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2月28日广州电(记者申成勇综合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27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在逾一小时的发言中,全程干货满满,透露了诸多重磅信息,不仅为战“疫”支招,也全面复盘新冠肺炎疫情,直面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短板。

图:新闻发布会现场。
谈防控短板:建议提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位
经过此次疫情,中国应该如何提高重大卫生事件的处理水平?钟南山表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是一时,投入肯定比产出要多。
17年前的非典首先发生在广东,此后国家制定出台了很多的防控、监测举措,并对防控体制进行了完善。“这一次疫情发生,很快就能发现是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很了不起。2003年用了40多天,还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现的是由SARS病毒导致的。”钟南山表示,从这个方面来看,中国的进步非常大。

图: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在发布会上。
但同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也存在一些短板。他坦言:“这个病去年12月31日就已经明确,1月3日已经分离出病毒,并在1月7日给了联合国,但由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地位太低,只是一个技术部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需要一级级地上报。”
钟南山院士表示,很多国家的疾控中心是直通中枢的,甚至可以直接向社会通报。“从这次问题看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位需要提高。”
此外,在SARS之后,大家对传染病的重视不够,没有持续研究,这也暴露了一定的短板。钟南山表示,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相关研究要持之以恒。“此次疫情中,治疗上我们有点束手无策,只能根据原理来治疗。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出特效药物是很难做到的。”
谈病毒起源:发现的首例患者不一定是存在的第一例
“现在已经是人传人了,但病毒是怎么来的,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楚。”钟南山表示,现在发现的首例患者不一定是存在的第一例,只是发现的第一例。“都不知道疫情12月份之前是不是就已经有了。”
当时预测我们没有考虑到国外,现在国外的情况变了,还要另外考虑。“也可以那么说,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从过去几十年发生的急性传染性情况来看,近80%是从动物传播至人的。钟南山表示:“特别是吃野生动物,一些动物身上所带的病毒很容易就会传给人。”
钟南山指出,关于传染源有一些线索指向浙江舟山群岛的蝙蝠身上携带的病毒,另外还有研究发现穿山甲含有高度类似的同源性病毒。不过他认为:“携带冠状病毒的野生动物并不少,除了穿山甲可能还有别的。”
“现在吃野生动物基本上是禁而不止,特别在广东。”钟南山提示,很多动物虽然携带病毒,但不会产生疾病,只是容易传染给人。“我还记得非典时期的果子狸是非常重要的宿主。当年,在广州的增槎市场,有80%的果子狸带有病毒。”
“吃野生动物本来就是人类的陋习。以前没东西吃,现在何必吃野生动物?”钟南山表示。21世纪以来,已经有三次冠状病毒感染。凡是看到有冠状病毒感染,一定要立刻严防扩散。
“这一次也是一个极大的教训。”钟南山说,如果能在去年12月初或是今年1月初采取严格防控措施,病人将大大减少。
谈复工复产:建议用“双检测”,保持下水道畅通
随着各地开始复工,人员陆续跨省流动当下需要注意什么?钟南山表示,4月底基本可以恢复工作,这仅仅是针对国内的情况,至于国外的情况还有待观察。
钟南山还表示,原来预测随着春节过后人员回流,疫情可能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但直到27号,依旧没发现类似的高峰。现在大家上火车、上飞机都要检查,也都非常注意,一旦发现有症状就会马上隔离,传染病的自然传播规律完全被打断了。”
“我们要发展经济、要生存、要吃饭。在这样严格管理的情况下安排复工,也更有保障。”钟南山透露,目前团队已经和富士康合作,开展复工后的防控监测,对于一复工就是几万人高度聚集的大型企业如何做好防控工作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是进行“双检测”,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一次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检测,用“双保险”摸清工人的健康状况。其次,钟南山还特别提到要保证企业的水龙头、下水道的通畅。“有一些患者是因为下水道堵塞才被传染的。”钟南山表示,下水道堵塞会有气体冒出,高浓度的病毒可能会通过空气传播。
与此同时,钟南山还指出,大型企业复工关键是要预防聚集性、大面积的感染。“我建议还是要小心点,大型企业员工之间一般距离1.5米以上比较安全。”
钟南山认为,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过程中,媒体也在一个极为重要的战场上奋战。“希望你们能在忠实的报道外,也做预测性的前景报道,也报道鼓舞人心的新闻,提高大家的士气。”
钟南山同时表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外对新冠的报道是非常负面的。“但是中国人从来不怕被别人骂,也不怕别人侮辱。这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信心,同时有媒体的支持。只要有了这一条,我们可以走出正确的路。而且给大家看看,到底中国这样的体制、这样的政治号召力、这样的组织能力,是不是能够在关键的时候起到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