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城市百科】汕头市-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

汕头,简称“汕”,广东省辖地级市,潮汕四市之一,汕潮揭都市圈城市,经济特区,位于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邻揭阳,南濒南海,与台湾隔海相望,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内海湾的城市。 [7-8]  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总面积2199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汕头常住人口为550.2031万人。 

001.jpg

汕头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中国著名侨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文具生产基地、国家交通枢纽城市。素有“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美称。

汕头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兴盛地之一。 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头潮汕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点,以潮汕方言、潮汕英歌舞、潮剧、潮菜、潮绣、工夫茶、潮汕工艺、潮汕抽纱、潮汕民居、潮汕善堂、潮汕商帮、潮汕木雕、迎老爷、出花园、三山国王等特色文化为代表。汕头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同胞500多万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3月,汕头获得2021年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为继北京、广州、南京、杭州后第五个获得洲际综合性运动会举办权的中国城市。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汕头”名由“沙汕头”简称演变而来,用作潮汕地区行政区名称始于1956年、止于1991年,现指汕头市。

建制沿革

广东省汕头市地域由原潮州府潮阳县、澄海县、南澳县合置。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潮州市、揭阳市、汕头市三个地级市自古同属一个行政区,古代隶属广东义安郡、潮州府,当代隶属广东潮汕、汕头市,1991年12月,原汕头地级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

汕头市人文历史悠久,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潮汕已有一万年以上的人类生活史,八千年的史前文化史和人类文明 ,五六千年的文明史。

夏商周三代属百越地,夏商时期属海阳国(南瓯国),商朝时为南越地。

秦朝至三国隶属南海郡揭阳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自此,潮汕地区始有正式行政建制。南海郡揭阳县域包括今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和揭阳市,以及汕尾市部分、梅州大部、福建省漳州南部一带。 [27]

晋朝至清朝,隶属广州义安郡、潮州府。

晋咸和六年(331年)将揭阳县划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隶属东官郡。

晋义熙九年(413年)析东官郡置义安郡,以秦汉揭阳县地域置义安郡,郡治驻海阳县,辖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5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以原义安郡地域置潮州,州治驻海阳县,潮州府辖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程乡6县。

唐承隋制,仍称潮州,唐朝潮州辖海阳、潮阳、程乡3县,州境今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部分、梅州市大部。唐朝以来潮汕凭借地缘优势成为海上商贸门户。 [28]  汕头北片的市区唐末五代时期便有灵聚庵存在。

宋朝时砂尾(今金砂乡)已形成聚落,沟南、鱼洲亦已有居民。北宋宣和三年(1211年)析潮州海阳县重置潮州揭阳县时,汕头市北片属其辖区;汕头市南片的濠江古为潮阳县建制的招收都,宋时增设了砂浦都,此时招收都、砂浦都仍然属潮阳县管辖。

元朝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

明初设蓬州千户所,所治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蓬洲都夏岭。明嘉靖年间潮州府新置澄海县时,汕头市北片脱离揭阳县,改属潮州府澄海县,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汕头市濠江区仍属潮州府潮阳县。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析海阳县怀德乡之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3都,揭阳县延德乡之鮀江、鳄浦、蓬州3都,饶平县之苏湾都共7都,置澄海县,隶属潮州府,其县治设于下外莆之辟望村(今澄城)。

清康熙年间于潮州府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汕头素有“百载商埠”之称。清咸丰八年(1858年)辟潮州府澄海县鮀浦司沙汕头为通商口岸。

民国元年(1912年)置南澳县。

民国元年(1912年),海阳县更名为潮安县。

民国元年1914年属广东省潮循道,道治在汕头,曾一度改驻潮州城,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惠州、河源7市。

1921年3月,沙汕头设立汕头市政局。

1921年7月,汕头市政局成立汕头市政厅,与澄海县分治。

1930年,汕头市政局设汕头市,隶属广东省政府。

1936年,属广东省第五区,署治驻潮安县,后迁往汕头,第五区辖境今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和丰顺县。

新中国成立之后至1991年,先后隶属广东省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地区。

新中国成立之初置广东省潮汕专区。

1952年,置广东省粤东行政区,治驻潮安县,辖21县,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惠州、河源7市。

