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精益求精 追求“品质”--- 记中交二航局佛山轨道测量主管张成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 常魁星 冯勋明 通讯员 何战胜】深夜,街上穿梭的车流量明显下降,在广东省佛山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标段的工地,16米深基坑旁的笼梯里,有一位身高1.8米的帅小伙子拿着对讲机、抱着全站仪在利索穿行,笼梯狭窄,上下两个通道共2米宽,他就是中交二航局三公司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项目部测量主管张成。

一年到头,除去10天的探亲假,每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他都坚持上夜班,上夜班共4个人,另外3个同事是两班倒的。夜班是辛苦活, 2号线工程共8个标段,其中土建工程有4个标段,其他标段测量组不加夜班。第二天上午休息后,张成下午继续干活。

张成说,深夜测量,车流量少,在桥上测量震动幅度小,也就外界干扰少,测量工作精度高,效率高得多。

连续29个月稳居全线第1名

轨道交通施工,有专家说是瞎子摸象,地下施工是一团黑,测量工作难度很大。2009年毕业的张成起初没被看好,他从没干过轨道交通工程,太年轻,项目上,比他工龄长、经验丰富的测量员有好几个。原公司测试中心主任邢红梅回忆道,当时张成开口就说“全线不拿第1名,那就丢人”,打听到这小伙子能吃苦、爱学习、有主见,最后挑选张成担任测量组主管。

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业主成立了5大平台,他们组织机构里就有测量中心。业主的测量中心按照结构部位,关键部位检查,包括测量的精度,内业资料,仪器保养等等,基本上每月检查考评一次,至今为止,三公司佛山轨道交通项目测量组,自开工至今连续28个月获全线第1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国交建集团下属的兄弟单位竞争激烈,其中有少量几次是2家单位并列第1的。2016年4月,张成带领的测量组获得了佛山市工人先锋号,这是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全线唯一获此殊荣的测量组。难能可贵的是,稳居全线第1名的背后,张成这个团队,测量人员比相邻标段少了近一半。

8人班组把15人的任务干得很漂亮

佛山轨道交通2号线“测量员的配置”,除三公司承建的1标段外,每个站配3个人,毕竟城内施工,车辆量大,干扰多,测量任务繁重。三公司承建1标段包括“南庄站 、湖涌站、绿岛湖站、莲塘站及南湖区间风井(四站三区间一风井),以及盾构区间测量任务”。测量任务相当于5个站,客观上需要配15人,实际上张成的整个测量组只有8个人,而且工作成效被业主排全线第一。

其中的奥秘,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全线就他实施了“夜间错峰测量施工”,张成经过调研及学习,他把“夜晚睡觉时间与上午”进行了交换,对测量员来说,工作更加辛苦,毕竟夜晚睡眠效果要好得多。但是白天城内施工,车辆量、人流量大,干扰因素多,工作效率低,而夜晚测量的效率就高得多。

不但是快,而且成效更好。佛山市的天气炎热,受高温影响,测量仪器精度大大降低;白天受施工环境影响,控制点通视条件不好,不利于提高测量精度。夜晚的气温比白天低了10度左右,测量的精度好得多。

除了夜班人员,剩下的4人分成2个组,满足上午施工的测量需要。张成善于沟通,对现场了如指掌,他对测量工作量进行了统计,对各阶段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分工,这种动态管理,实现了工作的条理性,测量人员最少时只需要6人,他安排2人轮休。

业主下2个文件推广张成的经验方法

工作中,张成爱思考,喜欢创新,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更好的优化运营,简化流程。他点子多,2015-2016年,两项测量方法分别被业主下发文件在全线推广应用。

南庄车站围护结构施工时,施工现场围挡高,测量控制点无法正常通视的情况,张成向测量专监及业主提出现场增设测量观测墩台,不仅方便测量施工放样,同时提高测量控制精度,这个被业主推广为全线测量施工区控制点布设首选方法。

近几年,公司调产品结构,从原来的水工工程转型搞轨道交通等,使用的测量仪器也有较大的变动。针对地铁工程对测量仪器的高精度要求,张成制定了针对地铁工程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设计出一套针对各种测量仪器自检记录方法和表格,严格按照仪器使用管理办法定期自检,事实上,确实起到了维护好测量仪器,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业主高度认可,并下发文件在全线强制推行使用该管理办法。

团队的“1”号是关键

一个团队犹如一列火车,火车头比喻成“1”号,火车跑的快,关键靠车头带,所以说带头的“1”号人物不行,后果很严重的。

干一行,精一行,自身功夫先硬起来。来佛山工地之前,张成从没坐过地铁。他下了苦功夫,一是参观周边的地铁,琢磨学习,二是购买地铁测量的书籍,一套5本书全买了,有时间就钻研。

他自学、掌握了测量计算器上编程,这是独门绝技。目前,年青的测量员会编程的寥寥无几,因为学校里不教这个课程,年青人不少是“手机控、电脑控”, 现实中,测量员常带电脑笔记本到现场。这个编程类似于BASIC语言,张成看说明书,将手算的公式步骤转换成计算器识别的语言,花了3个多月的学通了,会编程,一则上工地不用携带电脑笔记本,工地上的结构物林立,二则是编程比电脑笔记本要快,效率至少提高了一半。

他处处率先垂范,干最累的活。他是测量组中唯一全年值夜班的;当前,不少人将许多苦力活交给民工干,测量工作集体力劳动强度大,张成每天扛着30斤重的全站仪要爬8里路左右,地铁基坑16米深,有5层多楼高,全靠爬狭窄的笼梯。而他的测量组从不用民工,主要担心民工不了解设备,偶尔的碰撞,会影响仪器的性能与精度。即使途中坐车时,张成也把仪器抱在怀里,倍加爱护,减少车震,“仪器,就是他的孩子”,项目部的同事开玩笑道。他在测量组算年龄小的,但是这些大师兄打心里佩服这位小师弟。

