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神品印石 鞍山老坑“艾叶绿”放异彩

中经联播讯(张士龙)日前,西泠印社成立120年庆祝活动在浙江杭州陆续进行。在活动中,辽宁鞍山老坑出品的“艾叶绿”玉石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纷纷表示重出江湖的辽宁鞍山老坑“艾叶绿”再次印证,世界的宝玉石在中国,中国的宝玉石在辽宁,历史记载的“最上品”、被推崇为“天下第一美石”的“艾叶绿”玉石名副其实众望所归。

艾叶绿1).jpg

辽宁科技大学新石种研究团队队员,岫岩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玉雕工匠、国际工艺美术大师的陈刚教授介绍,“艾叶绿”始现于南宋,产于福建、浙江、辽宁,而以辽宁所产被推崇为“神品”,其地位远高于近百年来新推崇的田黄。千百年来,“艾叶绿”在历代文人雅士心目中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由于明代已绝产所出绝罕,明清至今,成为极为罕见的旷世奇珍。辽宁科技大学新石种研究团队追根溯源、标本排查、雕篆类比,初步确定鞍山境内有两处矿山出产的粘土矿物质玉为辽宁老坑“艾叶绿”石。新发现的“艾叶绿”除质地温透精绝外,它的颜色更是浓艳鲜嫩,翠绿无比。目前,在国内的博物馆以及收藏家手中,均有辽宁老坑“艾叶绿”的印章收藏,其说明了辽宁出产“艾叶绿”有历史的佐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艾叶绿2).jpg

参加西泠印社成立120年庆祝活动的栾传益老师认为,辽宁鞍山出现的这种“艾叶绿”已经达到了古书记载以及篆刻爱好者眼中的标准,所以看到的这些“艾叶绿”类的印章很兴奋,虽然没有打磨抛光等后续加工,已经可以看到“艾叶绿”的光彩了。西泠印社五老之一、91岁的林乾良先生拿到鞍山产的“艾叶绿”爱不释手,连连表示中国地大物博物华天宝,宝玉石比比皆是,辽宁是一个产宝的地方,辽宁老坑的“艾叶绿”历史悠久天下闻名,目前能有这么上品的“艾叶绿”实在是国家之幸、辽宁之幸、鞍山之幸。西泠印社出版社社长江吟是雕刻专家,看到鞍山产的“艾叶绿”如获至宝,当场拿起篆刻刀进行操作后表示,硬度2.5,非常适合雕刻印章等。江吟表示,辽宁老坑“艾叶绿”印石石质细腻温润,触之如脂,柔而易攻,软硬度适中,在摩氏2.5度适合入刀,石质太硬,刻不动,石质太软,则出不来金石味。

艾叶绿3).jpg

辽宁是中国玉文化发源地之一,历经朝代变迁、斗转星移,千年传承始终不曾停止,留存至今的玉石、玉雕精品佳作至今仍在群星闪耀。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的人工制品玉器等,年代约距今3万多~2万年,在风格上继承了北京人的石器传统。辽宁老坑“艾叶绿”重现,标志着东北玉文化板块的复苏,给东北乃至国内篆刻业必将带来深远影响。深挖历史渊源,构建辽宁石文化特色体系,用文化去解读“艾叶绿”石何以被称为“神品”和第一。

艾叶绿4).jpg

陈刚教授表示,玉实际上是我国古代社会安定、繁荣、和谐、幸福的物化和象征。近些年来我们团队对辽宁所产绿石依据历史文献对“艾叶绿”石的描述一一比对,并进行印钮雕刻、印文篆刻,系统研究辽宁所产绿石材质,得出初步结论,辽宁省鞍山市两处矿上所产粘土矿物质玉(主要矿物成份为绿泥石)符合历史描述。辽宁老坑“艾叶绿”石文化作为中华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仅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还拥有催生新产业和旅游等多方面的价值。对确定辽宁老坑“艾叶绿”石并对其文化和理论探索将在保护、开发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2020年故宫展上,老坑艾叶绿印石作为重器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它的魅力。艾叶绿印之雕刻以古为师,薪火相传,在新时代,搭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风帆,将再次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崔岳莺】

第17522天:“老兵”的稻田

苏北的水稻陆续开镰。盼了好些日子的“老家”新米,就要到了。一直牵挂着这块稻田,想着能够一起做点什么,为更多人的饭碗,也为食品更放心、更绿色,价格也更实惠、亲民。2018年夏天,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赴江苏黄桥的生态参访,受到王传瑞的热情接待。那时候,他经营的瑞鑫家庭农场刚刚起步,如今一晃已经七八年过去了,王传瑞还守着这块土地,做他认为自己能做也想尽力做好的事情。这些年,为寻找更放心的食

