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对外公布。《规划》结合中山实际,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山科技创新发展的定位目标和重点任务。即,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条主线”,围绕优化创新发展空间布局、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构建新型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开放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环境“6大重点方向”布局科技创新发展主要任务。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山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效能显著提升,形成科学、高效、联动的创新发展体系,建设更具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创新成果转化基地。
《规划》从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创新基础显著增强、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并形成14个量化的预期性指标。其中,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高,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科技成果产出水平不断提升,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健康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十四五”期间,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引进培育一批高水平人才团队,凝聚打造一支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队伍,重点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创新科研团队达到80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达30人。
信息来源:中山日报
【责任编辑:欧阳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