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声

【城市百科】张家界市-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张家界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09°40′至111°20′、北纬 28°52′至 29°48′之间属武陵山脉腹地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原名大庸市 1994年4月更名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辖2区2县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全市常住人口为1517027人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国内重点旅游城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拥有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家界四大景区组成风景游览区面积264.6平方公里是中国首批入选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首批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武陵之魂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教圣地南武当五雷山、百里画廊茅岩河、万福温泉等景区也是景色秀美、风光独特贺龙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光禅寺、玉皇洞石窟群、老院子等8处人文古迹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家风情园、秀华山馆等民族风情景点和魅力湘西等演艺节目全面展现了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全市已建成国家等级旅游区点12处其中5A级1处4A级5处旅游交通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旅游日接待能力可达3.62万人

张家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有少数民族33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115.25万占总人口的77.19%2006年末实有土家族人口101.56万、白族11.21万、苗族2.67万已建立土家族乡8个、白族乡7个这里民俗古朴民族文化浓郁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5类70多项其中桑植民歌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阳戏、张家界高花灯、慈利板板龙灯首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家界硬气功曾随国家领导人赴欧洲七国演出

张家界是革命老区这里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贺龙、任弼时、王震、关向应、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浴血奋战领导了长达8年的武装斗争红二方面军从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出发开始漫漫长征全市先后有4.7万人参加红军牺牲1.8万人

 

张家界生态优良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6.98%核心景区为98%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1%景区为一级全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9.6% 90%的地表水水质达到了11类标准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有娃娃鱼、中国鸽子花等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动、植物81种保护小区23个面积702平方公里

张家界资源丰富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212条3131公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56.9万千瓦可开发量达104万千瓦有煤、铁矿石、镍钼等矿产60多种已探明储量和可开发利用的 28 种物种丰富木本植物有110科1409种脊椎动物有190余种名优特产有张家界椪柑、湘西黄牛、茅岩霉茶、菊花芯柚等

张家界历史久远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创造了灿烂的古文化留下了许多古老的人文传说和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先后出土国家一级文物41件、二级文物173件、三级文物1222件公元263年吴景帝孙休下令设置天门郡最初郡治就设在永定城区古城堤

张家界地灵人杰先后涌现镇守台湾、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清末名将刘明灯、孙开华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元帅贺龙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廖汉生、袁任远、范子瑜南北大侠杜心武、地质学家田奇隽、“两弹一星 科学家陈能宽等一批时代英才

建市以来张家界人打开山门、敞开胸怀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基础性工作基本实现了江泽民同志题词要求“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的目标

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是张家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建设开放、文明、平安、生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构建海内外朋友旅游、休闲、投资、创业的乐园是全体张家界人的神圣使命

张家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张家界一定会走向世界 

历史沿革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湖南省大庸市从1994年4月4日起,正式更名为张家界市(地级市)。

张家界市,是一座新型的城市,张家界,又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它即古老又年轻,说它古老,是因为它的前身大庸市,早在新石器石代,其境内澧水两岸就人类活动了。上古时期典章文献《尚书舜典》中便有舜放欢兜于崇山的记载。又据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农历乙丑年)杨显德纂修的《永定卫志》与清道光三年(公元1652年,农历癸末年)修刊的《永定县志》以及《慈利县志》和《桑植县志》等史书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当时的大庸与慈利便属于黔中郡,它是湖南境内第一个行政区,比省会长沙还早。黔中郡所辖包括慈姑县(县址在今慈利蒋家坪乡太平村一带),桑植县与大庸县(今永定区)、石门县、安乡县、澧县、津市、临澧,以及湖北省公安、鹤峰两县与湖南桃源县一部分地区。

西汉时期,除地方设立郡县外,还加封国,实行的是郡县国交错体制。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农历乙亥年),刘邦当朝,他下令分黔中郡为武陵郡,析慈姑县为孱陵、充县(含永定、武陵源两区与桑植县)。

