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庄秋风 通讯员 杨秋明 丘水花)杨瑛,男,1973年1月生,福建省长汀县童坊镇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退役军人,中级农艺师、龙岩市劳动模范。现任长汀县富源玫瑰茄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长汀县同心泉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长汀县健安种养技术交流协会会长,长汀县童坊供销合作社主任,长汀县政协第十四届、十五届委员会委员。

果断返乡创业
童坊镇与玫瑰茄的结缘,与退役军人杨瑛的努力密不可分。1994年,杨瑛退伍后,回到老家童坊镇横坑村开始种植香菇谋生。由于缺乏技术,管理不善,几年艰辛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回报。1998年,他只身一人闯荡大都市,当过推销员、开过公司,起起落落,历尽艰辛,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
2009年,响应国家动员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号召,杨瑛果断决定再次回到祖辈耕耘的大山,在熟悉的泥土中淘金。在广东创业时,杨瑛在几位香港商人那里见过时兴的台湾洛神花,发觉这种红花正是自己儿时田间地头常见的玫瑰茄,没想到竟是宝贝疙瘩。此时,他萌生了大规模种植玫瑰茄的念头。
童坊地处武夷山南麓,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土壤气候都十分适合玫瑰茄生长。杨瑛在外出考察了多地生态农业后,贷款10余万元,引种玫瑰茄、姜黄等药材及高山蔬菜。2010年,他筹措资金成立了童坊镇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汀县富源玫瑰茄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到两年,他带领合作社成员种植玫瑰茄300多亩,姜黄260多亩,高山蔬菜300多亩,打开了返乡创业新局面。2016年,国家开展精准扶贫,杨瑛积极参与,恰好童坊镇政府也有意发展新兴产业,改善当地落后单一的农业面貌,为农民创收增收。经过精心准备,2017年,童坊镇玫瑰茄种植激励性扶贫项目上马。
正式签约后,政府出资,委托合作社给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免费提供玫瑰茄种苗及技术培训。合作社每月派指导员进村入户跟踪服务,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收成后以保护价收购贫困户手中的玫瑰茄,统一打上合作社注册的“龟岭”商标出售。这一项目,为大多数贫困户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实现自我超越
经过摸索,合作社总结出了玫瑰茄与姜黄生态种植的标准。为了不占用或少占用耕地,部分作物采用“不砍树照样致富”的林下种植模式。为了生产出无公害食品,种植的作物尽可能做到少用化肥、少打农药,采用有机肥和有机农药种植,或采用物理捕虫的方法。经过摸索,产量不降反增,生产出来的作物品质非常高。
加入龙岩市中医药学会后,杨瑛对玫瑰茄和姜黄的药食同源有了深入的了解。玫瑰茄具有敛肺止咳、降血压、解酒的功效,是现代都市人非常健康的保健食品。姜黄具有活血化瘀、破血行气的功效,能够调节机体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还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姜黄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是林下种植的上好药材。
杨瑛说:“健康食材是神奇的!基因无法改变,健康食材却可以使人类更加健康,益寿延年。玫瑰茄和姜黄得以在童坊大面积种植,确实是老天爷的馈赠啊!”

谈及玫瑰茄的销售现状,杨瑛底气十足地说:“我这里的玫瑰茄根本不愁卖,大药厂、食品厂每年都早早来订货,有多少卖多少。”与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杨瑛的合作社拥有自主商标和完善的产业链,在不断地自主研发下,合作社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合作社的引领下,童坊镇24个村中已有17个村种植玫瑰茄。玫瑰茄按亩发放种苗和补贴,品质高的再行发放激励奖金,目前种植玫瑰茄的农户,年人均收入增加了15000元左右。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幸福的生活。每当玫瑰茄收获的日子,勤劳的花农俯身于花田间,采摘一颗颗“植物红宝石”。这“红宝石”将通过合作社完善的产业链,以不同形态成吨地运往国内外,换回经济收入反哺童坊的产业帮扶项目,将这位花中洛神长久地留在童坊。
2014年以来,合作社被认定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省级供销示范社”、 国家级示范社。合作社无公害产品产地申报还获得农业部认证通过,其选送参赛的产品获得龙岩市第二届、第三届农赛会“农产品品牌扶持奖”。杨瑛也因此获得长汀县首批“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全国75%的玫瑰茄出自福建,其中有一半出自我们合作社。”杨瑛骄傲地说。

助力乡村振兴
“我不仅是一名退伍军人,还是个18岁就入党的老党员。”为了加强党对生态农业、健康农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党支部,杨瑛当选为党支部书记。他把支部建在绿色产业链上,让党旗在希望的田野上高高飘扬。

为了进一步激发支部党员的积极性,合作社支部开辟了“社—村—校”支部共建共创模式。杨瑛带领合作社先后安排复员转业军人、下岗职工和当地农民500余人实现就业。他带领合作社流转1万多亩土地,种植玫瑰茄 6400多亩、高山蔬菜1200多亩、姜黄1000多亩、水栀子4000多亩,农产品远销香港、澳门等地,目前在国内拓展了72家代理商、经销商,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
站在新的起点上,杨瑛兴奋地说:“企业发展了,不忘党的政策好,不忘部队的培养,不忘回报社会!”作为全县洛神花和姜黄产业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合作社的目标是把长汀打造成姜黄之乡,发展壮大全县林药经济。
合作社党支部每年都在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党的惠农政策向党员、社员传达,为促进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在泥土上摸爬滚打十几年,他算得上是创业路上的成功人士,省内外媒体纷纷聚焦他的创业故事,名气不小,压力也大,但动力更大。为了做大做强种植业,近年来,他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被推荐到省农林大学学习,在培训学习中结识了许多专家、学者及种植能人,这让他积累了更多更实用的政策法规、创业知识、发展思路、推广渠道、管理经验、销售技巧……同时,他还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订了校企合作联盟,致力“产学研”,强化技术支撑,巩固提升种植成果。除了加强自身技能培训外,他还推荐30多名合作社社员参加各种新型农民培训学习,选送17人到联盟院校学习进修。他的合作社也成为我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实训基地及县妇联创业基地,为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精准扶贫发挥了积极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合作社拥有正式会员119户,备案386户,带动周边2437户农户通过林药经济走上致富路。合作社和联合社的领头羊杨瑛,也获得了众多社会荣誉:历任第十四届、十五届长汀县政协委员,2020至2022年被聘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参与制定福建省地方标准《姜黄栽培技术规范》。2019年获评“龙岩市劳动模范”、2020年获评“长汀县最美退役军人”、2021年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农民”……
童坊镇自2017年引入玫瑰茄种植激励性扶贫项目后,这一颗颗“植物红宝石”就如同洛神于岩之畔驻足绽放,为童坊的产业脱贫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对于下一步合作社健康农业的发展,杨瑛信心满满。他胸有成竹地说:“接下去,我们计划全面提升药食同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逐步实现产、研、销一体化,从而保证种植户种有所收、种有所获,让玫瑰茄和姜黄种植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