轨道交通工程是公司高管关注的重点,长期关注佛山轨道交通项目的该公司党委书记周永忠说,张成在测量管理中,“商”理念强,工作中精益求精,追求“品质”,榜样的成效显著,他身上的这股精气神,是十分难得的。


【责任编辑:孙晓曼】

第17522天:“老兵”的稻田

苏北的水稻陆续开镰。盼了好些日子的“老家”新米,就要到了。一直牵挂着这块稻田,想着能够一起做点什么,为更多人的饭碗,也为食品更放心、更绿色,价格也更实惠、亲民。2018年夏天,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赴江苏黄桥的生态参访,受到王传瑞的热情接待。那时候,他经营的瑞鑫家庭农场刚刚起步,如今一晃已经七八年过去了,王传瑞还守着这块土地,做他认为自己能做也想尽力做好的事情。这些年,为寻找更放心的食

绥芬河:国庆前夕“中国红”遍山城 浓浓氛围迎华诞

在市区大街小巷国旗高悬、装扮一新,浓厚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处处传递着对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的热切期盼。据介绍,为让节日氛围提前升温,绥芬河市城管局及相关部门早在9月中旬便启动国庆环境布置工作。工作人员聚焦市中心主干道、商业核心区、公园广场及边

鞍山文化活动家朱悦侨履新香港国际音乐节沪辽赛区 推动“新国风音乐”融合创新

从鞍山旗袍文化推广者到国际文化交流使者,朱悦侨以多元身份深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近日,朱悦侨再获“第十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2025华明奖创新流行音乐大赛上海市及辽宁省赛区负责人”聘任,将通过打造“新国风音乐”赛道,探索音乐、时尚与文化经贸的跨界融合,助力沪辽港三地文化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发展。

克山县"三亮领航"多维践行雷锋精神 专项行动构筑新时代文明坐标

通过文化浸润、健康守护、精神传承、惠民服务四大专项行动,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该县以系统化、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落实,全面激活县域精神文明建设新动能。【书香护苗行动】多维阅读空间培育时代新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文旅系统打造"书香克山"样板

“机遇中国·魅力德州”主题感知体验活动走进德州市德城区

跑驴、秧歌、剪纸、绘制红绿彩……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3月1日,来自德州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12名外国留学生走进德州市德城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造非遗体验之旅”。留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德州特色手造非遗项目,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德城区新湖街道顺城社区“黄河大集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留学生们被

鞍山:留学生游千山、吃元宵、猜灯谜乐享中国节

活动由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合局(市政府外办)、千山风景区管委会、辽宁千山旅游集团和鞍山师范学院等共同承办。活动期间,鞍山师范学院6名来自波兰、白俄罗斯、土耳其、贝宁、日本等国的留学生与外籍教师,先后走进高新区汪

绥芬河:元宵佳节文化娱乐活动多姿多彩

元宵佳节,地处中俄口岸城市绥芬河以猜灯谜、品汤圆、制花灯等多种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让传统佳节焕发新时代温情。民俗传承添年味 灯谜楹联映春韶 绥芬河市图书馆联合新华社区开展的"灯火映元宵 迷境藏春韶"活动率先拉开节日序幕。千盏红灯笼与新春楹联交相辉映,百余条涵盖文史知识的灯谜吸引市民驻足。他们中间,有祖孙三代携手解谜、也有青年学子组团攻关的场景处处可见,猜中者手捧生肖文创奖品笑

龙岩高速:五福迎春运 温情暖归途

福是什么,是在外游子路上再堵也要回家的期盼。对于福建高速人来说,保畅是福、微笑是福、安全是福、敬业是福、暖心是福。春运伊始,来看高速人如何“花式”送福。送您一张保畅“福”联合高速交警、高速行政执法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易堵路段桌面推演、部署关口前移等工作,以“一路多方”切实维护高速的安全畅通。送您一张微笑“福”当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会爱上

俄罗斯师生交流团专程绥芬河沉浸式体验中国春节

我国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将至,来自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20余名师生组成的交流团,专程来到百年口岸绥芬河,切身体验一次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独特魅力。师生们第一站来到了绥芬河市市教育第一幼儿园,在这里,他们首先体会到,幼儿园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俄罗斯师生们全身心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之中,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吸引俄罗斯师生

龙猪共舞 聚力振兴 - 写在中华龙猪节暨猪业品牌发展大会即将开幕之际

中华大地是文明的厚土。五千多年来,先祖们用勤劳与智慧、用牺牲与坚韧创造了世界上最优雅高效的汉字、最为悠久深邃的中华文化,形成了最为完整独特的农耕文明和价值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华夏文脉永续、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固,成为打不败压不垮的东方巨龙。以生猪为首的畜牧业是与狩猎、种植并驾的三大最古老经济形态,是确保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支撑之一。居有其舍,舍下有猪方为家;在

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 - 亚太主流媒体采风现场学“划龙舟”

来自巴基斯坦、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20余家主流媒体代表,从“冰雪”“文化”“亚冬”“科技”“民生”五个维度,报道并展示哈尔滨多元城市形象、丰富冰雪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助力明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来自亚太主流媒体纷纷打卡哈尔滨松花江畔采冰节现场往届冰上龙舟赛现

乡村教师李平:助力“村里的孩儿”逐梦飞翔

李平成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并策划发起了“蒲公英计划”,号召更多的有爱心、有热情的青年朋友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成为孩子们身边的点点星光,照亮未来,助梦飞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