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区太和镇地处湖北省鄂州市南大门,全镇国土面积84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有256个村民小组,11453户,总人口6万多人。全镇70%的人口集中在陈、胡、柯、夏、邓、高六个姓氏中,1000人以上的大湾有近20个,宗族思想严重,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特殊聚居方式,注定了太和镇在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方面的工作比其它乡镇更艰难、更吃力。
近年来,太和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太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综治、司法等部门的业务指导下,面对新老问题相互交错,多种矛盾纠纷叠加的复杂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真情、亲情化解了无数个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协议履行率达95%,没有因调解不及时、不得力导致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非正常死亡、群体性械斗和集体上访,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被广大群众赞誉为服务一方百姓、为民排忧解难的“为民会”;用诚心、耐心感动了无数个执迷不悟的当事人,避免了一次次矛盾纠纷的激化、升级,被广大矛盾纠纷当事人称赞为家庭、社会的“贴心会”。
一、扭住关键——规范设施建设、增强人员素质
一 是重视调委会规范化建设。多年来,太和镇党委、政府一方面从有限的财力中挤出资金,另一方面从社会中筹集资金,狠抓镇调委会的规范化建设。从无到有,逐步实现了“四落实”(工作场所、办公条件、工作经费、工作制度)、“六规范”(名称、标牌、印章、工作程序、文书格式、统计台帐)的标准;太和镇党委、政府针对当前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实情况,痛下决心,及时配齐了电话、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硬件设施,并在办公场所,做到制度上墙公开、明示,使太和镇调委会以新的姿态展示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
二是抓调解网络组织建设。为把人民调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抽调精兵强将,把有调解经验、责任心强、热心为群众办事和热爱调解工作的同志吸收到调解队伍中来,把联防、联控、联调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由综治部门牵头,整合信访、司法、派出所等资源,成立镇矛盾纠纷化解中心,现有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4名行业性人民调解员。制定完善调解工作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学习制度、回访制度,做到快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坚持“一天一议、一事一议”,事事有答复,件件有回音,有效调动了调解人员的积极性,提升了整体工作水平,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加强调解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严把调解员选拔任用关,结合乡风文明理事会建设,选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文化水平高的“三高”人员进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担任人民调解员。同时制定中心学习制度、自学奖励制度、业务知识培训制度等,为调解员提升调解业务知识提供了平台,充分激发了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推动了当地人民调解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筑牢防线-——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新建村村民张友柱交通事故意外死亡案”发生在2016年大年初七,针对“死亡赔偿费双方分歧较大”,调解面临严重困难,如果不及时处理,死者家属可能赴省、市群体上访,经过调解人员不眠不休的努力,48小时内调解成功;“伯浩村吴文辉意外触电身亡案”发生2016年防汛救灾的关键时期,调解人员全部驻守在责任堤段。为做好稳定工作,镇、村调解人员分成两班,白天防汛守堤,晚上调解纠纷,经过5昼夜不间断调解,死亡家属得到10万元赔偿,参加调解的6名人员一脸倦容,声音嘶哑,一起不稳定因素得到及时化解。
维护稳定、调解纠纷是调委会的主要工作,太和镇始终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当事人满意不满意”为工作的标准。2015年8月以来,在镇调解委员会的不懈努力下,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86起,其中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16起,婚姻纠纷24起,交通事故纠纷4起,医疗事故1起,邻里纠纷20起,其他纠纷21起,保障了辖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摆平麻烦——“和事佬”们、化解在前
太和镇在子坛村丕承湾、柯畈村陈克明湾、金坜村谢家咀湾,朝英村胡家庄湾分别成立“和事佬”协会,实现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协会自成立以来,已化解各类纠纷近140起,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60多件,拓宽了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日前太和镇柯畈村一对长时间闹离婚的夫妻言归于好,这对小夫妻给村“和事佬”协会送来了颇具象征意义的喜糖表示感谢。
“和事佬”们一般都由湾内有一定威信的“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族长、老教师、老模范)担任,用“民管民、民理民”的方式化解矛盾,主要采用“缓、暖、理”的调解“三字经”化解矛盾纠纷(“缓”即对小事引起的纠纷采取耐心疏导的方式;“暖”即对欲“争口气”的当事人,采取笑脸相迎的方式;“理”,即对无理取闹者采取以理服人的矫正方式)。通过“和事佬”协会的调解,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这些“和事佬”们不但可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还积极参与村级事务,帮助宣传解释惠民政策。
四、标本兼治——调解治标、普法治本
太和镇调解委员会在日常工作中把调解工作与法治建设相结合,以公民的普法学习教育来提高公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诉求,有效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发生。在“调解治标、普法治本”思路的指引下,太和镇积极开展“法律六进”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016年以来,太和镇共开辟法律知识专栏50余处,举办法制宣传教育课5期,受教育面达8500多人次,印发新《信访条例》5000余份。由于宣传教育到位,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人民调解工作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我们党的执政根基。近年来,太和镇人民调解委员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在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连心桥”,把社会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成为体察民情、维护民利、促进民和的生动实践。
(赵金隆 李名发 王斌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