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7月1日大理讯(王东琴 通讯员 任治森)近年来,大理州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五个一”创建思路为指引,深度融合人大职能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全力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成果,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民族工作创新之路。

夯实组织根基,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民族团结生命线
宾川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将党的领导贯穿创建工作全程,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实现创建工作与常委会工作同频部署。通过党组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教育,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组织专题学习29次,切实增强思想与行动自觉。同时,面向人大代表开展广泛宣讲,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制作宣传短视频并多渠道传播,发布信息稿件与征文10余篇,营造出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聚焦监督职能,补齐发展短板,推动民族工作走深走实
宾川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效能,通过专题审议、调研视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助力民族团结进步。

审议民族工作情况报告,凝聚创建合力
围绕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等开展监督调研,提出完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传承民族文化等建议;关注侨益保护,通过执法检查等举措,促进侨区繁荣稳定。突出代表作用,绘就共融共富蓝图。宾川县第十八届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占比达31.7%,他们扎根基层,积极履职。州人大代表李永兰深入拉祜族群众宣讲政策;少数民族代表提出11项民族地区发展建议,县人大常委会督办230余件民族地区代表建议,有力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白族企业家张冬梅带领合作社发展,带动2万多户农户增收,促进民族地区团结稳定。

搭建履职平台,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宾川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建设“三农”专业代表工作站和归侨侨眷代表工作站,设立9个联络点。全县103个代表工作站开展活动224次,954名代表接待群众2877人次,解决问题4700余个,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民意窗”与“连心桥”。

激活代表队伍,助力经济发展
宾川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工作者、合作社带头人代表的作用。何建群开展种植培训283场次,刘凤弼通过直播培训6.5万余人次,推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铁余斌带领合作社创新管理模式,推广优质葡萄种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宾川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五个一”创建思路,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人大工作紧密结合,为民族地区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劲动力,书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