,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海西州文物局)主办,海西州民族博物馆、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文物交流中心、青海省文物商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的《驼铃古道 丝路华章——洛阳出土丝绸之路文物专题展》在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的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启幕。

两岸媒体聚冰城 极地公园话亲情

7月12日,厦门卫视、东南卫视、海峡卫视及台湾自媒体人、在哈台胞代表一行20余人走进哈尔滨极地公园,开启了一场融合极地生态探索与两岸情感交融的深度之旅。作为“台湾同胞龙江行志愿服务中心”成员单位,哈尔滨极地公园以沉浸式极地体验和创新科普展示,生动诠释“两岸一家亲”理念,为台胞搭建起友好型文旅交流平台。零距离邂逅极地生灵参访团首站探访海洋生物馆,穿梭于360°海底隧道,近距离观察

7月相约龙海!第六届食博会“国际范”足 多重惊喜引爆食品产业盛宴

以“美味漳州、香约龙海”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将于7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福建漳州龙海博览园区盛大启幕。本届食博会规模再创新高,共设六个展区,展览面积达4.8万平方米,精心规划165个特装展位与297个标准展位,预计将汇聚超过400家来自全球的食品产业精英企业同台亮相。

湖北携三大粮油公用品牌重磅亮相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将于7月12日至14日在辽宁省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届时,湖北省粮食局将组织省内70家粮油企业、14家粮机企业参展。湖北粮企将以“荆楚粮油香天下 产销融通畅九州”为主题,全面展示湖北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积极拓展东北市场,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今天上午10时,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南博会以“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为主题,会期为19日至24日,共设16个展馆、16万平方米展区,有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2500多家企业参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近120家。

以智造之名 赴水博之约 展科技之光 启未来之程|2025中国水博览会圆满落幕

6月8日,为期三天的中国水博览会在天津圆满落下帷幕。在这场汇集全国顶尖水利科技与行业智慧的盛会上,云南省红河州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红河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滇南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三院”)携六大“红河智造”科技创新成果惊艳亮相,成为展会焦点之一。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展车辆保障工作培训

6月7 日,组委会秘书处接待部车辆保障组组织担任本届博览会车辆保障任务的供应商管理团队及驾驶员进行了重点线路实线演练和车辆保障工作培训,省委外事办、省商务厅、长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保卫大队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授课,部分省、部级团组对口接待单位联络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会议由省商务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炳煌主持。会上,省委外事办秘书处一级主任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