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近年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委立足城市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加强“两企三新”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大力实施“三个三”工作法,有效激活“两企三新”党建活力,提升党在新兴领域的组织力、引领力、凝聚力,为绥芬河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红色新动能。

非公企业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
——夯实“三个基础”,在强基固本中提升组织力
绥芬河市作为我省重要对俄口岸城市、向北开放前沿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具有非公有制经济占比高、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较为活跃的突出特点。按照“强基础、全覆盖、规范化、高质量”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两企三新”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两个覆盖”质效。夯实思想基础强引领。健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讲体系,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为抓手,推出“边城理论好声音”基层理论宣讲品牌,组建“红色志愿”宣讲团,利用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红色国际通道纪念馆等红色阵地资源,组织“两企三新”党组织书记和党员职工开展集中学习30余次、主题党日50余次,引导“两企三新”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夯实组织基础强覆盖。坚持经济发展到哪个领域、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综合运用单独建、联合建、区域建、孵化建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链上党组织,在园区、楼宇、商圈市场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先后成立快递、电商、“小个专”、文旅、交通运输、物业和互联网7个行业(综合)党委,在43家新业态企业中建立党组织6个,直接覆盖新就业群体711人,辐射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近万人。夯实制度基础强保障。制定《绥芬河市“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标准》,出台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1+4”实施意见,结合行业主管部门登记、年报、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同步掌握党组织组建和运行情况,把“两企三新”党建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选优配强“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85名,构建起社会工作部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具体负责、乡镇社区兜底管理的工作体系,确保“两企三新”党建工作责任压实落靠。

小个专”综合党委开展“五亮五立”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促进“三个融合”在服务大局中提升引领力
坚持把党的组织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把党建载体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与自贸建设融合互促。在队伍建设、人才服务、重点项目、行业规范等方面积极构建党建引领自贸片区发展“1+7”工作体系,创建“自贸大讲堂”学习平台,探索在18个重点工作专班组建临时党支部,“五争一树”案例入选首届全国自贸片区党建创新典型案例,自贸片区罗斯帝国公司党支部、辛巴赫公司党支部分别荣获牡丹江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和省级标杆型示范点。与经贸发展融合互促。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特色基地+网红带动+政策引导”的新业态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作用,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创新、创造、创意策源能力,全面赋能保税进口、直播电商、海外仓出口等外贸新模式发展。今年1-7月,绥芬河市网络零售额实现9.2亿元,同比增长29.8%,带动快递发寄量完成4000余万件,居全省县域首位。与乡村振兴融合互促。实施“百企兴村”专项行动,积极引导“两企三新”组织服务乡村振兴,指导维多宝公司党总支打造“育、产、供、销”一体产业链,累计解决1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采摘季就业农民实现人均增收万余元,引导电商企业与社区村屯联动打造“红色直播间”,累计销售木耳、小米等农产品20余万单,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居全省第二位。


绥芬河市开展“清凉一夏”慰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活动
——搭好“三个平台”在优化服务中提升凝聚力
绥芬河市坚持把服务保障“两企三新”组织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党建领“新”、服务暖“新”、治理用“新”,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搭好扶企惠企平台。畅通以党组织为主渠道的企业诉求反映和服务保障机制,面向“两企三新”组织开展“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促发展、送温暖强信心,政策解读进企业、政策服务进企业、政策兑现进企业”的“三送三进”活动,完善政企直通车交流机制,打造“企业之家”政企沟通新阵地,依托行业部门、工商联、商协会组织开展“政商沙龙”主题活动,实打实推动化解问题114件,让企业心无旁骛搞经营、谋发展。搭好就业支持平台。深入实施“星火筑梦绥芬河”计划,建立新就业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机制,搭建就业孵化、专项合作、共享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当好主人翁、振兴立新功”劳动技能竞赛、“快递先锋”评选等活动,引导新就业群体努力钻研、提升技能,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搭好暖心服务平台。聚焦新就业群体热饭难、充电难、歇脚难等问题,整合全市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商超、店铺等优质资源,构建起“16+4+N”全市十分钟暖“蜂”服务驿站;为近300名新业态从业人员提高人身意外保险额度,增强新就业群体归属感。积极打造“边城轻骑兵”“边城红播客”“边城红的哥”“边城红速递”4个特色党建品牌,组建12支“蜜蜂义工队”,聘任120名外卖骑手担任市场监督员和兼职网格员,有效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鼓励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等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刊发。(绥芬河市委组织部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