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讯:(记者易全报道)5月28日是星期日,也是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位于深圳市民中心的深圳博物馆报告厅当天下午陆续走进了不少深圳市民,他们是来参加由深圳市收藏协会主办,多家商会和公司承办,深圳博物馆支持的“收藏文化大讲堂”系列。
院文清先生是湖北省博物馆二级研究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湖北省考古学会会员,曾经主持多项重大考古发掘项目,发表学术著作十余部,学术论文百余篇。院文清对中国古代青铜器、漆器、玉器、丝绸等有较深入研究。他参与编撰的《江陵雨台山楚墓》一书获夏鼐考古学二等奖,参与编撰的《楚文化志》获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曾先后在10余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深圳市收藏协会本次邀请院文清研究员,带着他的《神秘的石家河文化玉器》讲座做客“收藏文化大讲堂”。讲座围绕“时空背景、考古发现、器物鉴赏、内涵探秘 ”四大方面,对石家河文化玉器进行了深刻解读。
据360百科介绍,石家河文化是距今约4600─4000年间的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这里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遗址群,已发现有铜块、玉器和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划符号和城址,表明已经进入文明时代。石家河文化玉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超越了它的所有“前辈”,登上了史前玉器艺术的顶峰。
院文清在讲座中以大量的研究资料与玉器实物图片,向观众详细深入地介绍了石家河文化玉器;他还热心地在现场,免费为藏友专门带来的玉器进行了鉴定。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广大市民的文物鉴赏能力,引领市民理性收藏,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深圳市收藏协会在本年度专门组织了“收藏文化大讲堂”知识讲座系列活动,定于每月中下旬的周日举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资助了这一系列活动。
端午节小长假第二天的29日,“收藏文化大讲堂”的第三场也将在深圳博物馆举行,院文清将带上“水坑青铜器的鉴赏与养护——一把越王剑的前世今生”讲座现场开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