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王虹敏 侯星)走进临漳县西狄邱村,养殖大户高小亮正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分享林下散养柴鸡的日常。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柴鸡销往全国各地,经济效益显著。目前,该户林下柴鸡养殖数量达到2万余只,公司年销售额达到50万元以上。
今年以来,邯郸临漳县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长期得林、近期得利、远近结合、以短养长”为目标,积极探索林下种养殖新路子。临漳镇前赵、后赵、狄邱乡西狄邱、砖寨营镇前屯等村,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林下中药材1200余亩,林下养殖20万余只,林下经济产值突破300余万元,有效推动林下产业提质增效。
长期以来,临漳县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林地为主,由于大部分林地土地贫瘠且不成规模,林下土地大多处于荒废状态。为提升林业效益,临漳县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三权分置”,坚持集体林地延包原则,放活林地经营权,鼓励和引导林农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将分散的林地经营权流转给合作社、企业等,建设示范基地,培育产业典型,不断释放规模效应。
临漳镇前赵村和后赵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村周一家一户共500余亩闲散林地,出租给河北鼎航土地整理有限公司进行开发经营,打造了长达2千公里的环村林带,并在环村林带下种植白芍、油牡丹、知母等中药材500余亩,为周边村庄农户提供了100余个应季性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2021年,后赵村民杨利芳开始尝试林下白芍、丹参等中药材种植,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如今她的中药材不仅长势喜人,预计四年后基地中的芍药亩产可达到2000公斤,亩均收入4万元左右,仅此一项就可使公司的收入比以前翻几倍。
林下生金,生态富民。临漳县探索以药增值、以花为媒、以景带旅林业发展模式,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先后打造了临漳镇前赵、后赵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狄邱乡林下养鸡养殖基地、砖寨营乡前屯村林下驼鸟养殖基地、柏鹤乡梁村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习文乡东太平林下养鹅养殖基地等。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种养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油用牡丹、芍药、知母、丹参等林下种植产业,以及林下养鸡、养鹅、养鸵鸟等林下养殖产业。
为充分调动林业企业和林业大户发展林下产业的积极性,临漳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协调银行部门将林权交易服务、林产品精深加工、林下规模种植养殖等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贷款的支持力度,破解林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全县所有林下经济重点村、重点企业列入省级现代林果花卉产业项目及林业贷款贴息项目支持范围,对于发展林下经济规模大、效果较好的企业和大户,重点进行项目扶持。全县先后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林业产业发展,整合林地1.2万余亩,涉及林农1.5万户,新增新型林业主体企业30余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