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0月31日齐齐哈尔讯(记者 魏伯勤 通讯员 吴志峰)克山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依托,创新推出“文明实践集市”品牌,通过“三亮”领航、多元服务、文化浸润、民生提质四大举措,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传承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走进群众、贴近生活。

党建引领,激活 “三亮” 红色引擎
以“亮党旗、亮党徽、亮身份”为抓手,将党建与文明实践紧密结合。在文明实践大集中,党员干部佩戴党徽、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政策宣讲、红色文艺演出等形式,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男声独唱《把一切献给党》、诵读《铭记那场血泪》等节目,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群众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热情。同时,依托“三亮”活动组建 200 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医疗健康、科技助农、爱心助老等1000多场次便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件,既强化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又提升了群众对文明实践的认同感。

多元服务,构建便民惠民矩阵
文明实践集市整合政务、医疗、科普等资源,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集市常设文明成果展示区、便民公益服务区、非遗传承观赏区等功能板块,提供反诈宣传、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应急救助等服务。县公安局反诈宣讲团紧扣“三亮”主题,走进大集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将防骗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为双节平安加码。县应急救援队医疗组在现场展示心肺复苏急救法讲解,演示常用急救方法和止血包扎等救援措施,有效提升了群众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施救的能力,有效实现文明实践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良性互动。

文化浸润,焕发传统节日活力
将文明实践与传统节日深度融合,通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清明节公益集市中,群众参与传统民俗体验、环保知识宣传,在踏青游玩中感受节日文化内涵;端午节活动则以包粽子、制作龙舟、扇面绘画等形式,让群众在动手实践中传承非遗技艺。此外,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常态化开展,流动科技馆、红色电影展播、文艺汇演等走进乡村,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三亮’领航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二河村文明实践站启用仪式”上,市科协科普大篷车展示车载展品,县文化馆组织文艺演出,吸引数千名群众参与,增强了文化自信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文明乡风建设。

民生提质,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让文明实践集市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通过集中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马铃薯、黑小豆、笨榨大豆油、小麦粉等农副产品和剪纸、手工编织、布艺老虎等非遗产品,形成“展示-互动-优化-销售”的良性循环,让优质产品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动农户和非遗传承者增收致富,实现文明实践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双赢局面,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年初以来,全县共举办文明实践大集7场次,先后展销农副产品和非遗产品50种,参与人数3万余人次,受益群众近1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