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通讯员 齐小万】交通部部长李小鹏今日谈及共享单车时表示,共享单车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别见效,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对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2月27日 中新网)
近日,小黄、小蓝等共享单车遭到人为损坏的消息不断曝光,北京门头沟上百辆的共享单车被蓝涧大厦收走,还有专人看管不让骑走;不少共享单车的二维码被人为破坏,更有人把共享单车改头换面,变成自己家的“私家单车”;更为过分的是,成都市三圣乡某农家乐附近,发现10余辆被烧毁的共享单车。
面对这样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破坏行为,成都首例盗窃破坏共享单车被处罚的案件将于28日下午开庭审理的消息无疑给共享单车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方便民生、干净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可以随处停放的优点,却成了它致命的缺点。开发者本是为了方便群众,不曾以最坏的恶意来猜度他人,但暴露出来的事情,也折射出来一些人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对公共交通的工具的一种补充,理应受到政府的的扶持,而在不直接参与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如何扶持新兴产业,就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政府首先应明确企业作为共享单车投放和经营管理的主体,承担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的主体责任,政府承担监督责任,积极主动的发挥服务和监管职能,依法进行规范引导,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的空白,为企业经营者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对于因为共享单车的投放,会引起三轮、出租车行业一些人员不满的情况,要事先做好摸底排查,对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要制定应急方案,及时疏导社会不满情绪。共享单车的投放点位,要结合市民出行实际,划定停放点位,既方便市民,也利于公司对车辆进行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结合“世界地球日”、“清洁地球日”、“无车日”等日子对共享单车进行宣传,鼓励更多的市民接受和使用这种新的出行方式,并且强调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将要受到的处罚,只有有了“边界意识”,形成了“敬畏之心”,才能够自觉恪守底线、遵守规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交通部长李小鹏的表态,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态度,在未来的实践中,让我们对政府的智慧和行动力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