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声

厦门儿童友好观察团:以“童声”赋能城市建设 点亮城市温暖底色

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马海彤 通讯员 孙力)“我希望街道有儿童专用的骑行道”“公园里的滑梯要是能有防晒顶棚那就太棒了”“垃圾分类桶能不能换成那种‘聪明’的感应垃圾桶?”……在厦门市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进程中,一支特殊的“生力军”——首批厦门市儿童友好观察员正以“童声力量”,为更加包容贴心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今年4月,为深化儿童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厦门市妇联发布《厦门市儿童友好观察团工作指导意见》,厦门市儿童友好观察团建设项目随即启动。厦门市儿童友好观察团是由来自全市各区的儿童观察员组成,旨在通过观察体验、调研走访、议题反馈等方式,助力打造更加包容、安全、宜居的儿童成长环境。


7月,首届探索营在厦门市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厦门市妇联的统筹领导下举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研究与服务团队提供专业支持,一“鹭”“童”行儿童友好团队携手助力。活动采用 “党政引领 + 专家带队 + 儿童参与 + 社会关注”的模式,引导小观察员从“理解友好理念”走向“践行友好行动”。为期5天的活动吸引超21万人次,让“儿童参与城市建设”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目前,观察团已收集了 500 多条建议,唱响了厦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的“童声力量”。



“授证”到“赋能” 打造专业的儿童观察队伍


厦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见证了观察团的“启航时刻”—— 市妇联、市发改委、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与两岸三地的小观察员、亲子家庭、成人支助者齐聚启动仪式。厦门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卫花为开营仪式致辞,表达对小观察员们的鼓励与期许。现场还举行了“城市小小观察员”颁证授旗仪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蔡秀星老师开展专题培训,随后,小小观察员探索之旅正式启程!


为让小观察员掌握“观察”与“建议”的方法,观察团紧扣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五大友好”核心,为小观察员们量身定制了全方位的赋能体系。观察团邀请了七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带来七场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从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到空间规划设计的儿童视角;从生态保护的具体路径,到儿童权益的法律保障;从学校教育的友好理念,到调研沟通的实用技巧,每一堂课都为孩子们搭建起“理论 + 实践”的知识框架。


五大场景“深入调研” “一米视角”发现问题、提出方案


观察团为小观察员们搭建观察平台,设计了各种观察活动。他们走进规划展览馆、生态公园、乡村社区、城市空间、人文场馆等五大场景,以“沉浸式体验 + 针对性调研”的方式,展开一场场“儿童友好大发现”。


规划馆里的“小设计师”:为城市蓝图提“童建议”在厦门城市规划展览馆,小观察员通过首席规划师刘旸的专题讲座了解到城市规划中融入儿童友好理念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同时,在设计师张明珍老师引导下,小观察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理想中的儿童友好城市”展开讨论,并用陶泥、画笔呈现设计方案。他们结合展馆展示的厦门规划蓝图,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城市规划展的沙盘能变成电子屏幕上的3D模型”“展览馆里要是能用一些更酷的高科技,比如会说话的屏幕、像游戏一样的AI,肯定会让我们小朋友觉得更有趣”展览馆里讲城市的故事好厉害,要是能用一些更酷的高科技,比如会说话的屏幕、像游戏一样的AI(就是聪明电脑),肯定会让我们小朋友觉得更有趣”。



生态公园里的“小侦探”:为绿色家园找“优化点”走进厦门园博苑生态馆,小观察员们立刻切换到“问题发现模式”。他们蹲下身、仰起头,从“一米高度”审视空间细节:“户外休息区没有遮阳棚,夏天小朋友容易中暑”“凉亭下的地面容易积水,玩的时候会滑倒”。更有孩子提出创意建议:“可以在凉亭上方装‘鸟类排便沟’,粪便既能喂鱼又能浇草,还能保持地面干净”,让“生态友好”与“儿童便利”实现了巧妙结合。摄影师梁逸晟老师还鼓励观察员用镜头去捕捉,让视觉成为表达与记录的工具。



在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小观察员们不仅通过红树林科普专家陈慧杰老师的讲解了解了红树林的生态价值,还亲手种下红树苗。劳动间隙,他们也没忘记“观察使命”我希望公园标识能用卡通图标加文字,这样比较小的儿童就能看懂了“红树林的楼梯是坏的,儿童可能会摔倒,建议修成滑梯让儿童直接滑下去”。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建议,成为生态空间优化的重要参考。


社区里的“小顾问”:为儿童友好社区献“金点子”渐美村是儿童友好示范村,这里的智能防走丢系统、童趣壁画、儿童歇脚点,让小观察员们感受到了乡村的友好温度。但他们并未止步于“点赞”,而是与渐美村妇联主席许月琼展开深入交流:“村里的儿童秋千太少,能不能多装几个?”“要是道路旁能多些卡通人物指路牌,我就能轻松找到想去的地方啦!”



