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通讯员 肖华东 李琳 黄洪波) 从年收入几十万的民营企业主,到月薪仅两千的基层村干部,从默默耕耘的村级工作者,到扛起重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邵东市周官桥乡三胜村赵跃君用十年光阴,褪去商海光环,扎根乡土一线,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破解民忧,把村民的期盼变成实景,让三胜村蜕变为村美、人富、日子甜的美丽乡村,用初心与担当书写了一段热心为民的村官佳话。 2014年,正是事业稳步发展的黄金期,赵跃君却接到了村民的信任邀约,在村级选举中当选村干部。一边是前景向好、收入丰厚的民营企业,一边是事务繁杂、薪资微薄的基层岗位,家人的强烈反对、亲友的不解劝说,没能动摇他扎根乡村的决心。“乡亲们愿意选我,就是信得过我,能为村里做点实事,比赚再多钱都值。”带着这份赤诚,赵跃君毅然放下手头生意,一头扎进三胜村的发展建设中,这一守便是十年。

十年间,他走遍村里每一寸土地,摸清每一户村民的需求,把村民的急难愁盼记在心头、落在实处,用实打实的付出赢得全村认可。2024年11月,凭借出色的工作成效与深厚的群众基础,赵跃君高票当选三胜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他便立下铮铮誓言:“往后日子里,我必为群众办实事,脚踏实地接地气,讲好三胜故事,树好带头人口碑,绝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这句承诺,成了他履职路上的行动指南。
农排保障是农业生产的“生命线”,三胜村斋公山片区的农排线路问题,却困扰了村民多年。片区农排线路负荷重、线径细,变压器容量不足,一到农忙时节便频繁出故障,影响灌溉耕种,成了村民眼中的“老大难”。上任后,赵跃君第一时间实地勘察线路情况,深知若不及时整改,必将耽误农事。可线路改造、变压器增容需要不少资金,村集体经费紧张,资金缺口成了首要难题。为破解困境,他四处奔走,多次往返乡政府对接领导、提交申请报告,反复沟通协调资金与改造事宜,白天跑部门、谈方案,晚上回村梳理细节、征求村民意见。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一个月时间,斋公山片区农排线路改造顺利完成,变压器增容到位,彻底解决了灌溉难题,看着通畅的线路、充足的电力,村民们纷纷拍手叫好,直言“赵书记帮我们解决了心头大事”。

观音山片区地处三胜村偏远地带,住户零散、人口稀少,架设供电主线成本高,多年来一直处于无电状态,村民生活多有不便,夜晚的山村更是一片漆黑。赵跃君走访至此,见村民夜晚靠煤油灯照明,日常用电全靠小型发电机,心里满是焦急。“再偏再远,也不能让村民摸黑过日子。”他把这事当成自家事,主动对接供电部门,反复沟通线路铺设方案,争取政策支持与成本减免,全程跟进施工进度,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场地、路径等问题。经过不懈努力,供电主线成功架进观音山片区,家家户户通了电,灯光照亮了偏远山村的夜晚,也暖了村民的心窝,从此观音山告别黑暗,村民生活迎来新便利。
用水安全关乎村民健康,三胜村的供水设施却因年久失修暗藏隐患。村里依托山上水塔与一口大水井保障供水,水塔与水井间距六百余米,可供电线路老化、电杆破损严重,长期无人修缮,不仅影响抽水供水,更存在极大安全风险。整改供水设施需投入巨资,赵跃君再次主动担当,多次前往电管部门沟通协商,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反复核算施工成本,最终成功将整改费用降至最低,顺利完成线路更换、电杆修缮工作,保障了供水电路安全,让村民用上了放心水、安全水。
除了破解民生难题,赵跃君还格外重视村庄环境整治,着力打造宜居乡村。他牵头制定村庄卫生管理制度,组织村民开展常态化清洁行动,带头清理卫生死角,引导村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等工作落地。在他的带领下,三胜村环境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在全乡十五个自然村中排名第一,成为乡领导认可、周边村庄学习的美丽乡村典范,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让村民生活幸福感持续提升。

乡村和谐是发展的基础,多年来,赵跃君始终把调解村民矛盾、维护村庄稳定放在重要位置。无论是邻里纠纷、土地争执,还是日常琐事摩擦,他都第一时间介入,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换位思考、公平公正调解,用真诚化解矛盾、用情理凝聚共识。在他的努力下,三胜村没有刁难户、钉子户,更无上访户,村民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村庄氛围和谐融洽。此前有工程队在村内施工,全程未因村民矛盾停工,施工人员纷纷称赞:“三胜村是我们施工以来最顺利的村子,没有村民刁难阻工,村民文明有礼,这样的村庄值得好好宣传。” 十年耕耘,初心如磐;履职尽责,不负民望。从民营企业主到村支书,身份转变,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赤诚;岗位调整,坚守的是实干担当的初心。赵跃君用十年时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民生难题,改善了村庄面貌,凝聚了村民人心,让三胜村从曾经的难题缠身,变成如今的村美民和、日子红火。未来,他将继续带着对乡村的热爱、对村民的责任,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更多实干举措,为三胜村的美好明天续写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