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人生

六十年的戏剧人生!访宜春戏曲音乐作曲家伍经纬教授

中经联播讯 袁河锣鼓戏是宜春地方戏剧的一种,又称“三角班”,起源于明末时期,盛行于清同治年间。它以宜春方言为舞台语言,并配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演出的剧目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为主要内容。在艺术表演方面,它主要体现在行当艺术上,主要由小丑、小旦、小生等组成,后又增加了净行和老生,在表演时伴随着锣鼓的节奏,因此被称为“锣鼓戏”。在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批经典剧目,如《熊相公》《雕龙宝扇》《翻薯苗》《秧麦》《假报喜》《卖花钱》《补背褡》等。

2024032189229189fd4df48fa43d3ce20a62eb6e.png?x-oss-process=style/water

千百年来,这种古老的戏剧从田间地头走来,沉淀为一种厚重的文化,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具有个性鲜明的特点,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2010年,江西省将袁河锣鼓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袁河锣鼓戏传承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宜春戏曲音乐作曲家伍经纬教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细心研究,精心创作,终于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排演出纯正地道的袁河锣鼓戏。

如何让非遗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此,记者采访了对袁河锣鼓戏有研究的伍经纬教授。

六十年的戏剧人生

20240321e4ab79014677e2bbb0d29887907b307a.png?x-oss-process=style/water

3月15日,在宜春市采茶剧团,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演员排戏的伍经纬。回首往事,他不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深情追忆与自豪之情。

伍经纬1948年出生在高安市建山镇,从小在音乐上就有着惊人天赋。12岁,在奶奶的支持下,他来到了高安县剧团开启了自己的戏曲生涯。

进入剧团后,伍经纬非常刻苦用工,逐渐成为团里的业务骨干。1968年,高安县剧团撤销,剧团的工作人员全部下放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虽然繁重的体力劳动让伍经纬疲惫不堪,每天收工后都会感到筋骨撕裂般的疼痛,只想躺下休息,但是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戏曲梦想。

1970年,高安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选调一批艺术骨干,伍经纬有幸回城继续从事挚爱的戏曲工作。当时队里没有人作曲,戏剧演出无法正常进行,领导要求他兼学作曲,于是他跟随当时从宜春地区采茶剧团下放到高安蓝坊的蓝昌贵老师学习。他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喜相逢》在宜春地区会演中夺得了音乐创作一等奖。从此,在戏曲音乐编写和创作的道路上,他大步向前、一路凯歌。

1984年,伍经纬调到宜春地区文艺学校,专门从事戏曲音乐教学工作,并争取到了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求学深造的机会,师从顶级音乐作曲大师何占豪,并实现了华丽转身和人生蜕变。

“那段刻苦求学的经历永生难忘。”伍经纬回忆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选修了十二门课,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废寝忘食,导致全身浮肿、眼睛充血、经常晕眩。魔鬼般的苦学,终于有了可喜的回报,他的成绩门门优秀,在音乐创作理论、技巧、意境等方面获得了质的提升,跃上了较高的层次。

说起袁河锣鼓戏,伍经纬如数家珍。1995年,宜春地区大型现代采茶戏《木乡长》由他作曲和指导,进京汇报演出,一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夺得了国内最高奖项,刷新了宜春戏剧的获奖纪录。

随后,伍经纬担纲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演出音乐作曲制作,获得了圆满成功,塑造了宜春的良好形象。

进入新世纪后,伍经纬任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继续从事戏曲音乐教学与研究,参与宜春的各类大型文艺活动音乐创作。大型现代采茶戏《村民小组长》在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上获得作曲一等奖;大型现代采茶戏《阳台上的野菊花》作为江西省唯一参赛剧目赴湖北黄冈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获得作曲一等奖;在江西省青年演员会演中,传统小戏《补背褡》的音乐获改编整理一等奖。此外,他还创作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戏剧作曲作品,如《罗帕宝》《春江月》《迎春接福》《翠竹青青》《卖杨梅》等。

为传承宜春地方戏剧艺术,伍经纬牵头编写了《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上下卷)《高安采茶戏传统剧目汇编》(一套四本)、高安采茶戏进校园教材《跟我学唱高安采茶戏》,合计300多万字。

伍经纬在传承宜春地方戏剧中做出的诸多贡献,让他荣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教授、学科带头人,并且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袁河锣鼓戏的传承和发展

