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 申成勇】休闲农场是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高级发展阶段,要求功能更全、品位更高、环境更优、文化更浓。休闲农场体现特有的规划理念,即强化以居住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功能表达,强调以农产品与文化相融合进行特色主题营造,形成整体生态优化的主体化休闲氛围。主题休闲农业是诠释农场品牌定位最典型的发展方式。维耕农场自成立伊始,在致力打造主题休闲农场的同时,还将农业结合漫游(悠游农场)、乐活(体验农场)、慢食(品味农场)等的休闲观念,维耕农场在可持续的发展中,透过解说、体验、品尝、饮食和住宿服务,营造出一个知性和感性兼具的氛围,力争将其打造成适合观光旅游、更适合养老居住的世外桃源。近日,李建毅在维耕农场接受了本网记者的独家专访。


李建毅告诉本网记者,休闲农业作为实下热门,迎合城市人口出行需求的,满足他们休闲、放松的要求。然而现阶段,许多休闲为主的农场却因为同质化,经营上出现问题。“游客难找”“游客难留”成为不少农场主头疼的问题。然而,解决目前农场同质化的最佳出路,即寻求农场的差异化。从面向所有大众转而将消费人群细分,通过寻找特定客户,做出农场特色,这也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之一。维耕农场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同时,还将农业+科普作为其发展的先导,即利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动物植物、农村生活文化等资源来设计体验活动的休闲农业基地,以休闲的形式和轻松心态来完成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普及。以儿童、青少年学生及对农业知识、科学自然知识感兴趣的城市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了知识传播与休闲娱乐双重功能,相信此理念定会是今后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趋势。

李建毅告诉记者,农业+养老将作为他们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因为休闲农业与养老的融合,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农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景、良好的利农政策等,无不昭示着“农业+养老”的良好前景。农场的自然环境适合养老,却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喜欢一直生活同一个地方。因此,维耕农场在不断创新的战略发展过程中,设计规划了相对灵活的度假房,配备老人所需要的生活设施,定期或者不定期出租给都市中想要进行养生、度假的老人,可以为养老增加一种选择的渠道;2、可提供耕种指导,农场可根据需要向有耕种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让老年人不但种植自己感兴趣的农作物,而且还体验归田耕种、收获的乐趣。李建毅告诉本网记者,休闲农业项目建设,采摘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以养老为主题的农场也一样。在农场选取合适的土地统一管理,种植绿色健康的蔬菜,开展参观、果实采摘等活动,提高活动丰富度及趣味性,同时让没有耕种土地的老人也能享受到采摘的乐趣。

李建毅告诉记者,维耕农场在未来的规划经营中,还针对一些老客户,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可以是社区文娱活动,也可以定期邀请参与耕种菜地的老年人参加类评比项目的活动,评选出优秀者,在进行物质奖励时,推广经验,将维耕农场真正的打造成现代都市外的世外田园。李建毅最后告诉本网记者,好的休闲农业,应该有特色,且兼具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维耕农场,即为差异化打造体验式休闲农业的一个典型。发展休闲农业,从“特色”出发:一是要立足当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风俗民情,以“农”为景,并不断挖掘新要素;二是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准则,规划中注重乡愁的融入,让游客在田园里泊乡愁;三是要提高服务质量,重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尽量拓展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

有一种旅行,不是让你走,而是帮你停下来……有一种旅行,不是把行程塞得满满,而是寻找原生态的自然体验……有一种旅行,不是寻找各种声色刺激,而是给灵魂以安宁和纯净……
记者手记:
休闲农业一直是个热门话题。随着政策的向好及市场的推动,近年来,一大批优秀的休闲农业集中出现。不过“遍地开花”的休闲农业市场,同质、单一的现象太过普遍,整体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提供垂钓,吃农家菜成为绝大多数农家乐的“标配”。没有特色就没有出路,未来休闲农业要发展,必须打造差异化的战略路线。农业与亲子、观光体验结合,是其中一种差异化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