1953年1月,拆潮安县属和城属的城关镇,设潮安市,当年改名潮州市,县市平行并立,同属粤东行署领导。

1956年置汕头地区专员公署,署治驻汕头市,汕头专区管辖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惠来、大埔、普宁、澄海、丰顺、南澳、海丰、陆丰、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平远、镇平18县和汕头市,汕头专区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梅州5市。

1958年底,撤销潮州市建制,并入潮安县。

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州市。

1965年7月,由汕头专区揭阳县划出西北部13个公社(镇),陆丰县划出2个公社,成立揭西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而得名揭西,县政府驻河婆镇,属汕头专区管辖。

1968年,成立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治驻汕头市,汕头地区辖潮安、潮阳、揭阳、揭西、澄海、普宁、饶平、惠来、南澳、陆丰、海丰11县和汕头市,汕头地区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

1979年8月1日,潮安县恢复潮州市建制,隶属汕头地区管辖。

1980年1月,以潮州镇和下津、六亩、卧石、黄金塘、社光5个大队的地域重建潮州市,县、市再次分开建制,隶属汕头地区管辖。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汕头市龙湖区试办经济特区,范围1.6平方千米。

1983年7月,潮安县并入潮州市,隶属汕头市管辖。

1983年7月,汕头地市合并,汕头市为省直辖市,辖今揭阳、饶平、澄海区、南澳、潮阳、普宁、惠来、揭西、海丰、陆丰、县级潮州市等10县1市及安平等5区。汕头市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汕尾4市。

1983年9月,海陆丰改属惠阳地区(1988年海陆丰设今汕尾市)后,汕头市辖境今汕头、潮州、揭阳3市。

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千米,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1991年4月,汕头经济特区区域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千米。

1991年12月,汕头市分治为今汕头、潮州、揭阳三市,饶平县归潮州市管,揭西县、普宁县、惠来县归揭阳市管,南澳县、澄海县、潮阳县、经济特区等归汕头市管。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原潮州市的区划为新设置的湘桥区和新恢复的潮安县。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行政区划作出调整,潮阳、澄海撤市建区,原市区5个区调整合并为3个区,其中河浦、达濠两个区合并为濠江区;升平、金园两区合并为金平区;龙湖区保留,将原属澄海市的外砂镇、新溪镇划归龙湖区;澄海市撤市设区;潮阳市撤市分设潮阳、潮南两个区。

对台历史

《资治通鉴·隋纪五》、《陈稜传》和《东夷传·流求国》明确记载了陈稜、张镇周率领万余隋军从义安郡扬帆出发经略流求,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成功拓展海洋生存空间,挺进第一岛链的出发地,义安郡在诸地方志中是最耀眼的亮点。

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海运和贸易的发达。

明朝以来,潮州府南澳岛成为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全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对与台湾合作发展意义深远。 明万历年年间南澳成为郑成功东征驱逐荷夷、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重要基地,是他一生光辉的发祥地。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汕头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市政府驻地金平区。

地理环境

汕头位于东经116°14′至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面积2064.4平方千米。汕头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厦漳泉三角区(注:即厦门、漳州、泉州沿海经济开放区)、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地形地貌

汕头地貌以三角洲冲积平原为主,占汕头市面积63.62%,丘陵山地次之,占土地面积30.40%,台地等占总面积5.98%。汕头市地处海滨冲积平原之上,处在粤东的莲花山脉到南海之间,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整个地形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是中低山——丘陵,台地或阶地——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海岸前沿的砂陇和海蚀崖——岛屿。东北部有莲花山脉,西北是桑浦山,西南有大南山。东南部沿海沿出江口处为冲积平原或海积平原和海蚀地貌以及港湾和岛屿的分布。韩江、榕江、练江的中、下游流经市境,三江出口处成冲积平原,是粤东最大的平原。

汕头依海而立,靠海而兴,市区及所辖各县(区)均临海洋。汕头海岸线曲折,岛屿多。汕头市海岸线和岛岸线长达289.1千米,纳入汕头市海洋功能区域工作面积约1万平方千米,是陆域面积的5倍之多。汕头市有大小岛屿40个,最大的海岛是南澳岛,岛西部高峰海拔587米,是汕头的最高峰。南澳岛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周围有南澎列岛、勒门列岛、凤屿、虎屿等。