三国时期,吴景帝孙休于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农历癸末年)见蒿梁山洞门大开,玄朗如门,以为吉祥,便改嵩梁山为天门山,同时改武陵郡为天门郡,析充县、增置中县(旧址在今慈利县三官寺一带),当时的大庸便属于天门郡管辖。西晋太康四年(公元283年,农历癸卯年)废充县、改置临澧县。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当朝,于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农历甲午年),又“分荆州武陵,天门属郢州刺史。宋明帝秦始三年(公元467年),武陵,天门郡仍属荆州。

西魏恭帝拓跋廓于二年(公元555年,农历乙亥年),又罢天门郡置澧州。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农历乙未年),又废娄中与临澧两县而置崇义县,又新置北衡州(因为北周的统治范围南不到衡山,但为了祭祀五岳,才将天门山作为南岳衡山,故名北衡州)。隋文帝杨坚当朝,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农历戊午年),又改北衡州为崇州,零阳县为慈利县,与崇义县同属崇州管辖。隋炀帝杨广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农历丙寅年)又废崇州,改澧州郡为澧阳郡,统辖六县(慈利,大庸均属澧阳郡)。

唐朝时期,全国改为十道。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农历辛巳年)下令置澧州澧阳郡,属山南道,统辖六县,慈利与崇义县(今永定、武陵源二区与桑植县)归其所辖。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今张家界全境属楚国管辖。

宋朝时期,宋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调整为二十三路,路下设府、州、军。宋太祖赵匡胤于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农历癸亥年)下令将今张家界全境划规澧阳郡,曰慈利县,并在今桑植县设安福寨,在今永定区大庸所设武口寨,在武陵源区设索口寨。

元时,在全国设立十一个行省,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于置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农历丁丑年)改置澧州路总管府,所辖四县(慈利是其中之一,既今张家界市全境),并在今永定区茅冈置茅冈都元帅府。元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农历乙未年)当朝皇帝铁木耳又下令将慈利县升为慈姑州,复名慈利州,辖四县,现今的张家界市全境属慈利州管辖,并在州内溪峒间置安定(今永定区内)、柿溪二州。今桑植的外半县属柿溪州,内半县则分置上下桑植长管司(以后改为安抚司)。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农历甲辰年)改澧州路为澧阳府,辖四县,罢安定、柿溪两州。

明时,明王朝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在全国设立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实行省一级民政与财政管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农历已酉年),降慈利州为大庸县,隶属于澧州。民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农历丙辰年),慈利划规常德府管辖。这时期,当朝为了征讨覃后,在永顺羊峰山设羊山卫,并修筑排栅城,三年迁羊山卫城于大庸溪之阳,更名为大庸卫(所谓“卫”,即军事建制,属湖广都使司)。民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农历己巳年),又改大庸卫为永定卫,二十三年,又在慈利设九溪卫,两卫同属湖广都使司管辖,而今张家界市的行政区划在当时则属慈利县。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农历丙子年)划规岳州府。

清时,在全国设立二十个行省,以下设府、州、县。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农历庚戌年),桑植与茅冈土司相继改土规流,升澧州为直辖州,辖安乡、石门、慈利等四县,同时废永定、九溪两卫,新设安福县(今永定、武陵源两区与慈利、桑植两县在当时均属安福县),并改岳常道为岳常澧道。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农历乙卯年)割原九溪卫麻寮所并入溶美司,置鹤峰州,属湖北省宜昌府,同时割安福所与桑植司地置桑植县,属永顺府管辖。还将慈利十、十一、十二、十三都及八、九、十四都的一部分地方,以及永顺部分地方和原茅冈司地方置永定县,隶属澧州。

民国时期,先在省下设三个道,六十个县,后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农历丙辰年)湖南省栽撤武陵道,将大庸、桑植、慈利县划规辰沅道。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农历壬戌年)裁撤“道”的建制,仅存省、县两级,所以,大庸、慈利、桑植三县均属省直辖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农历甲戌年)11月24日,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等,领导红军二、六军团解放大庸县,建立中华苏维埃湘、鄂、川、黔革命委员会。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农历乙亥年)红军长征,湖南省建湘西绥靖处,管辖慈利、大庸、桑植、临澧、石门、澧县等6个县,专员办事处,设在慈利县。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938年至1949年,农历戊寅年至已丑年),湖南全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庸与桑植属第八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永顺。慈利县属第四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常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张家界市全境解放。公元1949年至1988年(农历已丑年至已巳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而大庸、桑植两县则于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属永顺专区管辖,8月后划规湘西苗族自治区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1988年至1990年(农历已巳年至辛未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地级市,辖慈利、桑植两县和永定、武陵源两区。1994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仍管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不变。