除了提建议,小观察员们还化身“社区改造者”,用画笔为村庄的围栏、石墩、井盖涂鸦美化,将这些普通的设施变成了色彩斑斓的、充满童真的社区儿童友好亮点。这些充满童真的创作,不仅让社区更友好,更让孩子们体会到“自己的行动能改变社区”的成就感。


城市空间里的“小调研者”:为公共服务找“改进项”在探索城市空间是否儿童友好的调研中,小观察员们迎来了 “独立挑战”——兵分六路前往禾山街道、厦港街道、中山公园、外图书城、弘爱妇产医院儿童中心、悦享中心等公共空间开展调研。在厦门市优秀共青团员黄鸿宇的公交调研案例的启发下,孩子们制定了调研计划,用脚步一寸寸丈量街巷的温度,用清澈慧眼捕捉被忽略的细节,细心地记下公共空间的“留白处”,稚嫩的“成长提案”里全是认真。



人文场馆里的“小思考者”:为文化传承寻“儿童味”在集美人文塔,小观察员们在非遗展区、嘉庚精神展厅、闽南文化等展厅中感受文化魅力,但也敏锐地发现“文化传播”中的儿童友好改进点:“非遗展区的讲解太专业,我们听不懂,能不能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讲?”“闽南文化展厅可以加互动屏幕,让我们能点读闽南童谣”。


在法学博士林毅坚老师的普法讲座后,小观察员结合法律知识提出建议:“希望学校能定期开展儿童权益保护课,让我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希望社区里可以贴卡通版的《儿童权益保护法》海报,让更多小朋友看懂”。在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柏涛实验学校,小观察员也随即向黄志滨校长提出希望学校教育能将人文传承和儿童普法多多融入到校园的学习中的建议。



“启动”到“续航” “童心点亮”鹭岛 “童声” 持续为城市赋能


“童声赋能”的理念萌芽、项目启动,到构建长效机制实现持续续航,厦门儿童友好观察团正以独特的方式,让小观察员们的声音成为点亮城市、赋能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观察团的工作部署,小观察员们每月‘点亮一盏灯’—— 发现一个问题、提出一条建议、带动一个家庭,让更多的人听见儿童的声音,看见“一米视角”的力量。”


经过7月份的专题培训与实践探索活动,小观察员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火热的8-9月,他们开启了独立“点灯行动”走进社区、公园、学校等空间开展调研,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社区共同关注儿童友好建设。接下去的几个月中,观察团将通过观察意见书回访以及策划专题活动开展深度探索。



儿童友好,是城市最温暖的底色;童声建议,是城市进步的动力。在厦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道路上,这支儿童观察团,正以独特的视角、真诚的建议和持续的行动,为城市注入“友好基因”。正如小观察员陈奕霖所说,“未来我想带着‘一米高的视角’走到更多地方,去把这些发现分享给身边每一个人,让更多人知道,孩子的眼睛里藏着城市最该有的样子。”相信在“童声力量”的推动下,厦门将建成 “让儿童安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暖心” 的儿童友好之城。



【责任编辑:刘莎莎】

厦门海渔执法支队:“传帮带”育新苗 “三黑”精神显担当

海洋执法队员的工作日常,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一个岗位,一份责任,何等忙碌。当黎长裕手持录用通知书走进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时,他想象中的“上岸享福”被现实取代,出海、备考、宣传的连轴转,让他迅速理解了“海洋蓝”的真正含义。与他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军转干部戴威。

宁乡市住建领域谋新篇:以“四维驱动”冲刺全年目标 科学布局“十五五”

11月17日,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宁乡市委书记张作林赴市住建局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改革创新兴产业、用心用情惠民生、压实责任保安全、党建引领强队伍”四大核心任务,部署全年目标冲刺与“十五五”规划衔接工作。宁乡市领导肖炅、范金林参与调研。今年以来,宁乡市住建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在房地产市场调控、老旧小区改造、安全生产监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创新老旧电梯

泉州新能源汽贸城零碳驿站预计年底投用 将实现电能自给自足

作为福建省泉州市新能源汽贸城的重要项目之一的泉州市新能源汽贸城零碳街区,其核心项目“新能源汽贸城零碳驿站”将于今年年底投用。近日,在泉州市新能源汽贸城(B13地块)零碳驿站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塔吊运转不停,工人正进行墙面腻子施工等工作,不远处,已投用的光伏充电停车棚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不少新能源汽车正在此充电补给。“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与砌体