气候

汕头境内大部分属亚热带,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在东北信风带的南缘。汕头市地处亚欧大陆的东南端、太平洋西岸,濒临南海。冬季常吹偏北风,夏季常吹偏南风或东南风,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北回归线从汕头市区北域通过。

汕头市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春季潮湿,阴雨日多;初夏气温回升,冷暖多变,常有暴雨;盛夏虽高温而少酷暑,常受台风袭击;秋季凉爽干燥,天气晴朗,气温下降明显;冬无严寒,但有短期寒冷。汕头年日照2000~2500小时,日照最短为3月份。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多集中在4~9月份。年平均气温18℃~22℃,最低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35℃~38℃,多出现于7月中旬至8月初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期间。冬季偶有短时霜冻。

水文

汕头市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江河径流和地下水所构成。地表径流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径流深79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流量16.42亿立方米。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榕江、练江、濠江和雷岭河等。

韩江,流域面积30112平方千米,全长470千米,上游梅江和汀江在三河坝汇流为韩江,过潮州市流入汕头市区和澄海市,从五个口门出海。潮安站多年平均径流量254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478亿立方米 (1983年),最小年径流量112亿立方米(1963年),下游五个出口均筑有拦河桥闸御咸蓄淡,韩江丰富的过境水量,为我市的主要供水水源。

榕江,流域面积4408平方千米。主流南河和支流北河在揭阳市双溪咀汇合为榕江,向南流经潮阳市,在关埠注入牛田洋海域。全长175千米 (潮阳市境段长60千米,面积334.21平方千米,属潮感河段)。榕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5.6亿立方米。三洲南岸引榕和潮水溪(引榕)为潮阳市榕江片农业和乡镇供水的重要水源。

练江,流域面积1353平方千米,长72千米。发源于普宁市境内,流经潮阳市、过海门湾桥闸出海。潮阳市境内面积838.5 平方千米。练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0.4亿立方米潮阳市境内已建有中型水库7宗、小一型水库18宗及一批小型塘库,总库容2.56亿立方米它在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除害兴利效益。

濠江,流域面积137平方千米,长16千米。位于汕头市区,乃是港湾潮汐通道。

雷岭河,发源于潮阳市雷岭镇,流域面积444平方千米,潮阳市境内面积61平方千米,下游流经惠来县出海。

韩江、榕江和练江流经汕头市的多年平均过境水量共263.23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汕头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量7.39亿立方米。 汕头建成江海堤围91宗,总长864千米,其中海堤303千米;建成各类功能的水闸613座,其中大型水闸8座,中型水闸15座;建成水库山塘524座,其中中型水库8座,小型水库192宗;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7宗;建成机电排灌装机4.64万千瓦;打井47437眼;已开发水电站63宗,小水电装机1.74万千瓦,年发电量3766万千瓦时。全市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15.4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71.99万亩,治涝58.87万亩。 [43]

土地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汕头市土地总面积2179.95平方千米(326.99万亩),其中城镇村、工矿及交通运输用地85.15万亩,耕地57.02万亩(如包含可作为耕地考核地类34.49万亩,则汕头市耕地为91.51万亩),园地、林地、草地115.15万亩,水域、水利设施用地及其他土地69.66万亩。

矿产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汕头市所属区域已找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从已有区域地质勘查成果来看,汕头市区域地质的显著特征是中生代侵入岩花岗岩类发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及海相沉积发育,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种类颇多,分布较广。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在澄海、潮阳等地花岗岩类分布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滨海地带。区内的矿产以钨、稀土、玻璃用砂、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及矿泉水、地下热水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勘查开发前景甚好。锡、金、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及高岭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矿潜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筑原料资源。

海洋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汕头市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仅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就有7处,市区的珠池、马山、苏埃、广澳等4处港址可建1—10万吨级码头泊位69个。

有多处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200米等深线内渔场面积5.3万平方千米,适宜海水养殖,滨海盛产海盐。近海已知的鱼类有471种、虾蟹类17种、贝类30多种、藻类近20种。

风力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汕头南澳岛是广东省第一大岛,由于海峡的喉道效应和迎风地形的突起受到的动力抬升作用,使南澳岛具有十分丰富的风力资源,有“风县”之称,成为全国三大风力发电场之一。