以上便是张家界市的前身大庸市在历史上每个朝代演变的过程。

区划人口

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172.12万人,比上年增长1.2%。常住人口151.9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65.8万人,占比43.32%;乡村人口86.1万人,占比56.68%。按性别分,男性77.97万人,占比51.33%;女性73.93万人,占比48.67%。全年出生2.1万人,出生率12.59‰。全年死亡1.31万人,死亡率7.8‰。全年自然增长人口0.7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9‰ 。年末全市城镇化率43.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1元,比上年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人均消费支出9406元,增长19.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5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人均消费支出13529元,增长6.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7.2%。人均住房面积46.1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32元,比上年增长11.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人均消费支出6331元,增长30.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人均住房面积47.4平方米。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1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45%。年末社会保险综合参保155.6万人。其中,基本养老保险105.6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3.3万人,失业保险10.02万人,工伤保险人数15.2万人,生育保险人数11.42万人。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88万人。

全市改造农村危房5430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3所。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00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80个。农村五保户分散给养标准2820元/年/人。城乡居民低保对象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为244元和107元。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08亿元,3.6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4亿元,11.2万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1家,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1151人。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372张,收养人员3124人。全市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41亿元,增长27%;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24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8万元。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张家界市辖永定、武陵源2区和慈利、桑植2县,共4个县级行政区;全市共7个街道、32个镇、47个乡、15个民族乡,共101个乡级行政区;共有140个社区、1514个建制村,下设1150个居民小组、14388个村民小组。

经济发展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56.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升3.9、3.1和1.9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2.1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87.2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387.29亿元,增长1.3%。

全市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4.76:15.67:69.57,第一、二产业增加值比重较2019年分别提升2.16、0.9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2019年下降3.13个百分点,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改善。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2%、29.8%、49.0%。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5%,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按区县看,永定区地区生产总值23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武陵源区地区生产总值43.3亿元,下降2.9%;慈利县地区生产总值181.8亿元,增长2.0%;桑植县地区生产总值100.9亿元,增长2.5%。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利润总额0.8亿元,税金及附加0.2亿元,应交增值税0.8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期末人数8858人,比上年下降8.6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6.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73.4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9.3亿元,增长3.9%;牧业产值44.4亿元,增长1.5%;渔业产值4.0亿元,下降1.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5.0亿元,增长7.0%。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8.4万亩;糖料种植面积0.3万亩,下降0.5%;油料种植面积72.9万亩,增长7.7%;烟叶种植面积9.7万亩,增长0.7%;蔬菜种植面积57.9万亩,增长2.3%。

全年粮食产量63.7万吨;油料产量8.4万吨,比上年增长6.9%;烤烟产量1.5万吨,增长0.9%;茶叶产量0.4万吨,增长11.7%;蔬菜产量104.0万吨,增长2.6%;猪、牛、羊肉产量6.3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2万吨);禽蛋产量1.4万吨;水产品1.2万吨。

全市年末存栏生猪58.4万头;全年出栏生猪73.1万头;全年出栏牛5.4万头;全年出栏羊29.9万头。全年农村用电量2183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5.7万吨,增长0.3%。

国家级及省级龙头企业3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4.3亿元,利税8.2亿元,利润7.5亿元。休闲农业经营收入9.8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550个,成员88068户。家庭农场1301个。年末农业机械化总动力119.6万千瓦。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9.8万亩。全市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有机农产品标志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个数137个,其中绿色食品132个,有机食品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省级和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分别为26个和33个。稻田综合种养0.8万亩。土地托管面积33.9万亩。秸秆还田面积157.2万亩。名优特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为0.2万亩和0.1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比上年增长0.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比上年增长5.6%,股份制企业下降2.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17.2%。按行业分,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9.6%,医药制造业增长10.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7.3%,汽车制造业增长140.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4.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5%,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工业增加值增长2.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5.3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实现企业利润总额4.6亿元,下降4.2%。规模以上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9.8%,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年末资产负债率为44.0%。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8.3%;企业亏损面为12.6%;产品销售率为98.1%;出口交货值2.0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增长面37.0%。其中,大米7.8万吨,比上年增长12.5%;饲料5.6万吨,增长4.6%;精制食用植物油0.2万吨,增长10.8%;水泥157.2万吨,下降14.0%。

