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宾县坚持“四轮驱动” 全力打造职业教育亮丽名片

中经联播讯(金薇 通信员杨丹)黑龙江省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相关要求,深入解放思想,摸索创建贯通培养、对口升学、产教融合、社会培训四条途径并驾齐驱的职业教育特色办学模式,坚持“四轮驱动”,逐渐形成立足宾县、对接省市、辐射全国的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宾县职业教育亮丽名片。

b86faddfe34a4e517ba5e077e27a417.jpg

坚持党建引领,贯彻立德树人最根本任务

深化理论武装。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内容,采取校党支部集体学习、党小组学习、青年理论大学习、专题辅导、党员述学等形式,广泛开展学习,激发建设教育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严格队伍管理。坚持以支部建设标椎化为重点,根据专业科室特点,科学设置成立8个党小组,统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活动建设。组织开展“非凡十年路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演讲、展览等形式交流心得体会、展示学习收获;深入社区、村屯开展“学习雷锋做义工”“关爱乡村孤老小红花”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强大凝聚力,营造学校师生积极奋进、融和向上的氛围。强化师德师风。坚定不移按照新时代职业教育新要求,加强党性修养,将《中小学教师违法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纳入理论学习,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e2ea0a8c8eaa8b17b6892a39bb55711.jpg

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拓展人才培养新模式

注重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坚持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目标,培养专业带头人14名,市、县级骨干教师1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4.3%,有效提升师德师风师能,实现了师资团队由专任教师到“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三梯度”专业成长。坚持升学就业“两手抓”。学校聚焦教学诊断与改进,坚持升学和就业并重,分类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实施特色办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就业率达到95%以上。2023年,学校175人参加专业对口升学考试(春季高考),一分段本科上线68人,并有4人分别取得计算机应用专业黑龙江省第一名、并列第五名、护理专业黑龙江省第三名的傲人成绩。深入探索贯通培养模式。持续做好中高职衔接,完成“3+2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备案”,同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佳木斯职业学院、牡丹江大学、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大数据)等7个专业的中高职贯通培养合作办学协议,学校已有300名学生实现贯通培养。推进落实“1+X”证书制度。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推进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自2021年获批会计、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4个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以来,先后共计121人参加并通过考试,通过率达到100%。

af8ac6e90f69e8255ca9e4cd37ce4a1.jpg

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能培训覆盖面广。学校积极与宾县农业农村局、水务局等部门紧密合作,开展作物生产、畜牧养殖、渔业生产、村干部技能提升、就业创业等各类培训80多期,累计培训1.3万人次。合作培训精准度高。积极与哈尔滨高泰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永和菜业沟通合作,开展企业职工培训236人次,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对接推动农民就业;与宾县小农夫合作社、谷物创隆合作社、毛家芍药中草药合作社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极大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产业推广助力经济。农学专业教师多年探索,对“三莓”的品种引进、栽培、加工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牵头创办欣跃“三莓”合作社,目前入社会员142户,种植面积4800亩,入社农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农业科研增产增收。积极承接《哈尔滨市万亩玉米创双千示范工程》和《玉米大面积高产示范》科研课题,建立学校玉米实验基地,进行玉米栽培、育种实验,研发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培育出“哈丰系列”玉米新品种,“哈丰2号”当年实现玉米亩产566.38公斤,较三年前平均增产112.8公斤,技术推广区增产玉米2.71亿公斤,增加经济收入3000万元。研发的“玉米立体通透栽培技术”获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7c82be39bd55056080e0f481a5706fb.jpg

打造实践基地,以资源共享推动职普融通

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深入落实哈尔滨市职业教育职普融通工程,全面启动“推动职业教育资源面向中小学生开放”项目,积极整合资源,将学校北侧果蔬基地打造成“中小学生劳动实践、职业启蒙教育基地”,为进一步推动职普融通打下坚实基础。精选作物培育展示。基地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有日光温室1栋、塑料大棚2栋,用于进行培育秧苗、特色蔬菜、试验种植等,露地用于进行小麦、大豆、高粱等大田作物,亚麻、花生等特色农作物种植、展示,还辟建了软枣猕猴桃、藤蔓瓜果栽培试验田,形成了集农作物、蔬菜、水果为一体的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一地多用”资源共享。“双师型”教师的实践科研平台,主要用于教学研究、农业科研课题实践,补齐教育短板,更新教学理念,形成科研成果;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平台,在实训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体验专业特点,感受工匠精神;中小学生启蒙教育平台,通过深入基地参观学习,认识各种农作物,了解植物从一粒种子到最后变成粮食的全过程,参与劳动感受农民的辛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宾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凝心聚力将学校打造成深化产教融合的风光带、开展社会培训的新窗口、促进职普融通的新平台,全力擘画宾县职业教育新蓝图。

 

【责任编辑:崔岳莺】

第17522天:“老兵”的稻田

苏北的水稻陆续开镰。盼了好些日子的“老家”新米,就要到了。一直牵挂着这块稻田,想着能够一起做点什么,为更多人的饭碗,也为食品更放心、更绿色,价格也更实惠、亲民。2018年夏天,我们还组织了一次赴江苏黄桥的生态参访,受到王传瑞的热情接待。那时候,他经营的瑞鑫家庭农场刚刚起步,如今一晃已经七八年过去了,王传瑞还守着这块土地,做他认为自己能做也想尽力做好的事情。这些年,为寻找更放心的食

