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江门原创侨批舞剧《侨批·家国》首演

中经联播10月11日广州讯(通讯员 胡斌 黎洛鹏 李浩东)10月10日晚,由中共江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江门市委宣传部主办,江门市文联承办的原创侨批舞剧《侨批·家国》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首演。

图片1.jpg

江门是侨批文化保护研究的重镇。《侨批·家国》是江门推动侨批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的最新成果,也是一次具有艺术价值、传播价值的创新探索。该剧以侨批为载体,以舞蹈为表现形式,通过讲述一位五邑华侨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一段华侨群体与家国命运的历史交织,体现了世界记忆遗产与舞蹈艺术的创新融合,表达了江门侨乡对华侨精神的崇高致敬,进一步擦亮了“世界记忆遗产”名片与“中国舞蹈之城”城市名片,助力讲好华侨故事、中国故事,凝聚侨心侨力,画好最大同心圆,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贡献江门力量。

图片2.jpg

再现五邑华侨与家国命运的交织

侨批是一种信件、汇款单合一的邮政传递载体,被誉为“岭南敦煌文书”,是世界记忆遗产。《侨批•家国》以侨批为串联载体,以江门华侨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运用舞蹈语言进行艺术再创作,讲述了一段华侨群体与家国命运交织的故事和历史,再现了五邑先侨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报效家国的精神和力量。

在舞剧中,来自江门的黄齐家、余振国、梁颖在参加一次爱国游行中埋下热血救国的种子。在时代的境遇下,他们有的漂洋过海终成知名侨领,有的加入抗日洪流为国捐躯,有的自强不息成为教育家,演绎了一个华侨家庭长达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折射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征程,见证了侨批背后浓浓的家国情怀。

为打造精品,江门市委宣传部统筹、联合业内精英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创作和演出阵容:总导演张瑀航是国家一级编导、南方歌舞团编导,其作品曾获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一等奖等奖项;编剧由杨渡歌(笔名:沐歌)担任,其代表作品有大型现代舞剧《潮速》(文学台本)、音乐剧《木兰前传》(普通话作词)等;演出团队则由国内一流团队担纲。

图片3.jpg

用舞蹈擦亮“世界记忆遗产”名片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侨批保护研究的前沿重镇。江门侨批以其数量多、历史跨度长、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在世界记忆遗产保护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16万件侨批中,江门侨批文献有近5万件,现存最早的侨批也出自江门。

近年来,江门在侨批活化展示方面进行大量积极探索,不断擦亮侨批这一世界记忆遗产“国家级”名片。目前,江门已建成台山银信广场和银信博物馆;走进北京、广州、武汉等10多座城市进行侨批巡展,推动“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侨批(银信)专题展”走进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启动了五邑侨批全球征集活动;举办侨批文化与华侨精神研讨会,成立华侨华人文化研究院,下设侨批文化保护活化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海外侨批交流展示;创作侨批元素文艺作品,在侨批研究保护活化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取得较好效果。

在此基础上,江门充分挖掘侨批文化资源,用好“中国舞蹈之城”的资源优势,策划首部侨批舞剧《侨批·家国》,在推动侨批保护活化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据了解,江门是被中国舞蹈家协会认定的“中国舞蹈之城”,也是中国芭蕾舞之母戴爱莲先生的故乡,深厚的舞蹈文化底蕴和人文渊源为进行舞剧创排提供丰厚的滋养。目前,全市有近百万人喜爱、从事舞蹈工作,江门还建设了戴爱莲文化广场、戴爱莲大型浮雕和舞蹈雕塑之路,举办高规格“国字号”“戴爱莲杯”人人跳全国群众舞蹈展演活动,连续多年举办百姓健康舞大赛和活动,不断擦亮“中国舞蹈之城”品牌。

“舞蹈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作为中国舞蹈之城,江门有基础、有优势、有责任利用舞蹈的形式讲好侨乡故事。《侨批·家国》正是希望通过侨批和舞蹈的创新融合,进一步擦亮世界记忆遗产、中国舞蹈之城两张城市名片,推动侨批进一步走出深闺,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江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讲好侨乡故事,江门在策划创作时精心选择了童谣、碉楼、侨捐学校等侨乡特色资源,将各类侨乡元素融入到舞剧创作当中,并用艺术方式加以呈现,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更深刻体会到五邑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爱家的家国情怀。