其年平均风速8.54米/秒,年有效风速累计时数7215小时和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678瓦/平方米;尤其是东半岛果老山的平均风速高达10.14米/秒,计得年平均风能功率1153瓦/平方米,其风速之大在全国所有风场中名居首位,其风能之强高于北欧、北美100~500瓦/平方米的均值,风场电力资源实测值达到世界气象组织对全球风能资源划定10个等级的第7等级。荷兰风能专家在该岛考察,誉“南澳风况属世界最佳之列”。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66.48万人,当年出生人口7.72万人,出生率13.52‰,人口自然增长率9.0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576人,相当于全省的4.5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汕头常住人口为550.2031万人。

民族

汕头常住人口中,汉族占了99%,另有极少量少数民族。汕头市常住人口中共有3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5000人,占总人口不到0.1%。

经济

2020年汕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2730.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3亿元,增长0.0%;第二产业增加值1303.56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1303.99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5∶47.7∶47.8。

2019年,汕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4.08亿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7669元,增长5.6%。

2019年,汕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23亿元,比上年增长5.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6.80亿元,增长17.7%;

2019年,汕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9%;

2019年,汕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4.34亿元,比上年增长7.0%;

2019年,汕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13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消费性支出20945元,增长9.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6元,增长8.0%,人均消费性支出23854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增长9.2%,人均消费性支出15373元,增长9.4%。

第一产业

2019年,汕头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6.5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86亿元,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107.59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0.94亿元,增长9.4%;牧业产值30.36亿元,下降11.3%;渔业产值73.16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82亿元,增长21.4%。 [12]  汕头招商局港口集团表示:2019年12月份, 散货吞吐量完成36.6万吨, 集装箱完成9.7万标箱。船舶平均在港停时0.86天,千吨货停时0.08天。1-12月散货吞吐量完成673.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7%,集装箱完成93.28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6.7%船舶平均在港停时0.96天,千吨货停时0.09天。

第二产业

2019年,汕头市完成工业增加值比2018年增长3.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0.8%。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1%与3.5%。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3%,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2.8%。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集体企业下降4.9%、股份制企业增长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3%;大中型企业下降1.2%;轻、重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增长0.4%,完成工业出口交货值下降5.2%,工业产品销售率95.5%。

2019年,汕头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87个,其中亏损企业160个,比上年增长16.8%;实现利润总额221.68亿元,增长9.0%,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8.57亿元,下降9.3%。

第三产业

2019年,汕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4.34亿元,比上年增长7.0%。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37.88亿元,增长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56.46亿元,增长9.3%。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1783.57亿元,增长7.0%;餐饮收入额110.76亿元,增长8.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10.71亿元,增长20.2%。

2019年末,汕头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3861.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14.33亿元,增长11.5%;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64.33亿元,增长0.2%。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2168.92亿元,增长10.9%。其中,住户贷款975.21亿元,增长21.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191.66亿元,增长3.2%;银行结汇收入56.42亿美元,下降2.6%。

2019年,汕头全市有保险公司47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保费收入10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2019年,汕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2019年,汕头房地产开发投资340.65亿元,比上年下降23.9%,商品房销售面积388.07万平方米,下降18.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35.28万平方米,下降22.5%。商品房销售额348.63亿元,下降23.1%,其中住宅销售额278.40亿元,下降28.6%。


【责任编辑:李文文】

第17522天:“老兵”的稻田

苏北的水稻陆续开镰。盼了好些日子的“老家”新米,就要到了。一直牵挂着这块稻田,想着能够一起做点什么,为更多人的饭碗,也为食品更放心、更绿色,价格也更实惠、亲民。2018年夏天,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赴江苏黄桥的生态参访,受到王传瑞的热情接待。那时候,他经营的瑞鑫家庭农场刚刚起步,如今一晃已经七八年过去了,王传瑞还守着这块土地,做他认为自己能做也想尽力做好的事情。这些年,为寻找更放心的食

绥芬河:国庆前夕“中国红”遍山城 浓浓氛围迎华诞

在市区大街小巷国旗高悬、装扮一新,浓厚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处处传递着对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的热切期盼。据介绍,为让节日氛围提前升温,绥芬河市城管局及相关部门早在9月中旬便启动国庆环境布置工作。工作人员聚焦市中心主干道、商业核心区、公园广场及边