全年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0万平方米,下降9.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60.0万平方米,下降36.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6.0%。其中,民间投资增长10.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2.0%;非国有投资增长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9倍;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分地区看,永定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5%,桑植县增长14.1%,慈利县增长4.2%,武陵源区下降44.3%。分投资方向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0%,民生投资下降0.8%,生态投资增长1.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6.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2.6%。

全年施工项目个数342个,比上年下降13.2%。本年新开工项目167个,下降9.7%。本年投产项目个数122个,下降47.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7.7%。商品房销售面积160.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4.7万平方米,增长6.3%。商品房销售额92.6亿元,下降4.6%。其中,住宅销售额79.8亿元,增长1.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6.3万平方米,增长90.4%。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0亿元,比上年下降4.5%。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49.4亿元,下降3.0%;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7.5亿元,下降8.9%。按地区分,永定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2.6亿元,下降4.4%;武陵源区17.2亿元,下降4.9%;慈利县55.1亿元,下降4.5%;桑植县32.1亿元,下降4.5%。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58.4亿元,下降10.3%。网上零售额(按卖家分)3.1亿元,比上年增长70.4%。旅游产业增加值189.2亿元,增长1.9%。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3.1亿元,下降1.5%。

全体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烟酒增长9.0%,衣着增长1.2%,居住下降5.0%,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0.2%,交通和通信下降3.1%,教育文化及娱乐增长0.7%,医疗保健增长1.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1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出口额9.6亿元,下降7.2%。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个。实际到位资金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在张家界投资的世界500强存续企业5家。引进2亿元以上境内省外项目27个。2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7.6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8亿美元。按产业分,第一产业1.3亿美元;第二产业0.1亿美元,增长13倍;第三产业0.3亿美元,下降77%。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96.8亿元(不含慈利县0.75亿元市外省内资金),比上年增长18.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5.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第二产业8.1亿元,增长53.9%;第三产业83.6亿元,增长15.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20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5.1公里,比上年增长1.6%。铁路营业里程205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314公里。公路客运量2745.6万人,下降62.6%;水运客运量37.9万人,下降80.5%。铁路客运量202.5万人,下降0.2%。公路旅客周转量12.4亿人公里,下降62.2%。年末民用汽车保有辆444717辆。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153.3亿元,比上年增长32.9%。邮政业务总量3.24亿元,比上年增长9.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6万户,下降4.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6.1万户,增长3.0%,其中本年净增4.8万户。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数58.7万户,比上年增长13.6%。

全年全市旅游等级区(点)26家,其中,4A级及以上12家。实现旅游总收入569.0亿元,比上年下降31.5%。接待国内外游客4949.2万人次,下降26.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2.0亿元,比上年下降20.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1亿元,下降14.8%;上划中央两税9.0亿元,下降31.5%;上划中央所得税7.6亿元,下降19.7%。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21.9亿元,下降14.4%;非税收入10.2亿元,下降1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8.4亿元,增长7.7%,其中民生支出153.7亿元,增长6.8%。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39.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91.0亿元,增长8.6%;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35.2亿元,下降8.1%。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15.5亿元,增长17.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65.8亿元,增长16.1%;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549.6亿元,增长18.0%。年末全市有上市公司1家,A股上市公司总股本4亿股,总市值20亿元。全市直接融资总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年末证券公司营业部4家,证券交易额675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教育

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纪念馆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6个。广播电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2%。电视台3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4%。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年末全市拥有5个综合档案馆,已开放档案11万卷,比上年增长4.4%。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4万场,出版报纸种类2种,报纸总印数2万份。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294个,比上年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医院3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36个,村卫生室890个。卫生技术人员1023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009人,注册护士4364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技术人员19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5个,卫生技术人员71人。医院拥有床位7069张,增长5.6%;乡镇卫生院89个,拥有床位2547张,卫生技术人员1882人。

