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长沙讯(袁建高 李建秋 通讯员刘元一 张永辉)在湖南省大力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湘一史家坡学校紧紧抓住“湖南省校本研修基地校”这一契机,探索出一整套特色鲜明的研修体系,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其成效吸引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校本研修绝非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湘一史家坡学校校长吴燕敏在近日举行的校本研修专题报告会上强调。

省级政策引领,校本研修升温
湖南省教育厅于2024年11月印发《湖南省大力推进中小学校本研修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全省校本研修工作指明了方向。
该方案明确要求,到2027年,校本研修常态机制全面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政策还特别强调“专业引领”的重要性,要求建立专家进校指导和专业研训人员驻点指导制度,依托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等优质资源,组建校本研修专家指导团队。
在省级政策推动下,多地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如道县启动了主题式校本研修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成长教师、成就学生、发展学校”为总目标。
平江县也在2025年初组织了课程教学改革主题校本研修实验校建设工作培训,旨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方式变革。

特色研修机制,构建校本模式
湘一史家坡学校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构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问题引领—分层展示—多元评价”教学机制。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深度思考,引导教学活动逐步深入。
分层展示环节充分考虑师生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参与者提供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
在10月中旬的一次校本研修活动中,湘一史家坡学校向来自涟源市的87名教学管理人员展示了学科团体主题式校本研修的系统设计。围绕校本研修的主题设计、问题转化、内容产出等方面,学校分享了宝贵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一位参与活动的教导主任表示:“这种聚焦实际问题解决的研修模式,为我们回去后开展校本研修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可复制的方法。”
多元评价体系,助力教师成长
湘一史家坡学校的多元评价机制从多个维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校长吴燕敏在题为“基于问题链驱动的对话式课堂建构与实践”的专题报告中,系统阐述了这一评价体系的运作方式。
她强调,校本研修是连接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提升的桥梁,对于塑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类似的教学评价探索也在其他学校展开。登封市徐庄镇中心小学在近期实践中,通过“自我评价量表”,从“独立解决问题”“描述完整清晰”“乐于表达愿意学习”三个维度实时评价学生表现。
南京市栖霞区丁家庄第三小学则探索了“伴随式评价”,通过观察学生是否能圈画关键信息,实时评价其文本提取能力。
研修成果显现,学校成观摩热点
随着校本研修工作的深入,湘一史家坡学校的经验引起了广泛关注,成为其他地区学习的榜样。
今年10月12日至15日,涟源市组织全市87名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赴长沙集中研修,特地将湘一史家坡学校作为跟岗学习基地。
这些教学管理人员通过现场观摩,多层面、多维度地汲取了这所名校的教研智慧,为后续实践积蓄力量。
参与此次培训的学员将在10月至12月开展在岗实践,并于2026年1月进行成果展示,推动培训所学向教研实践成果深度转化。
这种“能力分层进阶+学用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正是湘一史家坡学校校本研修特色的延伸与拓展。
走出长沙,类似的校本研修实践正在更多学校生根发芽。
登封市徐庄镇中心小学的教师每周二和周三下午聚集在“主题教研日”,围绕“如何制定可评价的教学目标”等核心问题展开研讨。
南京市栖霞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则聚集在丁家庄第三小学,观摩低年级“单元学习系统设计”暨“伴随式评价”专题研讨活动。
跨校跨区域的教研交流正逐步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使校本研修从学校各自的“内部事务”升级为教育界共享的智慧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