202403214a49f1cf2e61aad8dc7044a4075aec29.jpg?x-oss-process=style/water

由于人才断层,2021年以前,袁河锣鼓戏基本停止,所展演的剧目与袁河锣鼓戏的本源完全不同。如果不进行抢救,袁河锣鼓戏会陷入消亡。 可喜的是,近年来,一批职业地方戏剧演员、编剧、导演、乐器手等汇聚在一起,他们围绕在宜春市星月艺术团的旗帜下,进行编剧、作曲、排演,努力让袁河锣鼓戏传承下去。2023年11月,由袁小琼创作的新型现代小戏《村官请客》已经排演完成。《村官请客》主题鲜明、人物形象鲜活、唱词流畅、朗朗上口,既保留了袁河锣鼓戏的本色,又有了很好的改质提升,具有乡土特色,剧中展示了地道的袁州方言,韵味十足、风格独特,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袁河锣鼓戏。

近年来,为了让袁河锣鼓戏重新焕发光彩,伍经纬不顾76岁高龄,全身心投入袁河锣鼓戏的挖掘、研究、作曲,并为《村官请客》的音乐谱曲。他抱着严谨的态度,多方走访和查询,结合剧情特点、人物性格,融合时代潮流,进行设计和改造,保留本质,注入新意,使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而不失其风格。伍经纬对该戏曲谱进行了4次修改,是他从事戏剧作曲修改最多的一次。

袁河锣鼓戏不仅是宜春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延续,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传承,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努力。对此,伍经纬建议,一要建立非遗传承的队伍和工作机构,二要设有专项资金予以扶持,三是要培养年轻一代接班人,建立机制,解决人才断层的燃眉之急。通过共同努力,创作、排练出更多更好的群众喜爱的袁河锣鼓戏,让袁河锣鼓戏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袁永红  张梅玲)


【责任编辑:刘莎莎】

李飞:年少不识苏东坡,读懂已是断肠人

最耀眼的光芒,是让自己活成一束光。半生匆匆半生过。我一直坚持认为,人生无常,一定要为自己而活。独立、自由、有尊严,身心健康的活着,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我从事文物研究与鉴定三十年,同时宋史研究与苏轼研究二十年,深度挖掘史海钩沉,苏轼和岳飞,是我最崇敬的两位先贤,他们像启明星一样照亮我的漫漫前路。去年5月,我开始扮苏轼,拍了一些照片,反响出乎意料的好。今年3月,我拍摄了视频《

大型“经度·国际艺术展”16日在厦门开展

大型“经度·国际艺术展”将于3月16日在中国福建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此次艺术展主办单位为“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厦门)与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艺术与应用管理学院,承办单位为厦门斯堪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为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金海街道办事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厦门翔安建发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据项目策划人王彤(瑞典)介

中国艺术家刘纯载誉归来 巴黎大皇宫ART CAPITAL 盛典闭幕

法国巴黎大皇宫2025 ART CAPITAL国际艺术盛典日前圆满闭幕,受邀参展的黑龙江籍中国艺术家刘纯满载荣誉归来。据悉,本年度法国巴黎2025 ART CAPITAL国际艺术展在欧洲引起轰动,参观人数达50770人,同比增长10%。作为在世界顶级艺术殿堂之一的巴黎大皇宫展出,不禁是艺术家的荣耀,也是艺术生涯中的里程碑。 法国巴

巴黎大皇宫2025 ART CAPITAL国际艺术展开幕 黑龙江籍中国艺术家刘纯受邀参展

中经联播讯(朱淑英)2月18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ART CAPITAL国际艺术展在法国巴黎大皇宫盛大开幕,黑龙江籍中国艺术家刘纯受邀参展。为期5天的艺术盛宴吸引了全球艺术界的目光,得到了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鼎力支持,由法国文化和通信部慷慨赞助,汇聚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杰出艺术家,开幕式当天即吸引了15000名观众前来参观,在欧洲艺术界享有极高声誉。巴黎大皇宫作为世界顶级博物馆之一,其举办的ART

西安中国书法院举办2024迎春茶话会

玉兔呈祥辞旧岁,金龙献瑞迎新春。1月26日中午,西安中国书法院2024年迎春茶话会在西安南二环西段“品艺园”王木椟剧场举办。此次茶话会由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禾雨主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