2025 NORTHLAND诺诗兰阳朔100国际徒步越野赛落幕 当非遗遇见山野,徒步成为新的文化方式

2025年11月8日至9日,2025 NORTHLAND诺诗兰阳朔100国际徒步越野赛在广西阳朔鸣枪开赛。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漓江之畔,在山水相依的喀斯特地貌中,以脚步丈量自然的壮美。赛事设置110公里、50公里、30公里与8公里四个组别——从职业精英到家庭体验者,NORTHLAND诺诗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邀请每一位热爱自然的人走进山野。

搭建就业服务“双向奔赴”新平台 玉林街道“职引未来筑梦玉林”2025年秋季招聘会圆满落幕

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部署,搭建企业与人才双向选择平台。11月9日,由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总工会、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职引未来筑梦玉林”2025年秋季招聘会在倪家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

永州市委书记朱洪武:推动养老服务模式革新 激活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加速养老服务从“输血式”扶持向“造血式”发展转变,通过国企引领建立服务标准、完善监管体系,实现可持续运营模式创新。他指出,需聚焦银发群体全周期需求,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优化规划布局、强化招商引商、完善配套服务,引进优质养老机构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巡展期间,朱洪武逐一走访展位,听取参展商关于养老产品研发及功能

醴陵市“幸福邻里节”普法暖重阳 法治春风润泽银龄生活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深化法治社区建设,10月29日,醴陵市司法局参加由醴陵市委组织部、醴陵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醴陵市阳三石街道党工委承办的醴陵市第五届幸福邻里节,在现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与老年人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法宣传手册和法治周边小产品,内容涵盖《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物权等编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保护、国

杭州启动“惠童育苗·优才计划”,赋能基层儿童主任成长

杭州市民政局发起、浙江省儿童福利协会承办的“惠童育苗·优才计划”赋能共融项目正式开启。该项目为期三天,为基层儿童主任量身定制“专业充电套餐”。庄婕老师授课现场余杭区代表分享经验赋能课程紧贴儿童主任一线需求,涵盖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心理健康、绘画心理应用及一线经验分

北京人的第二居所新选择:北京山谷重新定义舒适享老生活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开始寻求理想的第二居所。然而,传统第二居所普遍存在的交通不便、配套不足、生活单调等问题,常常让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中国电建地产打造的北京山谷项目,以创新的规划和运营破解了这一难题,通过"近北京城区、配套医疗资源、有汤泉、可体验田园生活"的精准定位,将第二居所从简单的居住功能全面提升为"舒适享老"的生活空间,完美诠释了"温暖宜居、便捷舒心"的生活。

北京山谷:生态健康与安全并重的全龄家园

作为中国电建地产倾力打造的全龄友好社区,北京山谷不仅是一处度假胜地,更是一个融合生态优势、健康保障与安全防护的理想居所。这里依托天然山水环境,为北京家庭提供了一种远离喧嚣、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三代人在共享中体验安心与舒适。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北京山谷的突出亮点。

八宝印泥映红魂:《芗潮剧社》专场重现漳州抗战烽火 赓续红色文脉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与弘扬漳州独特的革命文化与地方文脉,10月18日,“八宝印泥之夜·红色历史剧《芗潮剧社》专场演出”在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漳州古城北广场隆重上演。昔日,芗潮剧社的成员们正是奔走于古城街巷,以街头为舞台,播撒抗日火种;今夜,他们的故事重回故地,以艺术的形式再次绽放光芒。据悉,本次

中秋“渌江花月夜”:三年蜕变,镌刻醴陵文化印记

10月6日晚,由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醴陵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醴陵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醴陵市教育局、仙岳山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醴陵市文化馆承办的“渌江花月夜”2025中秋文艺汇演在桎木嘴文化广场温情上演。4千余名市民齐聚一堂,在歌舞声中喜迎中秋,共叙团圆。

鞍山公安出动警力2.17万人次保国庆中秋平安

节日我在岗,守护不打烊。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辽宁鞍山市公安局上下一心、忠诚履职,累计出动警力2.17万人次、警车3088台次,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最佳状态、最优形象圆满完成各项安保工作,刑事警情大幅下降,全市社会安全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交通安全畅通。 据介绍,鞍山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双节”安保工作,节前3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提前下发警务指令并建立全

月满攸州:银龄之光,照亮“不老”诗与远方

10月5日晚,株洲市攸州公园文化广场灯火璀璨、人声鼎沸,由中共攸县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广体新局承办的“众望攸归·月满华章”双节文艺晚会在此启幕。攸县老干部(老年)大学300余名银龄学员倾情献艺,县、乡镇(街道)各级领导、嘉宾、媒体记者及近万名观众共赴盛会。这场晚会,不仅是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关于“时光”与“热爱”的深刻哲思——岁月虽在鬓角留下痕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