舞蹈艺术与侨批文化的结合,还激发出艺术表达方式的创新。据介绍,《侨批•家国》舞剧加入多媒体技术,在拓展舞台的深度和立体感的同时,以简练的文字理清故事脉络、呈现侨批内容,补足舞蹈拙于叙事的不足,将“无声的”舞蹈丰富为“有声的”艺术,把侨批文化说深说透。

图片4.jpg

用好侨批资源创新讲好党史故事

《侨批·家国》也是江门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结合侨批文化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新实践。

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五邑华侨华人以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奔走四海、奋力鼓呼、英勇斗争,留下了众多青史留名、可歌可泣的故事。作为“家书”,一纸侨批承载了众多五邑华侨报效家国的故事。

《侨批·家国》也讲述了百年党史中华侨华人热忱报国的故事。舞剧以侨批为线索,以江门华侨华人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华侨华人与家国命运交织的故事。剧中男主角黄齐家身负国仇家恨、久怀报国之志,英勇抗日,壮烈牺牲;男配角余振国是黄齐家好友,信奉“实业救国”,漂洋过海艰苦创业,逐渐成为一位知名的爱国侨领,长期支援祖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几位主人公共同传递出五邑先侨艰苦奋斗、爱国爱乡、报效家国的精神与力量。 

舞剧以丰富的内涵、创新的解读、新颖的形式,把百年党史中五邑华侨华人的家国担当呈现在观众眼前,让侨批“活”起来,把教育“融”进去,把精神“传”开来,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发掘利用侨批文化资源传承红色精神,是江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亮点。除《侨批·家国》以外,今年以来,江门不断丰富侨批文化内涵,拓展研究领域,创新表现形式,讲述好百年党史中广大华侨华人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今年以来,江门在全国首推“侨批中的党史”,在大量侨批史料中,精心拾取侨批中的党史印记,将其置身于百年坐标中进行观察和解读,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潮流形式传播推广,开辟了侨批活化的新领域,提供了党史研究的新视角。

此外,今年4月,“家国情怀寄尺素——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首次走进位于北京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并在一天之内两次登上央视新闻节目。7月,该展览走进广东省博物馆,并融入“侨批中的党史”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侨批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展览也被列入“2021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名单。

图片5.jpg

唤起共同记忆凝聚侨心侨力

《侨批•家国》不仅是侨批文化的艺术化创新呈现,更是百年华侨精神的时代回响,对江门以侨批故事讲好侨乡故事、中国故事,凝聚侨心侨力,画好最大同心圆具有重要意义。

回望百年奋斗历程可以看到,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

侨批里的故事,实际上也折射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故事。《侨批•家国》剧中人物黄齐家、余振国、方心都是五邑华侨华人的形象缩影,在国将不国、家不成家的时候,五邑乡亲飘洋过海艰苦创业;在民族独立、国人自强的时候,华侨华人投身革命保家卫国;在国运兴隆、百业待兴的时候,华侨华人回国创业建设家乡,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较于纸张文字,舞蹈艺术生动直观且具有感染力。《侨批•家国》通过舞蹈的形式,有利于拓展人们对海内外中华儿女精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将进一步唤起海外华侨华人共同的家国记忆,推动中国故事、中国文化的传播,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贡献江门力量。

“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华侨华人,不忘祖国,不忘祖籍,热情地支持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他们的功勋永远值得铭记,他们的精神永远令人景仰。”主办方表示,舞剧所展现的华侨共同记忆和彰显的华侨精神,将进一步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同心同德,继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欧阳雪】

第17522天:“老兵”的稻田

苏北的水稻陆续开镰。盼了好些日子的“老家”新米,就要到了。一直牵挂着这块稻田,想着能够一起做点什么,为更多人的饭碗,也为食品更放心、更绿色,价格也更实惠、亲民。2018年夏天,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赴江苏黄桥的生态参访,受到王传瑞的热情接待。那时候,他经营的瑞鑫家庭农场刚刚起步,如今一晃已经七八年过去了,王传瑞还守着这块土地,做他认为自己能做也想尽力做好的事情。这些年,为寻找更放心的食

绥芬河:国庆前夕“中国红”遍山城 浓浓氛围迎华诞

在市区大街小巷国旗高悬、装扮一新,浓厚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处处传递着对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的热切期盼。据介绍,为让节日氛围提前升温,绥芬河市城管局及相关部门早在9月中旬便启动国庆环境布置工作。工作人员聚焦市中心主干道、商业核心区、公园广场及边