绥芬河:国庆前夕“中国红”遍山城 浓浓氛围迎华诞

在市区大街小巷国旗高悬、装扮一新,浓厚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处处传递着对新中国成立76周年华诞的热切期盼。据介绍,为让节日氛围提前升温,绥芬河市城管局及相关部门早在9月中旬便启动国庆环境布置工作。工作人员聚焦市中心主干道、商业核心区、公园广场及边

鞍山文化活动家朱悦侨履新香港国际音乐节沪辽赛区 推动“新国风音乐”融合创新

从鞍山旗袍文化推广者到国际文化交流使者,朱悦侨以多元身份深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近日,朱悦侨再获“第十二届香港国际音乐节2025华明奖创新流行音乐大赛上海市及辽宁省赛区负责人”聘任,将通过打造“新国风音乐”赛道,探索音乐、时尚与文化经贸的跨界融合,助力沪辽港三地文化资源互通与产业协同发展。

克山县"三亮领航"多维践行雷锋精神 专项行动构筑新时代文明坐标

通过文化浸润、健康守护、精神传承、惠民服务四大专项行动,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矩阵。该县以系统化、专业化志愿服务体系为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落实,全面激活县域精神文明建设新动能。【书香护苗行动】多维阅读空间培育时代新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文旅系统打造"书香克山"样板

“机遇中国·魅力德州”主题感知体验活动走进德州市德城区

跑驴、秧歌、剪纸、绘制红绿彩……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提升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3月1日,来自德州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12名外国留学生走进德州市德城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手造非遗体验之旅”。留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德州特色手造非遗项目,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在德城区新湖街道顺城社区“黄河大集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留学生们被

鞍山:留学生游千山、吃元宵、猜灯谜乐享中国节

活动由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主办,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合局(市政府外办)、千山风景区管委会、辽宁千山旅游集团和鞍山师范学院等共同承办。活动期间,鞍山师范学院6名来自波兰、白俄罗斯、土耳其、贝宁、日本等国的留学生与外籍教师,先后走进高新区汪

绥芬河:元宵佳节文化娱乐活动多姿多彩

元宵佳节,地处中俄口岸城市绥芬河以猜灯谜、品汤圆、制花灯等多种形式庆祝自己的节日,让传统佳节焕发新时代温情。民俗传承添年味 灯谜楹联映春韶 绥芬河市图书馆联合新华社区开展的"灯火映元宵 迷境藏春韶"活动率先拉开节日序幕。千盏红灯笼与新春楹联交相辉映,百余条涵盖文史知识的灯谜吸引市民驻足。他们中间,有祖孙三代携手解谜、也有青年学子组团攻关的场景处处可见,猜中者手捧生肖文创奖品笑

龙岩高速:五福迎春运 温情暖归途

福是什么,是在外游子路上再堵也要回家的期盼。对于福建高速人来说,保畅是福、微笑是福、安全是福、敬业是福、暖心是福。春运伊始,来看高速人如何“花式”送福。送您一张保畅“福”联合高速交警、高速行政执法等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进行易堵路段桌面推演、部署关口前移等工作,以“一路多方”切实维护高速的安全畅通。送您一张微笑“福”当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会爱上

俄罗斯师生交流团专程绥芬河沉浸式体验中国春节

我国传统节日新春佳节将至,来自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20余名师生组成的交流团,专程来到百年口岸绥芬河,切身体验一次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独特魅力。师生们第一站来到了绥芬河市市教育第一幼儿园,在这里,他们首先体会到,幼儿园里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俄罗斯师生们全身心投入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之中,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吸引俄罗斯师生

龙猪共舞 聚力振兴 - 写在中华龙猪节暨猪业品牌发展大会即将开幕之际

中华大地是文明的厚土。五千多年来,先祖们用勤劳与智慧、用牺牲与坚韧创造了世界上最优雅高效的汉字、最为悠久深邃的中华文化,形成了最为完整独特的农耕文明和价值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华夏文脉永续、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固,成为打不败压不垮的东方巨龙。以生猪为首的畜牧业是与狩猎、种植并驾的三大最古老经济形态,是确保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壮大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支撑之一。居有其舍,舍下有猪方为家;在

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 - 亚太主流媒体采风现场学“划龙舟”

来自巴基斯坦、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20余家主流媒体代表,从“冰雪”“文化”“亚冬”“科技”“民生”五个维度,报道并展示哈尔滨多元城市形象、丰富冰雪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助力明年2月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来自亚太主流媒体纷纷打卡哈尔滨松花江畔采冰节现场往届冰上龙舟赛现

乡村教师李平:助力“村里的孩儿”逐梦飞翔

李平成为一名共青团干部,并策划发起了“蒲公英计划”,号召更多的有爱心、有热情的青年朋友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成为孩子们身边的点点星光,照亮未来,助梦飞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