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朱淑英)1月12日,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哈尔滨开幕。

会议现场
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黑龙江省总商会副会长、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珈旭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特别提振信心,并且聚焦政府报告的一些重点工作,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针对黑龙江省农村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教育设施等均比较薄弱,特别是现有垃圾处理能力普遍不足,垃圾出口依然是影响人居环境改善的突出问题。

人大代表林珈旭
对此,林佳旭代表提出了《关于改善我省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的议案,针对上述问题她提出如下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以美丽庭院、环境卫生光荣榜、星级文明户、优秀志愿者、道德模范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不断革除陈规陋习,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力度。省、市和区县(市)三级政府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要不断改进完善投入方式,通过创新扶持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支持、集体补充、农民自筹的多元投入机制。
各地要从立足自身实际,加快编制村庄空间利用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规划,严格执行多规合一,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科学确定农村垃圾治理模式,统筹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布局,不断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一体化体系。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着力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基础建设,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完善分类、收集、贮存、转运、处理等各环节环保设施,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确保农村垃圾收得拢、运得出、消得毁,最终实现无害化处理。
其次,农村各级政府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农村各级政府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成效突出的区县(市)和镇村,在资金项目上予以倾斜和支持;对工作成效不佳的,实施约谈并问责,努力激发和调动有关各方加大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农村村委会要通过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治理。市、区县(市)两级政府要出台扶持政策,引导畜禽养殖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对农业废弃物进行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清理相结合,及时有效处置户厕粪污治理。要坚持“治管”并重原则,加强村屯畜禽粪污收集点建设,鼓励引导散养户委托规模化养殖场托管代养,扎实推进农业“三减”和面源污染综合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