鞍山文化活动家朱悦侨履新香港国际音乐节沪辽赛区 推动“新国风音乐”融合创新

从鞍山旗袍文化推广者到国际文化交流使者,朱悦侨以多元身份深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近日,朱悦侨再获“第十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2025华明奖创新流行音乐大赛上海市及辽宁省赛区负责人”聘任,将通过打造“新国风音乐”赛道,探索音乐、时尚与文化经贸的跨界融合,助力沪辽港三地文化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发展。

克山县"三亮领航"多维践行雷锋精神 专项行动构筑新时代文明坐标

通过文化浸润、健康守护、精神传承、惠民服务四大专项行动,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该县以系统化、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落实,全面激活县域精神文明建设新动能。【书香护苗行动】多维阅读空间培育时代新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文旅系统打造"书香克山"样板

“机遇中国·魅力德州”主题感知体验活动走进德州市德城区

跑驴、秧歌、剪纸、绘制红绿彩……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3月1日,来自德州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12名外国留学生走进德州市德城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造非遗体验之旅”。留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德州特色手造非遗项目,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德城区新湖街道顺城社区“黄河大集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留学生们被

鞍山:留学生游千山、吃元宵、猜灯谜乐享中国节

活动由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合局(市政府外办)、千山风景区管委会、辽宁千山旅游集团和鞍山师范学院等共同承办。活动期间,鞍山师范学院6名来自波兰、白俄罗斯、土耳其、贝宁、日本等国的留学生与外籍教师,先后走进高新区汪

绥芬河:元宵佳节文化娱乐活动多姿多彩

元宵佳节,地处中俄口岸城市绥芬河以猜灯谜、品汤圆、制花灯等多种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让传统佳节焕发新时代温情。民俗传承添年味 灯谜楹联映春韶 绥芬河市图书馆联合新华社区开展的"灯火映元宵 迷境藏春韶"活动率先拉开节日序幕。千盏红灯笼与新春楹联交相辉映,百余条涵盖文史知识的灯谜吸引市民驻足。他们中间,有祖孙三代携手解谜、也有青年学子组团攻关的场景处处可见,猜中者手捧生肖文创奖品笑

龙岩高速:五福迎春运 温情暖归途

福是什么,是在外游子路上再堵也要回家的期盼。对于福建高速人来说,保畅是福、微笑是福、安全是福、敬业是福、暖心是福。春运伊始,来看高速人如何“花式”送福。送您一张保畅“福”联合高速交警、高速行政执法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易堵路段桌面推演、部署关口前移等工作,以“一路多方”切实维护高速的安全畅通。送您一张微笑“福”当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会爱上

俄罗斯师生交流团专程绥芬河沉浸式体验中国春节

我国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将至,来自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20余名师生组成的交流团,专程来到百年口岸绥芬河,切身体验一次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独特魅力。师生们第一站来到了绥芬河市市教育第一幼儿园,在这里,他们首先体会到,幼儿园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俄罗斯师生们全身心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之中,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吸引俄罗斯师生

龙猪共舞 聚力振兴 - 写在中华龙猪节暨猪业品牌发展大会即将开幕之际

中华大地是文明的厚土。五千多年来,先祖们用勤劳与智慧、用牺牲与坚韧创造了世界上最优雅高效的汉字、最为悠久深邃的中华文化,形成了最为完整独特的农耕文明和价值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华夏文脉永续、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固,成为打不败压不垮的东方巨龙。以生猪为首的畜牧业是与狩猎、种植并驾的三大最古老经济形态,是确保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支撑之一。居有其舍,舍下有猪方为家;在

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 - 亚太主流媒体采风现场学“划龙舟”

来自巴基斯坦、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20余家主流媒体代表,从“冰雪”“文化”“亚冬”“科技”“民生”五个维度,报道并展示哈尔滨多元城市形象、丰富冰雪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助力明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来自亚太主流媒体纷纷打卡哈尔滨松花江畔采冰节现场往届冰上龙舟赛现

乡村教师李平:助力“村里的孩儿”逐梦飞翔

李平成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并策划发起了“蒲公英计划”,号召更多的有爱心、有热情的青年朋友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成为孩子们身边的点点星光,照亮未来,助梦飞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