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何石
曾经排列在夫夷江桃花岛新田车、黄家车、何家车、曹家车、杨木车等地段,那七、八架日夜翻滚的竹筒水车,见证了桃花村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碌,正是那“远看蜘蛛织网/近看棍棍棒棒/四十八把酒壶筛酒/中间弹琴吹唱”的童谣,不仅激发了抗战时期短暂旅居新宁的艾青先生喷薄的诗情,更吸引着我为这方绝美的山水不住地吟哦。

作为新宁县第九届政协委员中为数不多的中国作协会员,我深知真实记录这块土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基层政协委员履职参政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正在这片土地发出回响。时任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呼吁作家“做在场者、参与者”的话语犹在耳畔,让我的笔头愈发沉重。
还记得2017年新宁县政协接手的扶贫点桃花村,那是个因“渔民上岸”“筑坝移民”而矛盾重重的移民村。我曾见证县政协派出的“三剑客”周光辉、李涵喆、李振民,以各自的智慧开启破局之路:他们激活乡贤理事会化解积怨,用活国家政策精准投放资金,让这个曾经的上访村在庭院美化、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中重获新生。我也跟着扶贫队员们住进村民家中,倾听移民的漂泊往事,记录扶贫干部的奔波日夜。三个月后,《人面桃花相映红》在《湖南文学》发表,这篇作品不仅记录了一个村庄的蜕变,更成为连接省移民中心与桃花村的桥梁。当桃花村最终跻身“全国文明村”,我深切体会到:文字也能让经验流动,让感动传递,让微光成炬。
受此鼓舞,我的笔触开始在新宁县的扶贫战场上延伸。中国核电、南方航空、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社科联、邵阳市委宣传部等“国家队”驻村的故事,通过《西部开发报》《中国民族报》《农民日报》、中国网等媒体走向全国。《扶贫攻坚,崀山无处不飞歌》《大塘村的早春》《八峒瑶乡,峒歌嘹亮》等作品,以贴近骨髓的叙述,展现了政策落地与人性光辉的交织。在八峒瑶乡,一位老支书紧握我的手说:“何委员,你要把我们瑶家人的新生活写出来!”这句朴素的嘱托,让我更加坚定:政协委员的书写,既要记录宏大的时代叙事,也要传递泥土中焕发的细微声响。
然而,纪实文学终究难以承载乡村的全部复杂性。扶贫干部中的权力博弈、部分群众的投机心理、政策执行中的隐性阻力……这些真实却敏感的现象,促使我在小说的虚构文本里寻找更自由的表达。在《那山那村》《将心比心》《掰腕》《千秋寨寨王竞夺记》等作品中,我塑造了张清平、陈松柏、许仲英、王华平、汪德正等兼具理想与局限的干部形象,以及刘松林、黄半仙、刘世亨等挣脱“脸谱化”的农民角色。著名评论家聂茂教授在《湖南日报》撰文称:“《那山那村》中的扶贫叙事以文学想象展示出扶贫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以强烈的悲悯情怀和对现实的深沉思考记录了这一真实而伟大的历史进程。在追求作品的纪实性和专业性的同时,作者没有放弃对文学性的追求。”他的论断,让我更加确信:小说的虚构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以更深刻的方式逼近现实真实。
2022年,小说集《那山那村》出版两年后被列入中宣部出版署“农家书屋推荐书目”,发行量突破五万余册。省作协党组副书记、驻会副主席游和平在推荐语中写道:“《那山那村》这本小说集,有故事、接地气,有生气、有人文,也有高度、有能量,为伟大的精准扶贫事业贡献了文学的力量。”这份肯定,让我在文学与履职的双重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换届不再连任政协委员后,我的创作并未停步。响应“新时代山乡巨变”号召,以南方航空驻村书记熊劲松为原型,创作长篇小说《驻村冻江源》,便是我“文学再出发”的又一次发力。在资江二级支流——冻江源头的鸭婆桥两岸,我构建起“大桥经济”的文学蓝图:桥西航空科普馆启迪乡村孩子的梦想,桥东贸易市场的电商平台将脐橙、鞭炮、豆腐、米酒销往全国各地。这些虚构的愿景,寄托着对乡村未来的无限期待。深入大塘村的日子,我见证了原型人物熊劲松以“见了大塘村民的面要叫得出每个村民的名字,要让大塘村民家的狗狗见了自己会像见了熟人一样摇尾巴”的真诚打开心结,目睹了“单身公”群体脱单后成为村务骨干的转变。令人欣慰的的是,由省政协原副主席谭仲池作序、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肖凌之鼎力推荐的《驻村冻江源》已经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当村民黄大年(黄大牛的原型)看了书稿后说出“老战友,你把我拔高了,以后我得向黄大牛看齐了”时,我感受到文学与履职双重身份带来的慰藉。
如今,我仍以“作家委员”自称。人民政协的事业不因届别更替而中断,正如山乡巨变不会因脱贫摘帽而止步。每当我拿起笔,眼前就会浮现桃花村的晨雾、八峒瑶乡的炊烟、大塘村的笑语。这些鲜活的记忆,成为我创作不竭的源泉。目前,我正在创作反映“乡村女性”的长篇小说,试图以更恢弘的笔触,记录农村新女性在家庭、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变革中的绚烂风采。
笔耕不辍的激情,是新时代对作家的馈赠;落笔常在乡土间,是政协委员对家乡的热爱和坚守。我参政的责任和痴情,绝不因职务变动而停歇。在湘西南这片充满希望的乡土上,我将继续以笔为媒,以文履职,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