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10月15日,德州市德城区召开“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德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洪涛,党组成员、副局长颜海军,党组成员、三级主办王敬涛,二级主办满勇出席,介绍德城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实事惠民生 聚力谋发展”工作部署,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服务发展大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坚守安全底线,持续筑牢发展根基严守“四个最严”要求,实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安全攻坚
深入推进“食安德城”建设,打造“清洁厨房”示范街区3个,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保持100%。今年以来,开展畜禽肉批发专项整治、网络订餐、校外托管机构、校园食堂全覆盖检查等各类专项行动8次,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953批次,其中“你点我检”288批次,依法处置不合格食品82批次。
打造青年路“药品安全示范街”,推动德城区339家药店实现规范化管理。累计开展电动自行车、燃气具、校园周边网红玩具等专项整治4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963家次,处置不合格产品33批次。对特种设备高风险领域组织专家“诊断”,探索特种设备智慧化“无感监管”新路径,今年以来,累计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99家次,整改隐患150处。
二、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深化推行“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服务网络,实现“线上秒批+线下代办”,制定《信用修复服务指南》,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50场,惠及市场主体3000余家,先后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1700余户次。
构建“知识产权+标准+质量”综合赋能体系,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格瑞德集团、德州学院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实践基地,专利转化4件,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持续推动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指导帮扶179家企业累计自我声明公开标准1166项,不断提升企业的话语权和产品竞争力,截至目前,培育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7个,争创“好品山东”品牌1个、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10家。
三、聚焦民生实事,书写暖心答卷
创新实施“三书同达”机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和企业合规指导建议书同步送达当事人,指导企业纠错整改。探索包容审慎的治理新模式,持续推动“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落实落细,对40余起轻微违法行为减免处罚,减免罚款100余万元。
开展“政银携手共助小微”活动,今年以来开展融资对接活动4场,走访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700余户,投放贷款3.91亿元。服务民生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持续聚焦群众关切和企业需求,以更实举措谱写高品质发展德城篇章。

德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颜海军在回答记者提问"今年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领域突击检查行动成效"时表示:今年以来,德城区市场监管局结合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舆情热点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制定了“食品安全一线突查工作法”,每周开展一次突查行动,由分管局长带队、食品三科轮班组长、业务骨干交叉调配组成突查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随机抽取突查单位名单,确保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重点检查以下三点:
一是“两个责任”落实情况。食品生产经营者是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包括是否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培训等工作。
二是生产经营过程情况。查看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加工场所、仓储条件、原料采购、索证索票、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标签标识、台账记录、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检查是否存在使用过期变质、低价劣质和非食品原料、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
三是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查看当地监管人员检查、巡查记录,是否达到检查、巡查次数、覆盖率等要求,并有效发现问题、消除风险隐患。
对在突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检查人员详细记录,包括问题的具体描述、涉及的食品品种和数量、相关证据等,及时反馈辖区监管所,由监管所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现场核查验收,每季度末食品三科进行“回头看”检查,形成闭环监管。
自“食品安全一线突查行动”开展以来,已检查137家企业,当场整改问题62个,排查化解风险隐患53个,提高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提升了自律能力,帮助企业轻装上阵、良性发展。突查行动在持续进行中,到年底会实现重点企业全覆盖检查,上门服务,进企“问诊”,帮助更多企业化解风险隐患,提升市场竞争力。

德城区市场监管局二级主办满勇在回答记者提问"市场监管局如何保障群众利益的同时助力企业高品质发展"的提问时指出,市场监管局作为行政执法单位,一头连着市场主体,一头连着万千群众。满勇介绍,德城区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理念,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从构建执法标准化体系到以规范化助力企业高品质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规范执法、优化服务两个方面,夯实行政执法根基。今年以来,共处理投诉举报2.3万余件,及时回应各类群众诉求。严格规范案件办理流程,突出“轻罚免罚”的刚柔并济治理智慧,对40余起轻微违法行为减免处罚,减免罚款100余万元。印发《“三书同达”工作指南》,细化企业合规指导清单17项117条,将执法重心从“事后惩罚”转向“事前预防”,有效平衡了法律刚性与执法温度。
二是突出问题整治、机制完善两大关键,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深化“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牵头组织开展全区“双随机、一公开”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大力推动“首席政府服务官”与帮扶企业对接工作,累计帮扶企业100余家,将服务企业落实到市场主体“最小颗粒度”。建立健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制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方案等,严格开展新政策的合规审查,杜绝收费政策“带病”出台。
三是紧扣队伍建设、能力提升两重保障,强化专项行动支撑。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制定行政执法队伍全员培训计划,聚焦市场监管执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线上网络学院+线下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今年以来,共行政执法培训9场,覆盖执法人员360余人次,全面提升了执法队伍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以“送法进企业”为抓手,组织业务骨干到企业开展现场普法宣讲活动4场次,宣传内容涵盖《民法典》合同条款解读、市场监管领域行政处罚流程与救济途径等企业重点关注内容,引导企业增强合规意识,规避知识产权、生产经营安全等领域的法律隐患,进一步畅通了政企监督“直通车”。

有记者提问 “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能更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打扰,在跨部门综合监管方面市场监管局是如何做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德城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三级主办 王敬涛介绍道:
一是聚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工作体系。整合检查资源,制定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方案。今年5月组织召开了全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合会议,并印发《德城区2025 年“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合会议工作要点》及《德城区2025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暨跨部门综合监管抽查检查计划》。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模式,减少对企重复检查、多头执法。今年以来,参与联合抽查的部门由2019年的14个增至28个,牵头组织全区各部门共开展联合随机抽查事项51项,覆盖企业275家,共计开展市场监管系统抽查事项13项,覆盖企业434户,部门联合抽查比例达61.09%。通过动态通报工作进展,实施“回头看”自查,抽查检查质量持续提升。
二是聚焦民生实事,稳步推进信用修复工作。2025年作为省局“信用修复服务年”,德城区市场监管局紧扣“助力重塑信用 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活动主题,秉持“服务走在监管前”的理念,优化简化信用修复流程,精准提供信用修复服务,全方位构建信用修复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成功帮助1700余户次市场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