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59.3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5项次,增长8.7%。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76个。获得1个全国冠军。全市体育场地4234个,比上年增长1.8%。其中,全市有体育馆4座,运动场166个,游泳池15个,各种训练房11个。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39元,比上年增长6.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84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8元,增长10.1%。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656元,下降0.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92元,下降3.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36元,增长3.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2.6平方米,下降5.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6.4平方米,增长2.3%。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24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308人,比上年增长1.1倍。年末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0.8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6.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98.2万人,增长1.9%。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18.6万人,增长10.8%。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15.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1.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2468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11571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0.6亿元,比上年增长0.2%。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40315人,增长17.9%。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2亿元,增长32.7%。提供住宿民政机构床位数5803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数5376张。提供住宿民政机构收养人数3648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2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0.3亿元。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20687个。改(新)建农村户用厕所1571户。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9293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水质断面比例为100%,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6.7%。森林覆盖率达到71.0%,与上年持平。森林蓄积量3130.5万立方米,增长4.0%。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3万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0.2万公顷,增长4.6%。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8781公顷,国家地质公园1个。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8.4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1%。其中,工业用电量6.7亿千瓦时,下降3.6%;居民生活用电量11.5亿千瓦时,增长5.8%。初步核算,全市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4.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4%。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6万吨标准煤,下降4.9%。从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看,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6万吨,下降2.4%;二氧化硫排放量1.1万吨,比上年基本持平;氨氮排放量0.2万吨,下降4.1%;氮氧化物排放量0.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57处,比上年增长4.6倍。水利工程投入资金3.6亿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0.2亿立方米,增长14.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03千公顷。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9347起,比上年下降0.2%;道路交通死亡率2.4人/万辆,下降35.4%。



【责任编辑:欧阳雪】

厦门海渔执法支队:“传帮带”育新苗 “三黑”精神显担当

海洋执法队员的工作日常,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一个岗位,一份责任,何等忙碌。当黎长裕手持录用通知书走进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时,他想象中的“上岸享福”被现实取代,出海、备考、宣传的连轴转,让他迅速理解了“海洋蓝”的真正含义。与他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军转干部戴威。

宁乡市住建领域谋新篇:以“四维驱动”冲刺全年目标 科学布局“十五五”

11月17日,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宁乡市委书记张作林赴市住建局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改革创新兴产业、用心用情惠民生、压实责任保安全、党建引领强队伍”四大核心任务,部署全年目标冲刺与“十五五”规划衔接工作。宁乡市领导肖炅、范金林参与调研。今年以来,宁乡市住建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在房地产市场调控、老旧小区改造、安全生产监管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创新老旧电梯

泉州新能源汽贸城零碳驿站预计年底投用 将实现电能自给自足

作为福建省泉州市新能源汽贸城的重要项目之一的泉州市新能源汽贸城零碳街区,其核心项目“新能源汽贸城零碳驿站”将于今年年底投用。近日,在泉州市新能源汽贸城(B13地块)零碳驿站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塔吊运转不停,工人正进行墙面腻子施工等工作,不远处,已投用的光伏充电停车棚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不少新能源汽车正在此充电补给。“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与砌体

2025 NORTHLAND诺诗兰阳朔100国际徒步越野赛落幕 当非遗遇见山野,徒步成为新的文化方式

2025年11月8日至9日,2025 NORTHLAND诺诗兰阳朔100国际徒步越野赛在广西阳朔鸣枪开赛。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漓江之畔,在山水相依的喀斯特地貌中,以脚步丈量自然的壮美。赛事设置110公里、50公里、30公里与8公里四个组别——从职业精英到家庭体验者,NORTHLAND诺诗兰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邀请每一位热爱自然的人走进山野。

搭建就业服务“双向奔赴”新平台 玉林街道“职引未来筑梦玉林”2025年秋季招聘会圆满落幕

为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部署,搭建企业与人才双向选择平台。11月9日,由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总工会、成都市武侯区玉林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职引未来筑梦玉林”2025年秋季招聘会在倪家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