鞍山文化活动家朱悦侨履新香港国际音乐节沪辽赛区 推动“新国风音乐”融合创新

从鞍山旗袍文化推广者到国际文化交流使者,朱悦侨以多元身份深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近日,朱悦侨再获“第十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2025华明奖创新流行音乐大赛上海市及辽宁省赛区负责人”聘任,将通过打造“新国风音乐”赛道,探索音乐、时尚与文化经贸的跨界融合,助力沪辽港三地文化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发展。

克山县"三亮领航"多维践行雷锋精神 专项行动构筑新时代文明坐标

通过文化浸润、健康守护、精神传承、惠民服务四大专项行动,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该县以系统化、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落实,全面激活县域精神文明建设新动能。【书香护苗行动】多维阅读空间培育时代新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文旅系统打造"书香克山"样板

“机遇中国·魅力德州”主题感知体验活动走进德州市德城区

跑驴、秧歌、剪纸、绘制红绿彩……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3月1日,来自德州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12名外国留学生走进德州市德城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造非遗体验之旅”。留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德州特色手造非遗项目,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德城区新湖街道顺城社区“黄河大集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留学生们被

鞍山:留学生游千山、吃元宵、猜灯谜乐享中国节

活动由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合局(市政府外办)、千山风景区管委会、辽宁千山旅游集团和鞍山师范学院等共同承办。活动期间,鞍山师范学院6名来自波兰、白俄罗斯、土耳其、贝宁、日本等国的留学生与外籍教师,先后走进高新区汪

绥芬河:元宵佳节文化娱乐活动多姿多彩

元宵佳节,地处中俄口岸城市绥芬河以猜灯谜、品汤圆、制花灯等多种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让传统佳节焕发新时代温情。民俗传承添年味 灯谜楹联映春韶 绥芬河市图书馆联合新华社区开展的"灯火映元宵 迷境藏春韶"活动率先拉开节日序幕。千盏红灯笼与新春楹联交相辉映,百余条涵盖文史知识的灯谜吸引市民驻足。他们中间,有祖孙三代携手解谜、也有青年学子组团攻关的场景处处可见,猜中者手捧生肖文创奖品笑

龙岩高速:五福迎春运 温情暖归途

福是什么,是在外游子路上再堵也要回家的期盼。对于福建高速人来说,保畅是福、微笑是福、安全是福、敬业是福、暖心是福。春运伊始,来看高速人如何“花式”送福。送您一张保畅“福”联合高速交警、高速行政执法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易堵路段桌面推演、部署关口前移等工作,以“一路多方”切实维护高速的安全畅通。送您一张微笑“福”当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会爱上

俄罗斯师生交流团专程绥芬河沉浸式体验中国春节

我国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将至,来自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20余名师生组成的交流团,专程来到百年口岸绥芬河,切身体验一次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独特魅力。师生们第一站来到了绥芬河市市教育第一幼儿园,在这里,他们首先体会到,幼儿园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俄罗斯师生们全身心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之中,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吸引俄罗斯师生

龙猪共舞 聚力振兴 - 写在中华龙猪节暨猪业品牌发展大会即将开幕之际

中华大地是文明的厚土。五千多年来,先祖们用勤劳与智慧、用牺牲与坚韧创造了世界上最优雅高效的汉字、最为悠久深邃的中华文化,形成了最为完整独特的农耕文明和价值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华夏文脉永续、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固,成为打不败压不垮的东方巨龙。以生猪为首的畜牧业是与狩猎、种植并驾的三大最古老经济形态,是确保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支撑之一。居有其舍,舍下有猪方为家;在

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 - 亚太主流媒体采风现场学“划龙舟”

来自巴基斯坦、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20余家主流媒体代表,从“冰雪”“文化”“亚冬”“科技”“民生”五个维度,报道并展示哈尔滨多元城市形象、丰富冰雪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助力明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来自亚太主流媒体纷纷打卡哈尔滨松花江畔采冰节现场往届冰上龙舟赛现

乡村教师李平:助力“村里的孩儿”逐梦飞翔

李平成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并策划发起了“蒲公英计划”,号召更多的有爱心、有热情的青年朋友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成为孩子们身边的点点星光,照亮未来,助梦飞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