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 董楠楠)“医生说,如果再晚到几分钟,我岳父就救不回来了!”13日,被救者家属付先生回忆起10月26日的惊险一幕,双手仍忍不住微微颤抖——那天,寒风卷着落叶,辽宁鞍山市第八中学马新皓、鞍山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王子睿两名少年在公交站台蹲守15分钟,用不挪步的守护为付先生的岳父抢回了宝贵的生命,也为钢城的深秋注入了滚烫的暖意。

10月26日,一股寒潮突袭鞍山,气温骤降。下午3时许,鞍钢体育馆东门对面的19路公交站,行人裹紧外套、缩着脖子匆匆而过,没人愿意在寒风中多停留一秒。就在这时,鞍山市第八中学高二学生马新皓突然停下脚步——站台地面上,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蜷缩着侧卧在地,面色苍白,身体还在微微抽动,身旁散落着刺鼻的呕吐物。
“情况不对!”马新皓的心脏猛地一紧,在校应急救护社团反复练习的知识瞬间涌上心头。他下意识拉了拉身旁好友、鞍山田中高三学生王子睿的衣袖,“快帮我用手机录像,避免后面有误会!”话音未落,他已快步上前,蹲在男子身边用冻得发红的手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声音带着少年特有的清亮却格外沉稳:“叔叔,您能听到我说话吗?有意识的话回应我一下!”
男子双眼紧闭,只有头微微晃了晃,再无其他反应。“意识模糊、反应微弱,肯定是突发急症!”马新皓立刻掏出手机,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快速滑动,拨通了120:“您好!大馆东门对面19路公交站,有位中老年男性晕倒了,无意识、呼吸特别弱,麻烦尽快派救护车!”报完地址和症状,他又紧接着拨打110,请求民警赶来协助确认患者身份、维持现场秩序。
北风越刮越猛,吹得人耳朵生疼,两人的脸颊很快冻得通红。从拨通120到救护车抵达,整整15分钟时间里,马新皓和王子睿始终没挪步,就蹲在男子身边的寒风里。他们轮流轻声呼唤,每隔几十秒就喊一句“叔叔,您醒醒”,眼睛紧紧盯着对方的胸口起伏。“当时没想别的,就觉得我们不能走。”马新皓后来回忆时眼神格外坚定。
15分钟后,远处终于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120急救人员抬着担架一路小跑赶来。友好派出所的4名干警也随后抵达,迅速在现场拉起简易警戒区。马新皓立刻站起身,冻得发麻的腿踉跄了一下,又马上迎上去,语速飞快却条理清晰地跟医护人员说:“我们发现他时就这样了,叫他只有轻微反应,没敢随便动他,15分钟里一直守着观察!”王子睿也在一旁补充,把手机里的录像递给民警查看,录像里清晰记录着两人蹲守时的画面。
直到看着医护人员把男子抬上担架、救护车的灯光渐渐消失在街道尽头,两人才相视一笑,默默揉了揉蹲麻的腿,裹紧外套顺着人行道慢慢离开。他们没料到,就在男子被抬进救护车的瞬间,意外发生了——患者突然心脏骤停,脉搏消失,陷入了临床猝死状态。
“多亏那两个孩子蹲守着及时报警!”几天后,被救者的女婿付先生辗转通过报警记录找到马新皓母亲的电话时语气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激。他说,急救人员在救护车上立刻给患者做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才暂时稳住生命体征,“到医院后医生跟我说,要是再晚来5分钟,就算神仙来了也难救!我们全家都想上门给孩子送锦旗,结果孩子妈妈特别客气地拒绝了,说‘孩子就是做了该做的事’。”
付先生表示,“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要是没有马新皓和王子睿这两个孩子我岳父就危险了。他们那么小,却比很多成年人都勇敢、有耐心 。在寒风里蹲守15分钟,不仅及时报警,还想着录像留证、观察病情,特别细心。我们全家都记着这份恩情,也希望这两个好孩子能被更多人知道,让大家都学学这种‘肯停留、敢伸手’的精神!”

鞍山市第八中学党委书记周化启说,“了解到两个孩子的事迹后,我既感动又欣慰。马新皓和王子睿两名同学不仅把急救社团的知识用在了实处,更用寒风中15分钟的蹲守诠释了‘责任’二字——他没有因为怕麻烦、怕寒冷而躲开,反而选择停留、选择守护,这正是我们鞍山教育人一直倡导的‘立德树人’的成果。我们将告诉所有学生:善良和勇敢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能在别人需要时多停留一会儿、多伸出援手,就是最了不起的青春担当!”
这15分钟的蹲守,是寒冬里最暖的 “生命守护”,也是鞍山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文明注脚。而这份属于青春的担当,终将像一粒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凝聚起守护生命、传递温暖的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