永州市委书记朱洪武:推动养老服务模式革新 激活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加速养老服务从“输血式”扶持向“造血式”发展转变,通过国企引领建立服务标准、完善监管体系,实现可持续运营模式创新。他指出,需聚焦银发群体全周期需求,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优化规划布局、强化招商引商、完善配套服务,引进优质养老机构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巡展期间,朱洪武逐一走访展位,听取参展商关于养老产品研发及功能

醴陵市“幸福邻里节”普法暖重阳 法治春风润泽银龄生活

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深化法治社区建设,10月29日,醴陵市司法局参加由醴陵市委组织部、醴陵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醴陵市阳三石街道党工委承办的醴陵市第五届幸福邻里节,在现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与老年人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普法宣传手册和法治周边小产品,内容涵盖《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物权等编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保护、国

杭州启动“惠童育苗·优才计划”,赋能基层儿童主任成长

杭州市民政局发起、浙江省儿童福利协会承办的“惠童育苗·优才计划”赋能共融项目正式开启。该项目为期三天,为基层儿童主任量身定制“专业充电套餐”。庄婕老师授课现场余杭区代表分享经验赋能课程紧贴儿童主任一线需求,涵盖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心理健康、绘画心理应用及一线经验分

北京人的第二居所新选择:北京山谷重新定义舒适享老生活

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开始寻求理想的第二居所。然而,传统第二居所普遍存在的交通不便、配套不足、生活单调等问题,常常让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中国电建地产打造的北京山谷项目,以创新的规划和运营破解了这一难题,通过"近北京城区、配套医疗资源、有汤泉、可体验田园生活"的精准定位,将第二居所从简单的居住功能全面提升为"舒适享老"的生活空间,完美诠释了"温暖宜居、便捷舒心"的生活。

北京山谷:生态健康与安全并重的全龄家园

作为中国电建地产倾力打造的全龄友好社区,北京山谷不仅是一处度假胜地,更是一个融合生态优势、健康保障与安全防护的理想居所。这里依托天然山水环境,为北京家庭提供了一种远离喧嚣、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三代人在共享中体验安心与舒适。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北京山谷的突出亮点。

八宝印泥映红魂:《芗潮剧社》专场重现漳州抗战烽火 赓续红色文脉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与弘扬漳州独特的革命文化与地方文脉,10月18日,“八宝印泥之夜·红色历史剧《芗潮剧社》专场演出”在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漳州古城北广场隆重上演。昔日,芗潮剧社的成员们正是奔走于古城街巷,以街头为舞台,播撒抗日火种;今夜,他们的故事重回故地,以艺术的形式再次绽放光芒。据悉,本次

中秋“渌江花月夜”:三年蜕变,镌刻醴陵文化印记

10月6日晚,由中共醴陵市委宣传部、醴陵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醴陵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醴陵市教育局、仙岳山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醴陵市文化馆承办的“渌江花月夜”2025中秋文艺汇演在桎木嘴文化广场温情上演。4千余名市民齐聚一堂,在歌舞声中喜迎中秋,共叙团圆。

鞍山公安出动警力2.17万人次保国庆中秋平安

节日我在岗,守护不打烊。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辽宁鞍山市公安局上下一心、忠诚履职,累计出动警力2.17万人次、警车3088台次,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最佳状态、最优形象圆满完成各项安保工作,刑事警情大幅下降,全市社会安全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交通安全畅通。 据介绍,鞍山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双节”安保工作,节前3次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提前下发警务指令并建立全

月满攸州:银龄之光,照亮“不老”诗与远方

10月5日晚,株洲市攸州公园文化广场灯火璀璨、人声鼎沸,由中共攸县县委、县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广体新局承办的“众望攸归·月满华章”双节文艺晚会在此启幕。攸县老干部(老年)大学300余名银龄学员倾情献艺,县、乡镇(街道)各级领导、嘉宾、媒体记者及近万名观众共赴盛会。这场晚会,不仅是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关于“时光”与“热爱”的深刻哲思——岁月虽在鬓角留下痕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