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绥芬河讯 记者李学坤】“一根筷子呀,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呀,拍也拍不响, 万人鼓掌哟声呀声震天……”短短的两句歌词,却蕴含着绥芬河铁路车站客运车间外勤一班团队的巨大正能量。

在绥芬河铁路车站客运车间外勤一班就是这样的一个团队。客运车间外勤一班组建于2015年12月28日,班组现有外勤人员五人,每天担负着二十二趟列车的接发车任务和进出站旅客的服务工作。

在外行人眼里,外勤工作好像很容易,但实际上却并没那么简单。尤其是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腊月,逢年节假日,车站内都有他们的身影。特别是到了冬季,为了确保每趟车的旅客都能安全顺利的乘降 ,工作人员常常在零下二十几度的环境下每天工作从早到晚16个多小时。寒风刺骨,打在脸上就像刀刮一样难受,遇到寒流天气时,人在站台站上一会儿,浑身冻得像冰棍一样。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他们仍然毫无怨言坚守在岗位上,没出任何差错。当两个站台同时有接发车任务时,大家就会分成两个小组——三人负责接发长途列车;两人负责接发短途列车。每当遇到重点旅客或遗失物品的旅客时,外勤工作人员也会积极提供帮助。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外勤一班常常收到旅客们的感谢,甚至有旅客拨打路局客服中心电话致谢。
外勤一班值班员李文胜常对大家说这样一句话:“不干则已,要干就得干出个样,辛苦我一个,安全千万个旅客,再苦再累我们也值了”。虽然班组人员的平均年龄偏大,但在李文胜的带领下,大家都保持这年轻人的干劲儿,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着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大家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共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着每天一天新的工作任务,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李值班,真的是太感谢您啦,要不是您的帮助,恐怕我这次生意就泡汤了!”今年2月7日,刚刚从俄罗斯谈完木材合作生意的宋先生紧紧地握着绥芬河站外勤值班员李文胜的手激动的说道。随后他又将一面写有“真诚服务,为客解忧”的锦旗双手递到了站领导的手中,并深深的鞠上一躬,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原来今年1月17日早6时13分,宋先生乘坐K7143次列车从牡丹江赶往绥芬河,因起早赶车犯困在车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下车后才发现自己将背包遗落在火车上,八点半他将乘坐402次国际列车赶往俄罗斯签订这份合同。他当时一下子就蒙了,因为包内有手机、护照、卢布26万余元(折合人民币约3万余元)、公司公章一枚,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份价值120万元的木材合同。于是他心急火燎返回列车后却没找到背包。时间非常紧迫,他在站台上徘徊的身影被外勤值班员李文胜看在眼里,经了解情况后,李值班与该车次列车长在宋先生乘坐的3号车厢94号座位处展开地毯式搜索,最终在他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找到了背包。因为还得赶车他匆忙的对李值班表达谢意等回国后一定要当面感谢他。随后就急忙赶车去了。


类似这样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举不胜举。自2015年班组成立以来陈丽,共拾到钱物折合人民币五万三千元,捡到手机5部,银行卡23张,为旅客办好人好事390件,收到表扬信五件,电话表扬19仁人次。