绥芬河:国庆前夕“中国红”遍山城 浓浓氛围迎华诞

在市区大街小巷国旗高悬、装扮一新,浓厚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处处传递着对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的热切期盼。据介绍,为让节日氛围提前升温,绥芬河市城管局及相关部门早在9月中旬便启动国庆环境布置工作。工作人员聚焦市中心主干道、商业核心区、公园广场及边

鞍山文化活动家朱悦侨履新香港国际音乐节沪辽赛区 推动“新国风音乐”融合创新

从鞍山旗袍文化推广者到国际文化交流使者,朱悦侨以多元身份深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近日,朱悦侨再获“第十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2025华明奖创新流行音乐大赛上海市及辽宁省赛区负责人”聘任,将通过打造“新国风音乐”赛道,探索音乐、时尚与文化经贸的跨界融合,助力沪辽港三地文化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发展。

克山县"三亮领航"多维践行雷锋精神 专项行动构筑新时代文明坐标

通过文化浸润、健康守护、精神传承、惠民服务四大专项行动,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该县以系统化、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落实,全面激活县域精神文明建设新动能。【书香护苗行动】多维阅读空间培育时代新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文旅系统打造"书香克山"样板

“机遇中国·魅力德州”主题感知体验活动走进德州市德城区

跑驴、秧歌、剪纸、绘制红绿彩……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3月1日,来自德州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12名外国留学生走进德州市德城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造非遗体验之旅”。留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德州特色手造非遗项目,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德城区新湖街道顺城社区“黄河大集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留学生们被

鞍山:留学生游千山、吃元宵、猜灯谜乐享中国节

活动由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合局(市政府外办)、千山风景区管委会、辽宁千山旅游集团和鞍山师范学院等共同承办。活动期间,鞍山师范学院6名来自波兰、白俄罗斯、土耳其、贝宁、日本等国的留学生与外籍教师,先后走进高新区汪

绥芬河:元宵佳节文化娱乐活动多姿多彩

元宵佳节,地处中俄口岸城市绥芬河以猜灯谜、品汤圆、制花灯等多种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让传统佳节焕发新时代温情。民俗传承添年味 灯谜楹联映春韶 绥芬河市图书馆联合新华社区开展的"灯火映元宵 迷境藏春韶"活动率先拉开节日序幕。千盏红灯笼与新春楹联交相辉映,百余条涵盖文史知识的灯谜吸引市民驻足。他们中间,有祖孙三代携手解谜、也有青年学子组团攻关的场景处处可见,猜中者手捧生肖文创奖品笑

龙岩高速:五福迎春运 温情暖归途

福是什么,是在外游子路上再堵也要回家的期盼。对于福建高速人来说,保畅是福、微笑是福、安全是福、敬业是福、暖心是福。春运伊始,来看高速人如何“花式”送福。送您一张保畅“福”联合高速交警、高速行政执法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易堵路段桌面推演、部署关口前移等工作,以“一路多方”切实维护高速的安全畅通。送您一张微笑“福”当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会爱上

俄罗斯师生交流团专程绥芬河沉浸式体验中国春节

我国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将至,来自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20余名师生组成的交流团,专程来到百年口岸绥芬河,切身体验一次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独特魅力。师生们第一站来到了绥芬河市市教育第一幼儿园,在这里,他们首先体会到,幼儿园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俄罗斯师生们全身心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之中,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吸引俄罗斯师生

龙猪共舞 聚力振兴 - 写在中华龙猪节暨猪业品牌发展大会即将开幕之际

中华大地是文明的厚土。五千多年来,先祖们用勤劳与智慧、用牺牲与坚韧创造了世界上最优雅高效的汉字、最为悠久深邃的中华文化,形成了最为完整独特的农耕文明和价值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华夏文脉永续、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固,成为打不败压不垮的东方巨龙。以生猪为首的畜牧业是与狩猎、种植并驾的三大最古老经济形态,是确保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支撑之一。居有其舍,舍下有猪方为家;在

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 - 亚太主流媒体采风现场学“划龙舟”

来自巴基斯坦、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20余家主流媒体代表,从“冰雪”“文化”“亚冬”“科技”“民生”五个维度,报道并展示哈尔滨多元城市形象、丰富冰雪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助力明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来自亚太主流媒体纷纷打卡哈尔滨松花江畔采冰节现场往届冰上龙舟赛现

乡村教师李平:助力“村里的孩儿”逐梦飞翔

李平成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并策划发起了“蒲公英计划”,号召更多的有爱心、有热情的青年朋友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成为孩子们身边的点点星光,照亮未来,助梦飞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